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河南省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南省统计局)
    1993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城多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初步统计,1993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158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766.18亿元,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404.14亿元,增长21.5%。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对农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相对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佳、经济效益仍不理想;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问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一、农业
    1993年,全省更加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加上气候条件相对较好,农林牧渔业生产获得好收成。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409.97亿元,增长10.4%。
    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油总产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水果、麻类大幅度增产,但烟叶减产较多。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93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3639.21万吨       17.0
    夏粮          1943.51万吨       16.4
    秋粮          1695.7万吨        17.8
  棉花            66.01万吨         0.2
  油料            204.50万吨        53.0
  其中:油菜籽    30.58万吨         30.9
    花生          155.89万吨        63.7
  烟叶            38.90万吨        -15.1
  茶叶            0.32万吨          18.5
  麻类            17.54万吨         28.2
  蔬菜(含菜用瓜)  1262.37万吨       29.0
  水果            125.12万吨        42.5
  林业生产和绿化工作取得新进展。1993年,全省造林面积345万亩,比上年净增加74万亩,经济林比重增大,造林质量有所提高,森林的管护工作有所加强。绿化面积进一步扩大。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商品率进一步提高。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牲畜存栏增加。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头数如下:
                         1993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万吨)       203.51       18.5
  其中:猪肉产量         137.60       15.4
  牛奶产量(万吨)         3.48         14.2
  禽蛋产量(万吨)         95.58        20.6
  肉猪出栏头数(万头)     1638         14.0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万头) l21l         6.6
  其中:牛               1037         10.9 
  生猪年MO存栏数(万头)   2085         6.4
  山绵羊年末存栏数(万只) 1435         16.3
    渔业生产保持较快发展势头。1993年全省水产品产量13.80万吨,比上年增长19.7%。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1993年MO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262.40亿瓦特,比上年末增长8.2%;手扶和小型拖拉机100.66万台,增长11.3%;农用载重汽车4.29万辆,减少0.2%;农用排灌动力机66.60亿瓦特,增长1.5%;当年机耕面积7113.80万亩,增长1.6%;化肥施用量(折纯)288.2l万吨,增长14.8%;农村用电量61.1亿千瓦小时,增长2.55。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02万亩。但农产品比价结构仍不合理,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仍然较低,农业投入激励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
    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据省乡镇企业局统计,1993年,全省多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950亿元,比上年增长62.5%。
    二、工业和建筑业
    第二产业加快发展。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产销衔接较好。1993年,全省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675.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l%。其中,国有工业增长7.2%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29.8%,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15.0%。
    工业结构有所调整,市场导向作用明显增强。轻重工业全面发展。全年轻工业增加值308.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重工业增加值367.52亿元,比上年增长23.3%。产品产量的增减,体现了市场供求的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适销对路的产品生产增长较快。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993年          比上年增长%
自行车             183.97万辆       33.1
电视机             34.04万部         4.6
其中:彩电         10.03万部        -0.5
录音机             20.80万部        40.5
家用电冰箱         26.01万台        80.2
化学纤维           79204吨         -3.5
纱                 38.70万吨        9.4
布                 11.09亿米        4.3
呢绒               1007.05万米     -5.8
卷烟               297.81万箱      -0.2 
饮料酒             67.98万吨        7.7
机制纸和纸板       84.92万吨       11.5
合成洗涤剂         10.00万吨        2.6
火柴               274.85万件       1.4
肥皂               3.13万吨        -12.3
原煤               8728.67万吨      1.7
原油               763.18万吨      -3.6
发电量             431.73亿千万小时 9.8
生铁               241.29万吨       17.1
钢                 237.33万吨       11.6
钢材               211.8万吨        19.9
硫酸               42.06万吨       -17.5
烧碱               18.79万吨        20.1
纯碱               19.66万吨        16.3
台成氨             200.16万吨      -4.3
化肥(折纯量)       174.30万吨      -0.2
水泥               1756.45万吨      24.0
平板玻璃           1295.83万重量箱  17.6
机床               2493台           4.3
大中型拖拉机       6708台          -45.5
小型拖拉机         9.91万台        -36.2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1993年,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6.4%,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5%。提高1.9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为9.8%,提高0.5个百分点;成本利润率为4.4%,提高0.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1.57次,比上年加快0.02次;按增加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546元/人。但增加值率有所下降,经济效益在企业间发展不平衡,冶金、建材等少数被益好的盈利大户的利税大幅度增长掩盖了其他企业效益不好的实况。
    建筑业受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发展加快。1993年,建筑业增加值为9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全员劳动生产率7409元/人,比上年提高7.2%。设计施工技术也有新发展。
    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取得新进展。1993年全省完成机械岩芯钻探工作量23.95万米,新发现矿产地10处,提交了7个矿种的新增储量,煤炭、铝土矿和其他金属、非金属矿产的探明储量也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1993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1亿元,比上年增长35.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工作量增长9.6%。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单位投资283.05亿元,增长49.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51.51亿元,增长50.0%,更新改造投资85.32亿元,增长45.7%;商品房投资21.68亿元,增长14.70%。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75.71亿元,增长59.O%;个人投资72.6亿元,减步11.6%。在国有单位投资完成额中,中央项目完成10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地方项目完成投资179.60亿元,增长67.5%。
    投资结构进步改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得到加强。1993年在国有单位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4.77亿元,比上年增长40.5%;第二产业投资160.84亿元,增长27.8%;第三产业投资107.44亿元,增长103.4%,其中运输邮电通讯业投资37.0l亿元,增长l29.5%;教育和卫生事业投资9.12亿元,增长49.0%。
    重电投资项目建设加快。1993年,全省54项基建大中型和更改限额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8.4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6.9%。郑州热电厂、洛阳石化总厂、平顶山矿务局六矿、三门峡黄河大桥、确山水泥厂等11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或试生产,为我省今后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93年,全省国有单位新增固定资产180多亿元;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煤炭开采229万吨,天然气石油开采67万吨,发电机组装机容量5l万千瓦,各种标号水泥238万吨,平板玻璃287万重量箱,11万伏以上输电线路长度117公里,新建部颁标准四级以上公路1529公里。
   四、运输邮电
    1993年,全省运输行业完成货物运输量47299.48万吨,比上年增长7.5%;旅客运输量完成61239.81万人,增长5.4%。全省各运输部门的运输收入继续增加。但各类运输方式尚不协调,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仍较突出。
    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货物、旅客周转量如下:
                          1993年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置              1336.33亿吨公里    2.6
    其中:中央铁路        1092.56亿吨公里    1.2
    地方铁路              7.04亿吨公里      18.8
    公路                  227.37亿吨公里     8.8
    水运                  9.35亿吨公里       15.0
  旅客周转量              538.35亿人公里     5.3
    其中:中央铁路        294.52人吨公里     7.3
    地方铁路              1.33亿人公里       24.5
    公路                  242.16亿人公里     2.8
    水运                  0.35亿人公里      -9.2
    邮电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1993年,全省完成邮电业务总景12.22亿元,比上年增长51.5%。年末城市市内电话达47.89万户,比上年增加17.6万户。程控电话增容较多,已占市话总容量的80.0%。目前,全省已有76个县(市)进入国内、同际程控交换网。传呼通讯和无线移动电话的规模由小到大,发展迅速。
    五、国内商业
    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裕,商品供应一直保持了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1993年,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l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9%)。其中:消费品零售额517.33亿元,增长24.8%;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99.03亿元,增长5.9%。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售于居民454.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售于社会集团62.78亿元,增长43.0%。
    城市市场购销两旺,农村市场回升加快。1993年,全省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54.23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63.10亿元,增长20.9%,比上年快6.8个百分点,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商品零售额25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集体企业零售额186.19亿元,增长22.7%;其它经济类型零售额133.16亿元,增长26.9%。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增长19.0%。
    主要商品销售量中,吃的商品平稳增长,鲜蛋、猪肉、水产品销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7.4%、3.4%、3.6%;穿用商品中,服装、彩电、电冰箱、录相机、洗衣机等消费品的销量持续增长。
    生产资料市场由旺转平。1993年,全省物资供销企业购进额270.48亿元,比上年增长30.l%;销售额284.72亿元,增长28.1%。主要物资销售量中,钢材增长26.3%,煤炭增长1.3%,术材下降26.3%。
    1993年,国家继续加大价格改革步伐,进一步理顺了价格体系,价值规律的作用更加明显。但由于市场商品供应充裕,居民消费心理日渐成熟,加上政府的及时调控,市场运行基本正常,零售物价涨幅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全年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和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8个和4.3个百分点。
    1993年各类价格变动幅度情况如下:
                       1993年比上年上涨(%)
    居民生活费用价格    10.4
    其中:城镇          10.6
    农村                10.3
    零售物价            8.4
    其中;消费品        8.3
    食品类              9.0
    其中:粮食          22.7
    衣着类              2.9
    日用品类            6.7
    文化娱乐用品类     -1.3
    书报杂志类          8.6
    药及医疗用品类      7.1
    建筑装璜材料类      21.0
    燃料类              23.5
    农业生产资料类      9.2
    服务项目            28.5
    其中:城镇          29.4
    农村                28.1
    六、对外经济和国际旅游业
    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出口增长速度放慢。1993年,全省进出口总值为19.25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出口总值13.66亿美元,增长4.9%。出口总值中,工矿产品占66.4%,比上年增加2.1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工作再创新水平。1993年,全省新签项目l672家,比上年增长58.3%;协议外资金额21.95亿美元,增长1.08倍。实际利用外资6.92亿美元,增长1.61倍。其中,客商直接投资4.67亿美元,增长3.37倍。为我省实际利用外资的最好水平。口岸建设步伐加快,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对外经挤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1993年,全省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台作项目67个,合同金额8706万美元。全年完成营业额731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2倍。国际旅游业较快发展。1993年,全省共接待海外过夜旅游者12.94人次,比上年增长17.5%;旅游外汇收入8853万元(外汇券),增长7.7%。其中商品性收入478万元,下降1.9%。
    七、金融保险业
    1993年,全省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精神,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时纠正金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大力筹集资金。调整信贷结构,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省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为1143.88亿元,比年初增加207.1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275.73亿元,比年初增加71.3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372.05亿元,比年初增加245.36亿元。全年货币净投放64.09亿元,比上年下降7.9%。城乡居民储蓄稳步增加。1993年MO省城多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选767.l7亿元,比年初增加171.84亿元,增长28.9%。保险事业持续发展。1993年。全省各类财产险承保总额l7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全省16594户企业参加了企业财产保险,80.07万户居民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有1725.84万人参加了人身保险。保险公司共处理国内财产险赔案59.62万件,支付赔款7.6亿元,为3.5万人支付人身保险赔险2.2亿元。
    八、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学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步伐加快。1993年,全省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150项,有30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奖励。其中,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国家火奖5项。获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310项,星火奖87项。软科学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研究成果。新兴技术开发和高技术产业建设有新发展。1993年,全省重大科研成果有80%得到推广和应用,农村科技管理和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星火计划”对振兴农村经济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技术市场持续活跃。1993年,全省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l7140项,比上年增加2500余项,技术合同成交额9.01亿元。全省共向国家申请专利2299项,比上年增加301项;授权1669项,增加940项。全省专利技术实施率达23.0%。
    
    科技服务工作日益加强。1993年末全省技术监督专业人员达到6717人,积极开展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测绘部门测绘了各种比例尺地图8000幅,出版地图16种,气象、地震等技术服务工作配合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取得新进展。
    科技队伍继续扩大。1993年末全省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万人。在各类科技人员中,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2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万人。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93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4.05万人;在校学生10.44万人,毕业生2.67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招收研究生386人.在学研究生1047人,毕业研究生338人。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科类比例和专业设置进一步优化。中等教育结构日趋合理。1993年。全省各类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6.39万人,比上年增加1.49万人;农(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5.86万人,比上年增加5.46万人,技工学校在校学生7.31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3.52万人。基础教育不断加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迈出新步伐。1993年,全省普通初中在校学生319.44万人,小学在校学生95l.50万人,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9%,幼儿园在园儿童183.48万人。成人教育着重加强岗位培训和技术教育继续取得新成果。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活跃,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广泛开展。1993年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8座,电视台17座。全年共制作各类电视剧70集。全省广播人口覆盖率89%,电视人口覆盖率8l%。l993年全省共出版各类图书2313种,报纸总印数9.18亿份,各类杂志出版10490万册。
    卫生医疗条件继续改善。1993年末全省医院病床位达到17.22万张,比上年末增长1.6%。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9.84万人;增长3.1%。其中,医生10.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6万人,护师、护士5.25万人,增加0.18万人。预防保健继续加强。1993年,全省卫生防疫机构193个,比上年增加2个;从事专业防疫人员14038人,增加1039人。农村医疗条件继续改善,全省农村普遍建立了医疗卫生点,但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仍需提高。
  体育运动水平显著提高。1993年我省运动健儿在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39枝;银牌22枚,铜牌19枚。。在全国第七届运动会上,我省运动员共获金牌50.5枚,银牌9枚,铜牌18枚,取得了团体总分列全国第10名和金牌总列全国第6名的好成绩,这标志着我省的体育运动水平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1993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5.87‰;死亡率为6.35‰;自然增长率为9.52%,比上年下降l.62个千分点。据此推算,全省年末总人口为8946万人,比上年末长85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1993年,全省职工工资总额19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职工平均工资2557元,增长12.7%。据抽样调查,199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792.88元,比上年增长22.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1.1%;人均生活费支出1609.24元,增长19.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4%。199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6.85元,比上年增
长18.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0%。人均生活费支出564.93元,增长19.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4%。城乡居民消费质量进一步提高,但收入差距扩大,部分低收入的居民家庭实际消费有所下降。
    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继续深入。1993年,全省共安置城镇待业人员24.39万人。年末职工总数选752.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5万人。其中,国有单位577.82万人,集体所有制单位170.65万人。国有单位台同制职工163.64万人,已占国有单位职工总数28.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其它所有制职工4.22万人,增加1.7万人。劳务市场持续活,人才市场初步形成,人才流动正在向合理化、规范化、制度化方面推进。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改善。1993年,全省城镇新建住宅1171. 22万平方米,农民新建住宅3245万平方米。年末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1.5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3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8.27平方米,增加1.13平方米。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1993年,全省各类社会福利院2484个,收养3.92万人;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751万人次;已有76%的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化保险网络;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的覆盖面继续扩大,城市社会化服务网络也较快发展,已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966个。
    注: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