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 业
【渔业生产概况】驻马店地区渔业资源丰富,境内共有鱼类79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20余种,主要养殖鱼类有鲢、鳙、草、鲤、鲫、鳊等,还有一定的甲鱼、黄鳝、虾、褶纹冠蚌等特种水产品。除现有水面外,还有上百万亩的低洼易涝地和一定的稻田、废田窑坑等宜渔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加之饲料来源充足,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渔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1992年全区共有水面52万亩,占全省总水面的7.4%,居第3位;可养殖水面42.8万亩,占全省可养殖水面的14.3%,居第3位,其中水库171座,21万亩,池塘36000个,19.3万亩,河道36段,2.5万亩。到1992年底,已利用养殖水面28.56万亩,利用率为66.73%。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1992年遇到严重干旱,宿鸭湖水岸没有蓄到正常水位,板桥水库复建工程尚未竣工。当年全区水产品产量达到10409吨,居全省第3位。比1991年增344吨,增长3.42%。 (耿明生)
【渔业基本建设】 1992年全区国营渔场和养殖基地共有20个,养殖面积1472亩,现有职工365人,其中科技人员35人;年生产鱼苗4.5亿尾,鱼种产量l5万多公斤,苗种达到自给有余。国营渔场共有孵化设施l0处,483立方米水体,机动渔船26艘,324马力,非机动渔船145艘,载重187吨,网具1377片,139850米。国营渔场为全区水产生产一体化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耿明生)
147图
【引进优良品种 推广实用技术】至1992年年底,全区已引进罗非鱼、草胡子鲶、淡水白鲳、优质杂交鲤(丰鲤、颖鲤、建鲤、黄河鲤)、团头鲂、大鲵、河蟹等十多种名特优新水产品。这些品种改善了我区鱼类组成,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且经济效益好,开发潜力大。据不完全统计,“名特优新品种主养和混养的面积已达1300多亩。根据生产发展需要,网箱养鲤(草鱼、鲢鱼)和池塘集约化养鱼等高产高效技术应运而生。到1992年底,全区网箱养鱼面积已达14350平方米,是发展初期1990年的70多倍,养殖的水域从水库发展到河道。池塘集约化养鲤发展到200亩以上。这一新技术的引进也促进了渔用饲料加工业的发展,年底全区已引进颗粒饲料机12台,年生产能力可达500万吨以上,改善了本区渔业生产结构,为人们提供了大量鲜活水产品。 (耿明生)
【渔业承包户】1992年底,全区共有渔业承包户61360户,渔业劳动力61522人。渔业承包户的积极性很高,年单产最高达500公斤以上。 (童秀梅)
【水域污染】 本区部分水域污染,对渔业生产危害极大。特别是洪河西平至五沟营段和宿鸭湖水库更为严重。洪河的污染源是舞阳县、舞钢市和漯河市的工业废水。据驻马店地区环保部门提供的监测数据,以西平五沟营断面1992年平均值为例,氨氮超标lll.9倍,挥发酚超标19.5倍,COD超标23.2倍,BOD5超标14.2倍。平舆县后刘乡张老人村养鱼专业户因加注污染的洪河水养鱼,致使百万尾鱼苗全部中毒死亡,损失近万元。宿鸭湖水库的污染源是驻马店市和遂平县的工业废水和医院污水。据汝南县环保监测站1992年对库区11个点的监测结果。对照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悬浮物含量平均超标49倍;硫化物含量,练江河超标50倍,汝河超标11倍;COD有82%超标,最高超标2l倍;酚含量,练江河入口处水样超标7倍。水体的污染致使大批的成鱼、苗种、蟹、蚌等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1992年宿鸭湖水库渔业生产因此损失1130多万元,直接经济损失250多万元。(童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