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当郁金香花开满嵖岈山坡的时候,“天地之中”河南驻马店又迎来了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拥抱变革、创造价值——应用技术大学的使命与挑战”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600多名嘉宾、专家和学者代表参与。河南省政府副省长徐济超出席论坛,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致信,向论坛开幕表示祝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北京交通大学隧道中心主任王梦恕,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雪松,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亚伟;驻马店市委书记余学友,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星,副市长冯玉梅,黄淮学院党委书记杨德东、院长介晓磊等出席论坛。 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孟庆国主持并宣布论坛开幕。来自德国、瑞士、芬兰、韩国等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台湾地区大学、国内有关企业、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本科院校,以及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单位的600多名代表参加论坛活动。 本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由教育部倡导支持,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驻马店市政府和黄淮学院共同承办。论坛为期两天,设一个主论坛和11个分论坛。论坛旨在建立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机构共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全球教育合作交流平台,构建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结构。论坛每年举行一届,总论坛常设于河南驻马店,由驻马店市政府和黄淮学院共同承办,根据需要另行开设分论坛,由其他院校承办。 徐济超在致辞时,首先向各位嘉宾出席论坛表示欢迎,向论坛隆重开幕表示祝贺,向教育部以及有关各方长期关注河南发展、支持河南教育表示衷心感谢。徐济超说,古往今来,中原河南从中国地理上特别是人口分布上一直处于中心位置,也由此创造了中原大地历史的灿烂辉煌和现代的繁荣发展。时至今日,河南和全国一样,也面临着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发展,面临“一带一路”、欧亚合作共赢大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这些重大战略的实施,尤其需要中国教育的转型发展,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 徐济超说,河南省委、省政府对高校的转型发展、产教融合高度重视。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的转型首先是思想意识的转型,只有思想意识认识到位,我们的高校转型发展、职教的转型发展,才能走得更扎实、更长远。所以,河南省非常注重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性研究,多次召开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工作推进会,首先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采取设立财政专项资金等多种措施,黄淮学院、许昌学院等一批应用技术大学顺利转型,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徐济超说,本届论坛之后,河南省委、省政府将召开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出台相关激励性政策措施,启动实施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着力打造务实高校、现代高校体系。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河南省举办,对于促进河南教育改革发展必将产生深远而积极影响,我们要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抓住难得的学习机会,虚心听取各位嘉宾的宝贵意见,全面提升河南教育改革发展水平。最后,祝各位嘉宾在豫期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章新胜在贺信中说,值此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召开之际,向承办此次论坛的驻马店市政府、黄淮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实现高等教育战略性调整是国家对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时代需求。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以产教融合为主题,因教育改革而生,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被誉为中国教育的“达沃斯”。真诚希望各位嘉宾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加强理论探讨,积极建言献策,为推进中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陈锋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取得的主要进展、本届论坛主题的主要内涵、“十三五”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展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述。他说,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是如此,特别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引擎。在这场大变革当中,我们的学校应当如何有所作为?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迎接这场变革?所以,本届论坛的主题确定为“拥抱变革、创造价值”。“拥抱变革”首先就是一种精神状态,就是要在变革中抓住机遇;而“创造价值”本来就是教育事业的应有之义。相信,我们把这件事情做好了、坚持做下去,必将为中国未来的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气象和格局。 开幕式结束后,王梦恕等8名论坛嘉宾依此登台演讲,为大家作了精彩的主场报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