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概述】 全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始于1980年开展的青少年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工作。1980年5月地区成立了“青少年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领导小组”,1983年12月又根据活动内容更命为“驻马店地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领导小组”,1987年4月正式定名为“驻马店地区文明单位建设指导委员会”(简称文明委),下设办公室(简称文明办)。各县、市也都成立有相应的组织。文明办作为党委、政府主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办事机构,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行使综合、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能,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开展旨在以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四有”新人为目的的各种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二是开展文明单位建设和各类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把培育“四有”新人的任务落到实处,优化社会细胞,并以开展创建活动为手段促进单位各项工作。止1993年底,全区共建成各级文明单位3489个,其中省级55个,地级566个,建成地级文明系统12个,省级文明村10个,地级文明村195个,地区表彰的各类共建先进集体51个。三是开展“三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文明城镇建设活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从1991年开始在全区开展城镇“三优杯”竞赛活动,使全区城镇“脏、乱、差”现象得到较为有效的治理,在优化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杨松田)
【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暨“三优杯”竞赛活动表彰会】 会议于1993年3月29~30日在驻马店市召开。各县、市文明委主任、文明办主任、团委书记、城建局长、城关镇长及省,地级文明单位代表共80多人参加会议,地委副书记路俊福,地委委员、宣传部长、地区文明委副主任宋怀,行署副专员、地区文明委副主任傅全华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了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暨“三优杯”竞赛活动表彰会精神,交流了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经验,回顾总结了上年度的工作,对1993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向获得1992年度“三优杯”竞赛优胜奖的西平县、汝南县、遂平县,获得特别奖的驻马店市和获得进步奖的上蔡县,平舆县分别颁发了奖杯;命名了42个地级文明单位.表彰6个共建先进集体、23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13个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38名先进个人。 (杨松田)
【思想道德建设】 1993年,全区各级文明委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重点抓了两项大的教育活动:一是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30周年之际,各级文明办协同有关部门围绕“学雷锋、树新风”这个主题,组织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专题展览、义务劳动、便民服务等一系列纪念活动,表彰了一批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全区再度掀起学雷锋热潮.二是从5月份开始,按照省文明委、省委宣传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全区干部、职工中开展3期社会公德教育,有8万多人参加了全省统一组织的考试,参训率居全省前列,受到省社会公德教育领导小组的表扬。 (杨松田)
图片53表1
图片53表2
【文明城镇建设】 1993年是全省开展城镇“三优杯”竞赛活动的第三年,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上台阶”的要求,各县、市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的基础上,继续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以提高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和文明素质、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和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为重点,狠抓了各项创优任务的落实,基本上实现丁“三年一大变”的目标,在全区“三优杯”竞赛检查评比中,西平县、汝南县、泌阳县获优胜奖,驻马店市获特别奖,平舆县,正阳县获进步奖。9个县城的竞赛名次依次为;西平、汝南、泌阳、平舆、正阳、上蔡、新蔡、遂平、确山.在全省“三优杯”竞赛检查评比中,西平县获优胜奖,实现了“三连冠”。驻马店市在城市c组中位居第二名,
获先进奖。 (杨松田)
【文明单位建设】 1993年,全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在巩固中得到提高,在提高中继续发展。不少单位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加强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单位各项工作的“龙头”紧抓不放,创建热情高涨。经严格考核、验收,1993年全区又有132个单位跨入县级文明单位行列,有55个单位晋升为地级文明单位,有16个单位晋升为省级文明单位。在巩固、提高和发展文明单位的同时,各级文明委加强了对文明单位的动态管理,对已经命名的各级各类文明单位进行了复查,对发生问题、质量下降的单位,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了处理,1993年有33个单位受到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的处理(其中地级3个),20个单位受到警告(其中地级2个),保证了文明单位的先进性和示范性。(杨松田)
图片54表1
图片54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