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 生
【卫生事业概况】 1994年驻马店地区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紧紧围绕预防保健、农村卫生和振兴中医三个战略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卫生改革,为提高全区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驻马店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医疗卫生事业有较快发展。1994年底,全区共有各级医疗机构521个,床位11252张,与上年基本持平;卫技人员15679人,比上年增长3.8%,其中医生5920人,护师、护士3095人,比上年分别增加1.4%和9.0%;医院诊疗7450907人次,比去年上升3.7%,出院294084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进一步完善。县级医院都按照“达标上等”中二级甲等医院标准配备技术人员,添置设备,改造房屋,促进了医院的发展。年末,经过初评,西平、上蔡、汝南3县人民医院达二级甲等标准。已报省卫生厅评审委员会审验。全区185个乡镇卫生院,多方筹集资金,按照无危房,技术、设备、房屋三配套的标准进行装备,进一步提高了诊疗条件。经地区卫生局评审,已有20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卫生院的标准,占乡镇卫生院总数的10.8%。狠抓了建立和恢复集体村卫生所的工作。全区建立和恢复村卫生所2804个,占2896个行政村的96.82%。全区共设医疗点5174个,比上年上升4.1%;平均每个行政村1.79个;全区共有村医7261个,较上年上升5.1%,卫生员3190人,与上年基本持平,接生员1495人,较上年下降15.9%。
(三)预防保健工作成绩显著。全年共发生甲、乙类传染病19种,15423例,总发病率163.34/10万,较上年下降5.3%。全年接诊结核病人3031人(次),新登记管理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45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打假打诈、性病防治、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学校卫生等都取得一定成绩。
(四)卫生经济有一定发展。1994年全区共拨入卫生事业费3031.6万元,其中专款398.6万元,医疗机构业务收入13659万元,固定资产总值10916万元,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125.13元,百元专业设备医疗收入161.34元,每床占用固定资产12349元,平均每床差补1520.87元。全区共拨入中医事业费218.4万元,其中专款53.7万元;中医医疗机构业务收入1723万元,固定资产总值1776万元,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97元,百元专业设备医疗收入68.51元,每床占用固定资产18442元,平均每床差补1710元。
1994年全区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医疗服务价格体制和补偿机制尚未理顺;二是医疗卫生服务结构及供给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不适应。三是麻疹、霍乱等疾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赖棉欣 张义业 贾同新 焦金贺 李荣英)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 初级卫生保健(简称初保)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根本途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球战略目标,我国政府曾多次庄严承诺。内容包括:卫生投入、健康教育、卫生设施建设、人口出生、死亡率,传染病发生率等13项指标(36小项),附加指标7项(9小项),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驻马店地区把初保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龙头,各级政府都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狠抓落实。各县(市)在财政较困难的情况下,普遍增加了对卫生工作的投入,推动了“初保”工作的落实。健康教育、改厕、改水等重点、难点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群众健康意识有了提高。截止年底,全区农村卫生改水累计受益650.25万人,改水率为93.74%,其中自来水累计改水率为9.5%,提前实现了“八五”改水计划。地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依据国家五部委制定的标准和省初保办制定的审评实施方案,1994年12月份对确山县、驻马店市、汝南县“初保”13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全面复核审评,同意推荐三县(市)为“初保”合格县,已报省初保委审评验收。(赖棉欣 杨建业)
【农村卫生三项建设的新进展】 农村卫生三项建设是国家为加强基层医疗防保单位建设决定由各级政府拨出专款,有计划地对县防疫站、县妇幼保健所和乡镇卫生院进行建设,增强防保功能,以满足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1994年省、地、县、乡分别投资89万元、72万元、141万元、214.5万元,项目单位自筹99.15万元,共计615.65万元,对驻马店地区的1个县防疫站,1个县妇幼保健所、18所乡镇卫生院共20个项目单位,按照“无危房,人才、设备、房屋三配套”标准进行建设。到年底,共新建业务用房4946平方米,维修业务用房380平方米,培训各级各类卫技人员117人,购置设备94台(件),其中万元以上设备30台(件)。年底有22个乡镇卫生院、1个县防疫站和3个县妇幼保健所通过省达标验收(部分不是项目单位也通过了达标验收)。这些单位是:西平县芦庙、出山、杨庄、盆尧卫生院;平舆县妇幼保健所,东和店、万金店卫生院;正阳县卫生防疫站,吕河、熊寨、兰青卫生院;泌阳县泌水镇、板桥、羊册卫生院;遂平县妇幼保健所,沈寨、文城卫生院、上蔡县党店、五龙卫生院;汝南县罗店、官庄卫生院;新蔡县河坞、涧头卫生院;确山县留庄、任店卫生院;驻马店市妇幼保健院。项目单位通过建设增强了预防保健功能,提高了对危、急、重症病人的检查治疗能力,方便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就近就医。(赖棉欣 李荣英)
【卫IV项目实施】 1994年是世界银行贷款“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项目(简称卫IV项目)实施的第一年。为加强领导,地区建立了以主管专员为组长,卫生、计委、财政、人事、教育、审计等部门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县(市)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1994年引进外资165.69万元,全区各级政府落实配套资金90.22万元,占全年配套资金计划的63.06%。其中正阳、确山已全部落实了配套资金,受到了省项目办的表扬。为提高各级项目单位的管理水平,地区项目办派人参加了国内、省内举办的外语、计算机、人力规划和设备管理培训班;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主办了项目财务管理培训班2期,设备分发、管理、操作培训班3期,人力规划培训班2期。根据省项目办安排,全区共招收152名乡卫生院在职无学历卫技人员和400名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已收到国内、国外招标价值189.97万元人民币,26个品种的设备1034台(件),大部分已分发到位,安装完毕,开始发挥效益。土建工程有一定进展。地区卫校教学楼图纸设计已经世行批准,正进入施工设计阶段;西平、确山、汝南、新蔡四所卫校图纸设计已批复,其中西平卫校已动工兴建;部分项目乡卫生院土建工程已完成,已向世行申请报帐22.36万元,部分项目乡卫生院正在施工中。(张 伟 赖棉欣)
【儿童计划免疫】 按照全国统一部署,为保证到1995年底消灭脊髓灰质炎,1994年元月份对全区635303名0—4岁儿童进行了强化服苗工作,地区主要领导和各县(市)四大班子成员带头参与。通过年底补服,全区0—4岁儿童服苗率达99.95%。全年接种卡介苗165865人,百白破联合菌苗251790人.麻疹疫苗186511人,接种率平均为95.91%。全区发放乙肝疫苗2万余人份,使部分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得到接种。(赖棉欣 焦金贺)
【妇幼保健】 1994年,全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开展孕产妇及7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年末统计,全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覆盖率,城市达80%,农村达60%,建卡完好率在85%以上,分别比上年上升10.3%、22.9%。儿童系统保健管理覆盖率城市达65.1%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村达40.3%,比上年上升185.8%。孕产妇死亡率为8.52/万,住院分娩率为85%。新法接生率99.8%,与上年基本持平。母乳喂养率为90%,比上年上升36.2%。婴儿死亡率为17.32‰。(赖棉欣 谢素平)
【疫 病】 1994年3月14日和4月1日,西平县发生麻疹暴发点,共发病49例。其中人和乡大郭村发病15例,死亡1例;宋集乡席照小学发病20例;西平实验小学发病11例;吕店乡一中发病3例。疫情发生后,地区卫生局立即组织专家赶赴现场,采取隔离、注射疫苗等紧急措施,使疫情及时得到控制。
今年夏季我国南方发生霍乱流行。驻马店地区及时部署了防治措施,成立了防治领导小组和抢救小组,举办了霍乱防治培训班。8月中旬,由于在外打工人员返乡使霍乱这一烈性传染病传入,致使全区发生霍乱53例,其中西平1例,新蔡2例,上蔡50例。为防止其传播蔓延,及时在疫点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并投入4万元资金开展饮水、粪便及环境消毒,同时设立疫情报告专线,密切注意疫情动态。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在较短时间内捕灭了传染源,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据地区人民医院统计,1994年全区发病率最高的10种疾病依次为:上感、败血症、急性肠炎、支气管肺炎、头外伤、腰锥间盘脱出、急性阑尾炎、脑梗塞、冠心病、子宫肌瘤。住院病人死亡率最高的前5种疾病依次为:脑外伤、脑出血、肺源性心脏病、胰头癌、病毒性脑炎与肺癌。(赖棉欣 张义业)
【采供血机制的清理整顿】 1991年,全区县及县以上医院临床急救用血都靠自采自用。159医院因抢救烧伤病人用血浆量大,成立了济南军区后勤部供血站,其原料血浆靠自采供应不上,发展了采浆站。由于采供血获利较高,各地出现了乱办采浆站的局面。到1993年,全区共建采浆站33个。各站以盈利为目的,争血源,兜售血浆,衍生许多社会弊端,严重扰乱了输血工作秩序。针对血液市场混乱的状况,1994年对采供血机构进行了清理整顿,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公民义务献血管理条例>的工作意见》,要求各县市卫生局长负责,切实加强对输血工作的管理。所有血站要对照条例进行整顿。整顿后有12个采供血机构(10个血站,2个采浆站)获取了省卫生厅颁发的合格证和临时合格证。依法取缔了21个不符合规定的机构,净化了血液市场,使输血工作走上了健康轨道。(赖棉欣 贾同新)
【药政管理】 1994年驻马店地区各级药政管理部门,继续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首先依照河南省药品经营批发、零售、生产企业验收标准细则,对全区162个药品经营批发企业,378个药品经营零售企业,进行了验收,并配合省卫生厅对全区10个药品生产企业(车间)、9个医院灭菌制剂室进行了验收。其次开展了两次较大规模的药品质量大检查,共检查存药网点7077个,平均覆盖率达98.3%,共检查药品131万品种次,查出不合格药品2974品种次,价值17.9万元。全区查处违法案件21起,已结案18起,行政罚款4.5万元。其三加强了室内检验及室外监督工作,共完成检品4325件,其中抽验检品3622件,抽检率达83.7%。通过上述工作,保证了医药市场的繁荣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赖棉欣 乔子长)
【中医药事业的新发展】 1994年,驻马店地区的中医药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一)加强专科专病建设,中医院的竞争力有所增强。各县(市)中医院都建起了专科专病科室,其中驻马店市中医院中医儿科,西平县中医院、泌阳县中医院的骨伤科,汝南县中医院的胃病穴位埋线在当地均有较高声望。地区中医院的糖尿病防治中心、新蔡县中医院的骨结核专科在全国已小有名气。多数中医院已建起初具规模的急诊科,增强了急诊抢救能力。全区11所中医院全年门、急诊人次7.06万,住院病人10555人,精力收入149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5%、10.5%。
(二)加强人才培训,中医药队伍素质有所提高。认真开展中医药自学考试辅导工作,全区400余人参加自学考试,1994年有30人获得专科毕业证书。先后派40余人参加省中医管理局举办的各类培训班,50余人到上级医院进修专科,提高了中医药队伍的专业水平。在全省中药炮制竞赛中,该区代表队获得理论和个人全能两个三等奖。
(三)开展科技兴院活动,积极推广科技成果。全区中医院共配备推按运经仪10部,引进科技成果20多项。全区有19项中医药研究成果获地区科技进步奖。其中“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中医药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研究“等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有的成果在全国骨伤科研成果展示会上向全国进行了推广。
(四)开展农村中医工作“双五”(每县5个乡卫生院、5个村卫生所)试点建设,对50个乡卫生院、村卫生所进行了重点配套建设,地、县(市)中医院先后派出30多名技术骨干对口支援乡卫生院中医科建设,为农村培训了一批中医药人才。目前,全区乡卫生院中已有中医诊室169个,乡村中医、中西结合医2762人,占医总数的36.8%。(赖棉欣 黄 凌)
【医学教育、科研】 1994年医学教育事业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得到了较快发展。地区卫校“卫IV项目”启动后给学校注入了活力;充分运用学校优势,挖掘潜力。一是采取了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办学,扩大招生,在保证正常招生的基础上,租用市党校开办厂职业中专班,招收社区医学、护理、公卫三个专业,每年招生200~300人,相当于普通中专的一倍;二是和河南医科大学、河南职工医学院联合办学,招收大专层次的实用人才班(临床医学);三是建立了自考辅导站,招收高护、临床医学两个专业;四是接纳两年制的“卫IV项目”卫生技术人才培训班,招生150人;五是积极给各县和厂矿企业联系组织委培)扩大了生源,加快了卫技人才的培养速度。1994年在校学生1500人(不包括大专及自学考试的学生),相当于普通中专正常招生的一倍,毕业200人。
县级卫校由原来的培训、轮训,逐步走向学历教育。经省教委批准,1994年省职业中专2所(确山、西平),在校生919人。函授中专3所(西平、泌阳、汝南),主要培养乡村医生,在校生825人。成人中专1所(平舆),在校生376人。3所县卫校(正阳、上蔡、新蔡)有2所已开始招职业中专班(正阳、上蔡),在校学生602人。全区县卫校毕业815人。
全区申报卫生科技成果148项,获地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94项,三等奖47项,省厅三等奖3项。成立了地区医学科学研究所和中医药研究所,分别附设在地区人民医院和地区中医院。(赖棉欣 郭广有)
【地方病防治】 1994年,驻马店地区的地方病防治工作继续得到加强。在防治碘缺乏病方面,一是在5月5日全国第一个防治典缺乏危害宣传日,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各县、市都在街道两旁拉起横幅,设立咨询台,展出宣传版面,对碘缺乏的危害、防治措施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宣传。二是加强对碘盐市场的监测管理。对全区6个碘盐加工厂的产品定量分析1703份,合格率为94.1%,定性监测5876份,有碘率为99.9%。对供销部门的商品盐定量分析481分,合格率为91.9%;定性监测7346份,有碘率为97.2%。对用户食用盐定量分析876份,合格率为85.9%;定性监测15525份,有碘率为95.9%。三是开展重点人群补服碘油工作。全区补服率平均90%以上,病区县(市)共补服碘油507413人。四是在地甲病流行区开展病情监测,共抽查中小学生2696人,平均甲状腺肿大率为17.63%,比上年上升2.97个百分点,其中受非碘盐冲击严重的遂平县肿大率达22.9%。在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方面重点安排泌阳县15个自然村的降氟改水任务。年底省配套资金8万元,地区6万元,群众集资16万元已全部到位,已进入施工阶段,工程完毕后,可供5885人吃上合乎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在布氏杆菌病防治方面,主要是加强对疫区的监测,共抽检204人,血检200人,未发现阳性;畜检羊850只,牛100头,猪50头,全部阴性,已达控制区标准。(赖棉欣 李中华)
【爱国卫生运动】 1994年,驻马店地区爱国卫生运动紧紧围绕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以农村卫生改厕为重点,以健康教育为先导,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区有56个单位经地、县(市)爱卫办验收,被省命名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一)卫生改厕工作有新进展。为促进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年初行署下达了《关于加速开展农村卫生改厕工作的紧急通知》,各县、市及时调整充实了爱卫会组织机构,卫生、农牧、文明委、爱委办齐抓共管,确定了改厕重点乡12个,制订了具体措施,迅速掀起了农村改厕高潮。年底,全区累计改厕144100户,比上年上升78.8%,改厕率达到9.25%,位居全省第15位。
(二)继续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1994年是国务院提出建立爱国卫生月制度的第六个爱国卫生月。全区参加爱国卫生月活动的群众32万多人,设立咨询宣传台145个,出动宣传车8辆,受教育群众达20多万人;出动清运垃圾车辆298台,清运垃圾21万吨,疏通沟渠12万多米,清扫街道8万多米。
(三)地区爱卫会组织检查团于5月17~21日对驻马店市和9个县城的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检查评比,检查结果,驻马店市获第一名,西平获第二名,泌阳、汝南获第三名。(赖棉欣 宋鲁平)
【卫生职称改革】 1994年认真组织了全区卫生专业初、中级资格考试,参考978人,合格605人,合格率为62%,为合格者颁发了合格证书,向省推荐晋升高级技术职务评审材料178份,通过14人,通过率为69.6%;组织评审了全区晋升中级技术职务材料445份,通过436人,通过率为98%,组织了全区首次乡医职称考试工作,参考3853人。(张 伟 赖棉欣)
【地区红十字会工作】 1994年,全区发展团体会员单位30个,会员2528人。至年底全区红会有基层组织1100人,团体会员单位634人,团体会员28541人,成年会员12784人,青少年会员117216人,总计158541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03%。
利用“五·八”世界红十字日在全区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印制宣传材料1万余份,2000多人参加义诊,展出版面80余块。
全区共有各级红十字急救站120个,全年抢救农药中毒3400余人,车祸伤员356人,危重病人1000余人。1994年上级红会拨救灾款32000元,地区红会购置救灾面粉18210公斤,全部发放到汝南、上蔡、平舆、新蔡灾民手中。(樊金山 赖棉欣)
【陈金秒获部级先进工作者称号】 西平县中医院院长陈金秒被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部命名为先进工作者。
陈金秒,男,1992年10月通过全县卫生系统公开竞选就任西平县中医院院长职务。他任职后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先导,促进医院的发展。病床由原来的60张扩大到120张,病区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7个,一级科室由原来的8个增加到15个,特色专科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5个,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由原来的12人增加到31人,大、中型医疗设备由原来的2台(件)增加到10台(件),医院新建病房楼一幢,门诊楼一幢,职工宿舍楼一幢,总建筑面积由原来的6000平方米增加到10000多平方米;业务收入由1992年收入93.9万元,结余7万元,到1993年收入240万元,结余48万元,1994年收入307万元,结余67万元。医院被地委、行署命名为“文明单位”称号、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确定为省重点县中医院建设单位;地区卫生局推荐西平县中医院为94年度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尚未表彰)。(赖棉欣)
284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