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党史方志网

驿城区 | 确山县 | 上蔡县 | 遂平县 | 西平县 | 汝南县 | 平舆县 | 正阳县 | 泌阳县 | 新蔡县

我市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综述

时间:2013-05-21 16:08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作者:韩祖和 刘 阳 点击:
在平舆县产业集聚区随处可见塔吊林立,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不停忙碌,道路两旁崭新的厂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汝南县产业集聚区,总投资32亿元的河南立马新能源产业园二期投资建设工地上,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一路走来,各产业集聚区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施

在平舆县产业集聚区随处可见塔吊林立,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不停忙碌,道路两旁崭新的厂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汝南县产业集聚区,总投资32亿元的河南立马新能源产业园二期投资建设工地上,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一路走来,各产业集聚区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让人倍感振奋,各产业集聚区呈现新气象、新变化,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了近年来我市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一组激情跳动的数字见证了全市经济发展的能量凝聚:2012年,全市12个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0.58亿元,是2009年的5.77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8.12亿元,是2009年的2.8倍;标准化厂房面积累计达753.8万平方米,是2009年的5.4倍。2010年~2012年,全市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6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7%;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543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9%。

全市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医药化工集群、轻工纺织集群、装备制造集群、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实现了产业规模由小到大、产业布局由散到聚、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产业支撑由弱到强的重要转变,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经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9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按照“三个一”工作思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优化建设环境,切实搞好服务保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以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为着力点,统筹兼顾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项目,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谋划、引进和实施一批产业层次较高、带动能力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大项目和基地型项目,着力提升重点建设项目水平,增强重点建设项目在拉动投资增长、引领产业升级、培育主导产业、强化基础支撑、促进城乡统筹、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为实现“两个翻番、一个接近”目标和驻马店富民强市、加快崛起打下坚实基础。

——培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布局。我市引导各集聚区重点培育1~2个主导产业,把投资5亿元、2亿元和1亿元以上的主导产业项目分别纳入省、市、县区重点项目管理,建立集聚区项目联合会审、并联审批机制,综合运用项目准入、要素配置、税收分成、统一考核等手段,统筹推动同类和关联项目按照主导产业布局建设。

——强化招大引强力度,壮大产业集群。我市围绕主导产业、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开展专题招商,加强与央企和行业知名企业的对接,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制定产业链招商目录,为项目对接提供依据;实行领导干部带头外出招商;对现有企业实行市级领导跟踪问效制,加强与总部的沟通协调,力争有新项目落户;根据国家产业发展重点,依据全市各产业集聚区确定的主导产业,实施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培育计划。

——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产城互动。我市引导各县区积极运用BT、BOT等模式,加大路、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把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作为公租房建设的重点,纳入全市年度保障性住房融资计划;各县区优先在城区与集聚区接合部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商业服务等城市功能设施,推动集聚区实现公交、邮政等市政服务延伸覆盖;积极争取省工业结构调整资金和自主创新等专项资金,加快集聚区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对骨干企业建立的技术研发中心给予资金扶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各县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从2012年起每个产业集聚区在集聚区周边区域开工建设1个规模在6000人以上的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村庄迁并的安置社区。

——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破解要素制约。我市整治集聚区以外土地,形成的占补平衡指标重点用于集聚区项目建设,充分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土地整治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引导各县区通过无偿收回、限期开发、异地置换、协议收购等方式,腾笼换鸟,加快推动集聚区内低效企业退出;加快推进3层以上、单体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对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等约定的动工建设日期的闲置土地依法处置。

——做大投融资平台,强化资金保障。我市各县区将省财政奖补资金和税收返还资金作为资本金注入投融资平台;根据省财政支持投融资平台资金分配办法,财政资金与投融资平台注入经营性优质资产相挂钩的激励机制,推动各县区通过划拨、股权收购等方式,向投融资平台注入土地、公用设施等经营性优质资产;开展投融资平台专项培训,完成对全市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所有业务人员的轮训;积极引入民间资本进行增资扩股,组织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与金融机构对接,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金融机构的指导下提升资本运作和经营水平,充分利用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化建设百亿筹资计划,有效利用省级投融资平台,扩大融资规模。

——实行重大项目建设例会制度,加强组织协调。我市坚持由市委书记、市长或常务副市长每周主持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协调例会,市政府每月召开一次市政府常务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常委扩大会,听取项目建设情况汇报,专题研究、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市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项目进度及存在问题台账,及时将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重大问题上报市委、市政府和有关市级领导协调解决。

——实行重大建设项目市级领导联系分包制度。我市筛选一批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带动作用的重大建设项目,由市四大班子领导进行联系分包;每位市级分包领导每月不少于两次深入项目单位进行调研,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确定制定具体措施,召集相关部门及时协调解决。

——开展建设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优化项目建设环境。我市坚持在全市开展“转变作风、优化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以“转变作风、优化环境”为主题,以提高行政效能、推动项目建设为目标,以清理规范、集中整治、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为主要手段,着力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矛盾和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推动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

成绩固然可喜,问题不容忽视。目前,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主导产业不突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小,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节约集约发展水平低。

产业集聚区托起我市富民强市、加快崛起之梦

全市开放招商项目建设暨产业集聚区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下一步,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产城互动发展,全面提升综合配套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有5家以上企业进入全省100个龙头企业,有5条产业链进入全省100个特色产业链,有50个重点项目进入全省1000个重大项目,实现5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

天中有梦,责任在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