两晋十六国
  
  
   时间:2013-07-12 15:55来源:http://www.zmdsqw.com 作者:admin 点击:
   
   次
  
  
   (公元265年~公元419年) 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年) 徙扶风王司马亮(司马懿第四子)为汝南王,都督豫州诸军事。亮回归封国不久,旋入朝为太宰,与卫瓘共掌朝政。 晋惠帝永熙元年(290年) 比阳、舞阴春旱,九月大水,十月淫雨。 晋惠帝永平元年(291年) 六月,皇后贾
  
  
   
    
     | 
       
	(公元265年~公元419年) 
	 
	    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年) 
	    徙扶风王司马亮(司马懿第四子)为汝南王,都督豫州诸军事。亮回归封国不久,旋入朝为太宰,与卫瓘共掌朝政。 
	    晋惠帝永熙元年(290年) 
	    比阳、舞阴春旱,九月大水,十月淫雨。 
	    晋惠帝永平元年(291年) 
	    六月,皇后贾南风矫诏使楚王司马玮杀汝南主司马亮及卫瓘等。接着,贾后又伪造诏书,以擅杀大臣之罪捕杀司马玮。于是,贾后专擅朝政,并委任亲党。“八王之乱”由此开始。 
	    晋惠帝元康八年(298年) 
	    九月,豫州发生大水灾。 
	    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 
	    析汝阴置新蔡郡,辖鮦阳、新蔡、固始(今安徽临泉)、苞信4县,治鮦阳(在今新蔡县境)。 
	    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 
	    永嘉元年二月,魏郡人汲桑、上党武乡羯人石勒聚众起义反晋。遭到东海王司马越镇压。汲桑被杀,石勒投奔匈奴人、汉王刘渊,渊以其为辅汉将军、平晋王。本年十一月,石勒引兵掠豫州,临江而还,经江夏,北攻新蔡,杀新蔡王司马确于南顿(今河南项城县西南)。 
	    汝南王司马祐为避石勒侵扰,放弃封地,率部族渡江南徙。 
	    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年) 
	    二月,石勒屯兵葛陂(今新蔡县西北),筑垒修舍,课农造舟,准备南攻建业(今南京市),适霖雨三个月不止,军中饥疫,死者大半。六月,用张宾策,引兵北上进据襄国(今河北邢台),以此为基地图谋霸业。 
	    晋怀帝永嘉七年(313年) 
	    早先,范阳道人祖逖为避战乱,率亲党数百家南下,渡江后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市)。逊欲恢复中原,向琅琊王司马睿请求北伐。睿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不给兵卒装备,令其自行召募。本年八月,逖率部曲开始渡江北伐,迅速收复豫州。命其侄、汝南太守祖济督修悬瓠新垒(今汝南县城)。逖边屯田生产,边作战,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深得民众拥戴,屡败石勒军,不几年便收复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大兴四年(322年)九月,逖病死于军中。豫州人民闻讯后如丧考妣,纷纷立祠纪念他。 
	    东晋明帝太宁三年(325年) 
	    五月,后赵将领石生屯洛阳,攻掠河南,晋州、郡兵屡败,便依附前赵。前赵皇帝刘曜派兵援救,被后赵石虎击败。于是,晋黄河以南的司、豫、徐、兖诸州尽入于后赵。以淮水为界,后赵与东晋隔水对峙。今驻马店区境属后赵豫州。 
	    东晋成帝咸康二年(336年) 
	    干宅卒。干宝字令升,新蔡人,历任山阴令、始安太守、司徒右长史、散骑常侍等职。著《晋记》20卷、《搜神记》20卷等 
	    东晋哀帝兴宁二年(364年) 
	    四月,前燕攻晋,拔许昌、汝南、陈郡,徙万余户于幽、冀二州。汝南太守朱斌,奔寿春(今安徽寿县)。自此,今驻马店区境属前燕豫州。 
	    东晋废帝太和五年(370年) 
	    十一月,前秦苻坚灭前燕,前燕诸州牧守及六夷渠帅尽降于秦。自此,今驻马店区境属前秦东豫州。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纠(383年) 
	    八月,前秦苻坚率90万大军经汝南、新蔡等地,大举伐晋。 
	    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 
	    八月,晋太保谢安奏请乘“淝水之战”前秦倾败,出兵北伐,开拓中原。遂以谢玄为前锋都督伐秦。玄渡江北上,所到之处河南城堡皆来归附;东豫州各郡县复归东晋。    
	    东晋安帝义熙十一钟(415年) 
	    五月,后秦姚兴引兵攻晋。晋南阳太守鲁范,新蔡王司马道赐等俱降后秦。新蔡郡、汝南郡大部归后秦。次年九月,晋太蔚刘裕率大军分五路北伐后秦,所向披靡。新蔡、汝南复归东晋。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