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开发区迎会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招商引资、客商邀请、环境保障等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今年初以来,开发区认真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主要领导带队,主动出击,外出招商20多次,先后赴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围绕主导产业定位,洽谈对接了广东心里程集团、深圳莱宝高科技、新大地数位网络等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项目。通过积极努力,开发区拟在中国“农洽会”上签约项目24个,合同总投资1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 明确招商区域,开展定向招商。开发区把珠三角、长三角作为重点招商区域,把大项目、应税项目、电子信息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作为招商重点。从年轻干部中选拔一批优秀副科级后备干部充实到招商第一线,依托东莞、深圳等驻外招商办事处驻地定点招商。 按照市、区共建原则,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三年产效益、五年成规模”的总体目标,加快完善产业集聚区道路、电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将去年启动的中原大道等5条主干道建设所涉及的16个村庄纳入征地拆迁安置集中行动范围,已完成丈量、预算编制工作,正在进行入户补偿拆迁,确保5条道路年底前建成通车、纬四东路等6条道路秋收后全面开工。加快公租房、安置区、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 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一是坚持重点项目建设例会制度,推进项目评审、入住。二是不断加大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等“三率”督导力度。三是落实处级干部分包重点项目制度。四是开发区作为中心城区的核心区,是中国“农洽会”主会场,突出抓好迎会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行全天候保洁,确保迎会环境整洁有序。 “发挥驻东莞、深圳等招商办事处作用,多方邀请客商来考察洽谈,至目前共接待美国、英国、非洲、阿联酋和我国的台湾、深圳、东莞等地考察团40批次近500人。”8月15日,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新中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