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
【工商行政管理概况】2007年,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统一”和“立足工商抓工商、跳出工商抓工商”的工作理念,抓住“一条主线”(队伍建设),服务“一个中心”(经济发展),夯实“三大基础”(基层工商所建设;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数字工商”建设),营造“六大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文明诚信的信用环境;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规范高效的服务发展环境;内和外顺的执法环境),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是维护市场秩序取得新成效。严格依法行政,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农资市场、商业贿赂、打击传销、“黑网吧”等专项整治,有效地规范了市场秩序。二是市场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加强了农资、粮食、棉花、成品油、汽车等重要商品市场的监管,营造了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三是规范了各类企业注册登记管理。切实加强窗口建设,简化办事程序,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各类企业办证提供了良好服务,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四是进一步加大了商标广告监管力度。大力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严厉打击虚假和违法发布广告的行为,努力营造了文明诚信的商业宣传环境。五是加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深入推进12315“五进”(进企业、进商场、进市场、进社区、进农村)工作,解决消费纠纷,开展消费引导,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六是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班子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得到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业务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政风行风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加强基层基础,推进中心工商所建设、“数字工商”建设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七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紧紧抓住“三农”和“工业化”这一核心,立足职能,服务大局,积极实施“兴企强市”、“兴农富民”两大工程,促进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郭留新 李宏斌)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2007年,全市各级工商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科学监管,严格依法行政,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把食品等商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头等大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按照总局、省局“两个100%和一个彻底解决”要求,切实抓好县城以上城市的食品市场、超市全部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票,乡镇、街道和社区食杂店全部建立健全食品进货台账,彻底解决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县城以上城市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问题。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查处取缔“黑网吧”、虚假广告整治、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违法活动、打击不正当竞争、反行业垄断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经济违法违章行为。全市工商系统共办理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1923件,其中5万元以上案件289件,捣毁窝点181个,案件总值7065万元,罚没款1752万元,较好地维护了全市的市场经济秩序。与此同时,认真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共检测各类商品1010批次,其中食品检测860批次,发布消费警示和提示1451期。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协管站建设,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网络,全市已有95%的乡镇建成了由政府牵头、工商所具体负责的“食品药品协管站”,基本实现了食品监管无盲区,规范了农村食品市场经营行为。(郭留新 李宏斌)
【市场监督管理】2007年,全市工商机关加强了农资、粮食、棉花、成品油、汽车等重要商品市场的监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治理超限超载,打击非法从事改(拼)装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行为,整治小砖窑、小煤矿、小矿山、小作坊等“四小”企业非法用工等集中整治行动,积极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斗争,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禁毒与艾滋病防治、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努力营造了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同时,立足职能,积极参与“四城联创”活动,切实加强有形市场监管,使市场秩序得到有效规范,城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郭留新 李宏斌)
【企业注册登记管理】2007年,全市工商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把关,有效地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全市新登记注册内资企业864户,全市内资企业总户数10355户;新登记私营企业1076户,全市私营企业达4632户;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17户,全市现有外商投资企业676户(法人企业103户,分支机构573户),注册资本24611万美元,累计投资总额40215万美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0217户,全市个体工商户总数为88737户。与此同时,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从事个体经营,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切实加强窗口建设,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为企业年检、国企改制和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了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郭留新 李宏斌)
【商标广告管理】2007年,全市工商机关积极支持企业实施商标广告战略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指导农副产品注册商标91件,全市新认定著名商标7件、驰名商标1件。认真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以查处食品、药品、建材、农资等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命安全的商品上发生的商标侵权假冒、仿冒案件为重点,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查处商标假冒侵权案件199起,没收侵权假冒商标标识2.9万件。加强媒体广告的监测,先后监测各类广告2200余条,发布检测通报4期,加大对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等虚假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查处各类违法广告483起,责令停止发布28条,进一步规范了广告市场秩序。(郭留新 李宏斌)
【消费者权益保护】2007年,全市工商系统加大了“消费和谐”宣传力度,组织了“3.15”宣传咨询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进一步完善12315信息网络平台,建立了集中受理,网上分转、各县(分)局协作办理工作机制。推进12315“五进”工作,完善维权网络建设,全市共设立12315维权联络站3458个,覆盖率100%。充分发挥12315维权网络和消协职能作用,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年共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3857起,办结率9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8.8万元。(郭留新 李宏斌)
【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2007年,全市工商机关紧紧抓住队伍建设这条主线,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组织开展以“牢记岗位职责、服务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和“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系统工作人员全员参与,以“三讲”的要求和“整风”的精神,认真进行查摆剖析,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活动的开展,各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健全了各项制度,全体人员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与此同时,采取了岗位练兵、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组织各类培训班、执法研讨会328期,进一步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切实加强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任用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并对市局机关所有科室负责人进行轮岗交流,激发了工作活力。按照省局的部署,全力以赴,切实抓好中心工商所建设和执法资源整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层建设的实施意见》和《驻马店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2007-2009年基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完成了第一年32个中心工商所工程建设,全市基层工商所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以建设“数字工商”为目标,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业务办理电子化、网络化稳步推进,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推进执法责任制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制定了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行政执法标准和行政执法岗位责任等三项制度,建立了市局机关和县(分)局绩效考评制度,形成了科学、合理、公平竞争的考核奖惩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能,推进了工作落实。加强系统反腐倡廉机制建设,在全市工商系统建立并落实了县(分)局一把手向市局述职述廉制度及基层执法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制度,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以迎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为契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在省政府组织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问卷调查活动中,市局在市直单位取得了第1名的好成绩,并荣获全市政风行风先进单位。(郭留新 李宏斌)
【实施两大工程】2007年,按照省工商局的统一部署,全市工商系统紧扣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一主题,积极实施“兴企强市”、“兴农富民”两大工程。各级工商机关紧紧抓住“三农”和“工业化”这一核心,把实施“两大工程”与党委政府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统一起来,融入到党委政府发展经济的总体布局中,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突出重点,狠抓亮点,以点带面,强力推进。重点帮扶企业265家,帮扶农户2.98万户,协助企业融资3.46亿元;新认定著名商标7件、驰名商标1件,指导农副产品注册商标91件,与企业联手打假,为企业挽回损失428.3万元;帮扶签订“订单合同”2.6万份,订单金额达2.79亿元;新增经纪人4366户,备案经纪人7294户;建立健全农资商品经营监管台帐和档案,对全市从事农资经营的2709家各类经营主体全部实行“两帐两票一书一卡”,查处各类涉农案件367件。(郭留新 李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