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营管理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2011 年,全市继续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一是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贯彻执行情况检查活动,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二是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调查。通过调查,全市已有67501 农户进行农村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经营的农村土地总面积是970756 亩。经营土地总面积占全市农业用地面积的7.3%。全市规模经营在1000 亩以上的农户有18 户。同时,积极督促各县区建立、完善乡村农村土地流转台账,逐步推行流转登记备案制度。三是加强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和信访工作,维护农村稳定。共成立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10 个,聘任仲裁员96 人,受理纠纷案件654 件。四是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工作。全年共接待群众上访案件30 多起,90多人次,组织人员调查处理11 起,责成县区调查处理26 起,案件办结率在90% 以上。 (许卫平 胡洪艳)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2011 年,全市加强村级民主理财组织建设,强化村级民主决策,切实履行民主理财程序,健全和完善农村集体“三资”和村务公开各项制度,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配合市纪委完成了全市村级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同时,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规范化建设情况检查,全市现有农村集体资产总额27.4 亿元,农村集体资源总面积1421.57 万亩。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市所有乡镇全部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2811 个行政村已全部建立村级监督平台。 (许卫平 胡洪艳)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一是进一步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贯彻、实施工作。通过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蓬勃发展,全市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19 个,注册资金32.1亿元。其中:省级示范社30 家,市级示范社83 家。二是加强合作社的示范引导,强化规范管理。对全市30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进行动态管理。举办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无公害基地建设知识培训班,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无公害基地建设步伐,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其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选聘工作,共选聘包括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林业局、市供销社等单位在内的77 名人员作为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全市有25 家合作社获得了商标注册,9 家合作社通过无公害基地认证,11 家合作社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10 家合作社被授予先进科普示范基地、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基地。三是做好待补省级示范社的申报、检查验收工作。9 月份,根据《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进行动态管理的通知》精神,组织推荐10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待补省级示范社。12 月份,省考察组已对申报的合作社进行了全面考核。 (许卫平 胡洪艳)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2011 年,全市全面实施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及财政奖补工作。出台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实施方案,及时研究制定了操作规范和兑现奖补资金流程,进一步规范议事和审核程序。农民负担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农监办、市纠风办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分别在农民负担的关键时期及时组织了农民负担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减负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负担卡发放、涉农收费和罚款、涉农收费公示、村务公开、农村报刊订阅等。全年全市共组织农民负担检查、调研和明察暗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督查共10 多次,大大促进了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开展。 (蒋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