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将在全国联网,每名学生的编码全国唯一,学生电子学籍要终身使用。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今年将正式实施。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是:构建覆盖全国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中小学生学籍数据库,为每名学生建立电子学籍档案,对招生入学、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等进行全程信息化管理,对全国范围内学生流动情况实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满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在学籍管理、学生资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营养改善计划、事业统计、日常管理和科学决策、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需求。 该系统学生的学籍档案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证件号等,实行一次采集,对学生进行全国统一编码,实现每名学生编码全国唯一,终身使用。该系统对学生进行电子身份管理。学籍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学校日常学籍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学生学籍基本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中小学生学籍系统还将与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籍系统对接。同时,也将与公安部身份认证信息管理系统、税务社保等部门信息系统、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国家人口基础数据库等进行数据对接,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希望学生及家长一定要认真填写,不能出错。 首次信息采集对象为非毕业年级学生,需要转学的学生在目前所在学校采集。按照教育部的部署,今年9月1日,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将建成联网并投入使用。因此,学生首次数据采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针对有学生家长反映的学生暑假后将转学的问题,根据有关规定,学生可以先在目前所在的学校录入信息,转学后再办理相关转学手续,不影响学生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工作坚持“谁采集谁负责、谁录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严把数据质量关。中小学校长是本校数据采集及相关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学校分管负责人及参与此项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是本辖区数据采集及系统运行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各级责任人及有关人员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和我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首次数据采集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全面准确理解数据采集的指标及其含义,确保采集和录入的数据真实准确可靠。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数据填报、数据审核人员实名制系统,对出现数据造假、数据错误的将及时进行责任追究。 学生电子学籍要终身使用,提醒学生及家长要认真填写。教育部文件规定,各省(区、市)学生数据上报教育部后,将与公安部身份认证系统对接,进行学生身份验证,另外还要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学籍查重。教育部将为身份认证无误且学籍查重无问题的学生分配全国唯一的学籍号,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学籍。 每名学生唯一的电子学籍将要终身使用,学生数据上报教育部后,很难修改。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提醒,填写学生基本信息时,一定要认真,一旦出现差错,就可能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