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 牧 业
【畜牧业生产概况】 1999年,在畜产品总量供大于求,市场持续疲软,多种畜产品销售价格长期走低的情况下,全区畜牧业生产挺过了低谷,继续保持全面快速发展。截止年底,全区猪出栏530.96万头,存栏462.57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2.73%和5.43%;牛出栏79.59万头,存栏193.75万头,分别增长9.56%和-2.01%;羊出栏265万只,存栏305.42万只,分别增长18.44%和8.94%;家禽出栏2891.2万只,存栏3677.5万只,分别增长14.02%和7.76%;肉类总产量达57.7万吨,蛋类总产量19.3万吨,分别增长7.35%和8.l9%,畜牧业产值达59亿元。其中,猪出栏位居全省第一,猪存栏、牛存栏、家禽存栏、兔存栏和肉类总产量均居全省第二位,其它主要指标也都位于全省前五名之列。
1999年,地区畜牧系统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立足市场,调整畜种结构。首先,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目前秸秆养牛示范区项目正在实施,有6个县已被定为示范县。地委、行署极为重视畜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养牛、养羊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止年底,全区已建成500畜位以上的牛育肥场15座,新建种羊场4座。其次,稳定猪、鸡生产,优化猪、鸡品种结构,提高品种质量。二是以扩大销售为突破口,提高产业化水平,三是实施科技兴牧战略,提高畜产品的科技含量。四是加强行业管理与执法,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杨德群 刘杰)
【技术培训】为提高畜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畜牧技术培圳工作,一是着重加强了对畜牧系统人员的培训。对行业管理与执法人员,地区兽药药政管理、兽医卫生监督、种畜禽管理机构分别举办了5期培训班,对全区九县一市的90多名执法骨干分子进行了系统培训,提高了畜牧行业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水平。围绕畜牧适应技术推广,全区共举办培训班81个班次,对全区的防疫员、检疫员、繁殖改良员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畜禽疫病防治人工授精、科学养殖等项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全区受训专业技术人员达4420多人次。二是抓好对农民的培训。各级畜牧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工具及采取发放技术资料、直接面授等方法,大力开展技术培训,突出解决技术棚架问题。汝南县近几年连续组织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参加讲师团,在全县21个乡镇巡会授课指导,举办培训班100多期,确山县连续3年在全县实施“百村万户”工程,即每年培训100个行政村1万千饲养户。今年培训人员3.56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各级组织的培训、咨训活动受训群众达1.8万人次。
通过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全区规模养殖得以快速发展。据年底统计,全区规模养殖户达9.8万户,其中养猪户3.5万户,养牛户2.5万户,养鸡户2.2万户。规模养殖场达1300座。(杨德群 刘杰)
【种畜禽管理】1999年,进一步加大对全区种畜禽生产经营的监管力度,是整顿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对地、县(市)种畜禽管理机构和种畜禽场验收上作组进行整顿,对一些工作涣散,力度不大的班子及成员进行调整,充实新的力量,全区共调整人员12人。二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首先抓住五月份《种畜禽管理条例》和《(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宣传月的契机,出动宣传车500多辆次,张贴条幅5万多幅,再次掀起《条例》和《实施办法》宣传新高潮。其次通过广播电视的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来提高广大群众在种畜禽管理方面的法制观念。三是对汝南大华、河南金义等6个新申报的种猪场进行验收,并报省局颁发了相应的“种猪生产许可证”。对汝南外贸、确山种猪场等6个场进行了重新审验,对4个合格场报省局换发了“种猪生产许可证”,对2个管理不善的场取消了种猪生产经营权。四是特邀省畜牧局、河南农大畜牧专家和地区畜牧局种畜禽生产经营监督管理人员组成检查组,自8月9日至30日对全区种畜禽场进行检查。对存栏种畜禽进行评定;对技术和档案资料进行查对,对管理粗放、卫生防疫条件和设施达不到要求的责令改善和更新,通过检查整顿,全区共更新种猪10000多头,统一了种猪档案贷料,促进了种猪场正规化生产。(张宏伟 潘彦套)
【畜牧业项目管理】 一是继续做好世界银行贷款畜牧支持服务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1999年底,该项目全部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全区共完成土建7425平方米,其中地本级1886.65平方米。培圳技术人员14172人,其中研究生5人,在职岗位培训226人,农业技术人员13946人,地本级共培训1607人。仪器设备到位473件,其中地本级215件。上半年,根据世界银行和农业部、财政部要求,对项目实施进行了中期调整。下半年,据中期调整方案,完成了项目剩余执行额度。二是加强对秸秆养畜示范县项目建设管理,积极争取新的秸秆养畜示范县项目。止1999年底,泌阳、新蔡、西平、确山、平舆5县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秸秆养畜示范县。4月,首批示范县确山、平舆在自查基础上,经省地联合进行验收,两个项目县均完成了农业部批复的项目建设设计任务书的目标。泌阳、新蔡、西平三县是1998年批准的,到1999年底三个项目县的建设仟务已完成60~70%,新蔡县已完成95%。9月份又审报了汝南、正阳秸秆养羊和养牛示范县项目,已报至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和农业部。三是做好世界银行贷款肉牛发展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该项目主体是发展农户养牛,该项目已由国家计委立项,已与世界银行签约,并获世界银行董事会通过。总投资7610.4万元人民币,在全区6个项目县发展繁育牛户6804户,育肥牛户648户、100畜位育肥场l8座。四是配合省项目办编制了农户一揽子信贷协议和《世行贷款肉牛发展项目在户使用手册》。五是制定了全区“肉牛发展项目追溯报帐预算和物资采购汁划。六是拟定项目货款转贷条件和转贷期限。七是完成了省项目办在区内召开的“河南省世行贷款肉牛发展项目管理座谈会”的筹备工作。八是协调地区农行和财政局向省项目办出具“项目转贷条件及配套资金承诺书”。(张宏伟 潘彦套)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 1999年,地区畜牧局按照农业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实施意见”要求,把全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作为全年兽医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各项措施的落空。一是加强项目管理、合理使用资金,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增加项目建设工作的透明度,项目所需大件仪器设备报农业部项目采购办公室公开招标,统一采购。l999年由农业部统一招标采购设备88件,计款92.6万元。三是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指导和技术培训,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保证项目建设进度符合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蒋俊杰)
【饲料工业管理】 1999年,全区现有饲料生产厂家47个,其中时产5吨以上的饲料企业17家,饲料加工机械设备150台(套),年双班生产能力可达80万吨。泰国正大集团、湖南湘大集目、岳阳正虹集团、江西民星集团在驻马店建有大型合资经营饲料企业。1999年实际生产饲料工业产品28.28万吨,产量有所下降,较上年减少5.3万吨,下降15%。其中,配合饲料21.68万吨,减少7.8万吨,下降26%;浓缩饲料6.45万吨,增加2.4万吨,上升37%,添加剂预混料1500吨,增加1256吨,上升83.7%,全年实现饲料工业总产值6.2亿元。
饲料工业行业管理方面,一是认真宣传贯彻《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自1999年5月29日国务院第266号令颁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来,地、县两级饲料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学习《条例》内容,并且印发《条例》宣传大版挂图500余份发放到各个饲料厂家和饲料经销点,使全区从事饲料生产经营的人员都能及时学习,深刻领会,真正做到依法生产经营,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足积极做好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的审批验收工作。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河南省饲料管理办法》的规定,饲料生产企业生产饲料产品必须有正式的批准文号,否则即为非法产品。为此,全年对提出申请办理批准文号的饲料生产企业,分三批进行了统一检查验收,共考核验收1l2个饲料厂(公司),上报省饲料办批准了70个产品批准文号。三是加大饲料行业行政执法力度。根据河南省畜牧局下发的饲料管理行政处罚文书格式,地区畜牧局、饲料办统一印制了饲料管理行政执法文书16种,全部下发到各县市饲料办。加强了对各级饲料市场的管理,对市场上销售无批号的饲料产品,坚决进行了查处,已查处5批6个厂家的无批号产品,共计4吨,并且给予一定处罚。对市场上销售假冒伪劣、过期腐败变质的饲料,配合工商部门,按照《条例》规定进行了查处。这些措施的实施,促进了饲料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了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殷建军 鲁志强)
【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全年处理和利用各类农作物秸秆253万吨,其中青贮150万吨,增长6.6%,氨化微贮103万吨。桔秆利用率达42%,较上年增长0.7%。全区现有永久性青科氨化池27万个,总容积进65万立方米,其中新建青贮氨化池15万立方米,现有铡草机3100台,其中新增150台,新购进口秸秆饲草打包机械5台。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各级政府领导重视,真正把秸秆青贮氨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二是广泛宣传,搞好技术培训。1999年全区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0期,培训人员达5万人次,编印技术资料l0万余册,开展巡回演讲80多场。一是9月份在新蔡县召开了全区秸秆青贮氨化现场会,参观了黄楼育肥牛场和砖店乡金牛公司的秸秆青贮现场演示和秸秆青贮打包设备新技术操作演示。四是积极筹措施资金,增加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投入资金2亿多元,这些资金的投入,确保了秸秆养畜的资金需要,对全区实行秸秆养畜过腹还田、走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道路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殷建军 鲁志强)
【兽医防治工作】 1999年,全区兽医疫病防治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扎扎实实开展了畜禽防疫工作。全区全年预防注射猪瘟疫苗784万头,防疫密度99.12%,病死率为O;鸡新城疫l系4345万羽,防疫密度93.2%,病死率控制在5.45%以下。被评为1999年度河南省畜禽防疫工作先进单位。
二、认真开展重点疫病的控制与扑灭工作。一是按稳定控制标准对泌阳县、确山县进行了布病考核。二是对八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县(市)进行了布病疫情监测。三是对实施无规定疫病区的八个县(市)每县分别抽检1000匹马属动物进行了血清学检验。四是加强了禽流感临测和防制。
三、继续贯彻执行农业部“六号令“。
四、对全区饲养奶牛进行了布病、结核病监测、净化工作。(路伟)
【动物防疫监督及动物检疫工作】 1999年动物防疫监督和动物检疫工作以继续宣传贯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为中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基层检疫工作,认真落实《“九五”动物防检疫工作目标》,全年全区共检疫家畜210万头,家禽340万羽,动物产品3.5万吨,无害化处理动物产品31.87吨,审发、换发《动物防疫合格证》2300份。全区狠抓监督规范化管理,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检查地推进动物检疫及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为全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一是加大产地检疫工作力度。县、乡、村都开展了产地检疫,规模化养殖场全部实行产地检疫,散养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80%以上,屠宰场(点)、交易点产地检疫证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二是加强屠宰检疫,保证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全区的屠宰检疫到点检疫面、屠宰动物受检率、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率、上市动物产品持证率均为100%。三是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在坚持监督管理内外并重的原则下,建立正常有序的检疫工作新格局。在全区开展以查防疫法是否得在贯彻落实,查监督检查是否到位,查检疫员是否按程序执法、检疫,查检疫率是否达到要求,以及创一流业务技术水平,创一流监督体系,创流服务水平,创一流工作实绩的“四查四创”活动。四是提高“两员”(监督员、检疫员)素质,建设一支技术水平过硬,法制观念较强,守纪律、善工作的监督、检疫队伍,有效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了检疫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吴小伟 李莉)
【兽药监督管理】 1999年,全区兽药监督管理工作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区畜牧局分两批对全区70多名药政药检在岗人员进行了岗位培圳,并考试考核,持证上岗。二是加大对制售伪劣兽药的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区共查处违法案件86起,没收销毁伪劣兽药1100多件,兽用生物制品2800多瓶,罚没额l6万多元。配合公安部门查处了假冒地区兽药厂青霉素案,5名涉案人员受到刑事拘留。配合纪检、监察部门查处了确山刘店乡假青霉素致使仔猪死亡案件,有效地震慑了不法分子。三是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农业部6号令,全区实行兽用生物制品逐级订购,封闭经营。四是加大兽药法规的宣传力度,拓宽了宣传面,使兽药监督管理工作能为生产消费者理解,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为兽药监督管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曹俊华)
【畜禽改良】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畜产品已从总体上告别了短缺时代,甚至有些在局部出现了过剩,畜牧业由数量型发展转向质量型发展,越来越体现优质优价。全区1999年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着力点是宣传、启动畜牧业种子工程,调整畜禽品种结构,推广畜牧实用科学技术,以生产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质畜产品,推动畜牧业快逮、优质、高效发展。1999年紧抓黄改肉、牛细管冻精配种工作不放松,大规模开展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并开展了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本地山羊的试点推广。全年共计完成牛配种98.83万头,其中黄改肉(冷配)5l.2万头,细管冻精配种4.3万头,完成猪人工授精3.36万头,波尔山羊杂交改良580只。举办牛细管冻精配种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l36人次;举办羊冻精配种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83人次;举办猪人工授精技术培圳班5期,培训286人次;举办群众性的牛育肥、瘦肉型猪饲养配套技术学习班10期,培训约2000人次。这些工作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区内的良种覆盖率和饲养专业化水平,“种子工程”实施初见成效。(韩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