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环境保护
解放前,主要是自然灾害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解放后,工业逐步兴起,农药大量使用,给生态环境造成新的危害。1981年后,建立县环境保护机构,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收到一定的效果。
第一节 污染状况
县境石灰石、石英石丰富,故建材工业较多,其次有机械、化工、面粉、酿酒等工业。1987年底,全县有113个程度不同的污染型工业。县城是工业集中地,废渣、废气、废水、粉尘、烟尘的排放,直接污染着城区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城区的生活废水和医院废水、废物,汽车、拖拉机排放的废气,噪声和高音响等,也都形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县境工业厂排废状况
驻马店地区龙山水泥厂 在县城南部,临京深公路。1960年建,1970年投产,年产矿渣水泥4万吨。1985年原料耗量为石灰石36829吨,粘土6938吨,铁粉2135吨,萤石960吨,混合材13674吨,年耗电372万度,燃料煤10070吨,燃料油27吨,年用水3万吨,生产循环用水含悬浮物浓度50毫克/升,全年产生量3.845吨;燃料燃烧废气9398.4万标立米/年,生产工艺废气6194万标立米/年,废气中污染物粉尘188.21吨/年,二氧化硫4.54吨/年。固体废弃物:立窑排放水泥粉尘188.21吨/年,烘干机排烟尘189.81吨、二氧化硫5.09吨,声源强度(A),管烘机噪声99分贝,立窑风机93分贝,粉碎管烘机99分贝,厂界噪声70分贝。
驻马店地区秀山水泥厂 秀山水泥厂位于县城西北7公里朱古洞乡北泉村。1966年6月筹建,1970年竣工投产,年生产矿渣水泥6.6万吨。生产原料年耗量为煤12808吨,石灰石59108吨,混合材14944吨,铁粉4177吨,萤石800吨,生产用水34.3万吨。生活用水7万吨,重复用水量28万吨,年耗电692.7万度,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2.76万吨,废水污染悬浮物年排放量19.03吨。废气排放33063万标立米/年,二氧化硫661.26吨/年。工业噪声:磨机94分贝,立窑104.5分贝,厂界白天51分贝,夜52分贝。
驻马店地区古城电厂 在县北10公里古城乡境内,京广铁路东侧。1977年建,1979年投产。1985年生产用水305万吨,其中地面水172.8万吨,自来水22.35万吨,生活用水1.7万吨,工业重复用水110.4万吨,重复率35.9%。年废水排放量86.4万吨,废水污染物浓度:悬浮物2739.33毫克/升,挥发酚3.4毫克/升,石油类4.93毫克/升,铅0.103毫克/升。年排放量悬浮物23.67吨,挥发酚2.94吨,石油类4.2吨,铅0.1吨,硫化物1.5吨。工业废气:燃料燃烧5169.837万标立米/年,其中烟尘2112.66吨/年,二氧化硫592.7吨/年,一氧化碳(CO)14.2吨/年,氮氧化物(NOX)560.59吨/年,固体废弃物粉煤灰9000吨/年。工业噪声:磨煤机95分贝,给水泵98分贝,运行车间92分贝,厂界62分贝。
确山县化肥厂 1971年建,1974年投产。厂址位于县城北郊京广铁路和京深公路中间。1985年产合成氨5247吨,原料消耗:无烟煤5915吨,燃料煤4806吨,年用电874.4万度。生产用水100万吨,其中新鲜用水64.7万吨(地面水29.4万吨,井水35.3万吨)重复用水35.3万吨,年排放废水75.1万吨,废水中污染物:COD21.09吨,氰化物2.776吨,硫化物15.5吨,砷0。026吨。工业废气排放量:4337.1795万标立方米/年。废气中的污染物:烟尘8.92吨,二氧化硫47.67吨,一氧化碳6.53吨,氮氰化物43.64吨,CmHn2.162吨。废渣年排放量:2883.6吨。工业噪声:造气风机103分贝,化工循机86分贝,厂界58分贝。
第二节 环保措施
一、清理废渣垃圾
解放后,工业发展,废渣增多。1980年后,单是县城区每天就产生工业废渣数十吨,多被作为垃圾处理。1981年,城关设垃圾池50个,果皮箱57个,清理车(架子车)13辆,主要街道的垃圾得以清理。
二、除尘
1983年5月地区龙山水泥厂因粉尘污染东郊小麦50亩,按损失50%赔偿1900元;冬季又污染大豆,赔偿损失1382元。之后,双方达成协议:经厂方治理污染,环保部门按国家标准验收后停止赔偿。1985年龙山水泥厂安装吸尘器,年处理粉尘8971.2万标立米。1985年8月,地区秀山水泥厂粉尘污染北泉村秋庄稼,赔偿北泉村损失1200元。同年,秀山水泥厂即安装沉灰池,效果较好。1986年该厂进行扩建,做到了环保工程与扩建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转的要求。1985年,确山化肥厂安装湿式除尘器,效率达90%。
三、减噪
1984年,环保部门对城市噪声、工业噪声进行监测,并协助工厂采取减噪措施。县二轻局皮件厂60吨冲床工作时噪声在60-88分贝之间,居民反映强烈。厂方采取调整生产时间和封闭机器房之办法,使噪声降至50分贝左右。地区钢铁厂引风机噪声在112分贝以上,造成公害,安装消音器后,噪声大为降低。对于城市放映和音响单位的高音喇叭,1983年中共确山县委宣传部下文明令取消。
四、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50年代中期,大量化学农药开始用于农、林业病虫害防治,空气、水源、食物及饲草均遭到严重污染。1958-1959年,提倡土法上马,用植物的根、茎、叶、果熬制土农药,化学农药的使用有所减少。后来,因土农药效力弱,又大量使用化学农药。1965-1976年间,主要使用的农药有“六六六”、“滴滴涕”、“一六O五”、“一O五九”等,“六六六”农药每亩年施用量达0.4公斤。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县境鸟雀大减,确山名贵药材“全蝎”几乎灭绝。1980年以后,逐年减少农药使用量,采用低毒高效农药,农药污染状况有所改善。野鸟渐多,1985年山区复现了庞大的乌鸦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