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舆 县
位于驻马店地区东部,东与新蔡、安徽省临采毗邻,西连汝南,南界正阳,北与上蔡、项城接壤。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5.3万亩。总人口896385人,其中农业人口847532人。辖古槐、杨埠、东和店、庙湾、射桥5个镇和东皇庙、高杨店、后刘、万冢、十字路、玉皇庙、郭楼、李屯、西洋店、辛店、双庙、万金店、老王岗13个乡,264个行政村。
中共县委书记 王明德;副书记 曹永亮(12月离)、王廷军(12月任)、张德生、刘杰、贾君河、李爱军(5月任);县委常委 王明德、曹永亮(12月离)、土廷军(12月任)、张德生、刘杰、贾君河、李爱军(5月任)、王长稳、李学俭、邱新慧、乔大明、黄庆伟(12月离)、李宝清(12月任)、辛梦科(12月离)、周晓华(12月任)、冯铁山
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主任盛春先;副主任 史学典、徐子龙、李慧仙(女)、黄忠诚、许文诚、褚市国(3月任)
县长 曹永亮(12月离)、王廷军(代,l2月任);副县长李学俭、宋江春(12月离)、申全贵(12月离)、侯华福、陈国民(8月离)魏玉云(女)、周晓华(1 2月离)、刘福明、李绍彬(1月任)、张新运(12月任)、李继超(12月任)
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主席李德志;副主席 黄居方、李梦科(12月任)、李龙云、张庆成、闫建勋、朱三国(3月任)
县人民法院院长 裴峰
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王保山
1997年平舆县围绕着“一高一低一稳定”的战略月标,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化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81798万元,比上年增妊20.6%,其中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8571万元、5150O万元和4l72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6.1%和15.2%%。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3元,增长19.9%。
农业 1997年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新打机井2200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6万亩。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7.5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0.7%。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8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2.23万台,农业—优双高开发面积达到总面积的62%,粮经比例调档到58.92;41.08。粮食生产在秋季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总产量仍达415668吨,比上年增忙10.5%,其中夏粮平均单产335公斤,总产324953吨,增长25.7%,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由中低产向中高产的过渡;秋粮总产量90715吨,下降22.9%。小麦产量322658吨,增长26.2%;玉米70035吨,下降22.5%;红薯10630吨,下降25.4%;棉花2352吨,下降10.1%;大豆9042吨,下降11.6%;烟叶 2385吨,增长350.9%;油料37920吨,下降3.l%,其中,芝麻14748吨,增长40.4%,花生12328吨,下降30.5%,油菜籽10844吨,下降0.4%;是年,平舆县被国家列为商品油料基地县。蔬菜种植发展迅速。建成了蔬菜专业乡6个,专业村30个,日光温室发展到7800座,大拱棚2500个,建成绿色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和特种蔬菜生产基地,露地瓜菜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达367977吨,增长154.4%。畜牧养殖业走上“公司+农户”牧工商一体化的路子,建成肉牛基地乡2个,养殖专业村65个,专业户6014户,年初被国家批准为秸杆养牛示范县。年末大牲畜存栏20.62万头,其中牛存栏18.97万头;生猪存栏24.lO万头,山羊存栏35.62万只,全年肉总产量34573吨,畜牧业产值37928万元。林业和水产业继续发展。林网面积扩大到94万亩,林果面积7000亩,被省政府确定为平原银杏基地县。水产品产最2700吨,增长8.0%。全年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5%,非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69:65.31。
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273891万元(90年价),比上年增长58.9%,营业收入274043万元,增长45.1%,完成税金2427万元,增长3l.0%,利润32080万元,增长35.5%。
334图
工业 狠抓了县乡工业的改革、管理和项目建设。全年开发新产品25个,实施技改项目20个,落实技改投资4197.5万元,培育壮大了粮油加工、造纸、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区域性规模经营初见成效。局委创办企业107个,成为县域工业经济中新的增长点。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192088万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国有经济完成22628万元,增长8.1%;集体经济完成38678万元,增长O.7%;乡办工业完成37691万元,增长2.5%,村办工业完成41236万元,增长6.1%,个体经济完成76970万元,增长40.9%。全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67405万元,增长7.O%,实现利税总额7993万元,下降5.3%;工业产品销售率由上年的96.66%上升到97.4%,流动资金周转率由上年的2.93次提高到3.2l次,成本利润率由上年的9.6%上升到10.6%;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513元/人,比上年增加1289元。
招商引资 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列为单位年终综合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的全面招商引资活动。1997年新设驻外办事处8个,总数选到34个;引进人才292名;引进项目86个,其中外资项目2个;引进资金1.1亿元,其中外资580万元,创办了星海复合肥厂,河南荣明工贸集团、富达车业有限公司、祥兴制革厂、天地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为经侪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129万元,比上年增长72.9%。其中:国有经济投资8112万元,增长8l.0%;集体经济投资1673万元,增长28.2%;城乡居民个人投资8344万元,增长34.9%。国有经济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3158万元,增长89.4%,更新改造投资3786万元,增长186.4%,其它投资完成1168万元,下降21.8%。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164万元,增长72.l%,运输、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668万元,增长32.5%。
城镇建设 县城建设步伐加快,对城区主要街道进行了拆迁改建。在建设街西侧拆迁房屋9950平方米,改建楼房2 3厅平方米。新修建了北外环路,改造了县招待所。在清河两岸建了12座亭榭及500米带型公园。新铺设柏油路面61272平方米,硬化人行道8500平方米,建绿地16处,圆型大花坛2个,花带1500米,水冲式公共厕所10处,砌筑排水沟1500米。加强了环境卫生、市场和交通秩序管理。设置隔离铁栏1200米,并对解放街实行人车分道行驶,拆除了违章占道建筑物,取消了马路市场。县城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交通、邮电、电业 全年公路客运量24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8800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38万吨,货运周转量7627万吨公里。新修县多公路2条(杨埠—弥陀寺、万金店—双庙)23.5公里,扩建平(舆)正(阳)公路8.5公里。修建北外环路5.5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12.6公里。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43万元.增长51.O%。完成了l万门市话1700门农话扩容,年末电话用户7336户,移动电话1207户,五线寻呼2905户,通电话的行政村l8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1.2%;新架设电力线路124公里,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部通电,全年供电量6400万千瓦时,农村用电量2574万千瓦时。
财政、盒融、保险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210万元,比上年增长37.0%,财政支出12587万元,增长33.0%。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98805万元,增长3l.8%,银行贷款余额1l2001万元,增长22.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5863万元,增长135.7%。全县保费收入975万元,增长20.4%。其中,人身保险费收人445万元,增长27.1%;财产险保费收入530万元,增长15%。人身险给付金420万元,增长50.0%,财产险赔款金额370万元,增长17%。
商业贸易 全县有商业网点8758个,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884万元,比上年增长27.2%,集市贸易成交额33722万元,增长17.0%,全年出口产品交货值35128万元,下降39.9%。
科技、教育 继续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大科技示范力度,健全了县乡科技网。1997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奖2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和星火奖各1项,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项目14项,星火计划项目8项,推广科技成果31项,创建了射桥、高橱店2个地级科技示范乡。建立了技木培训体系。完成培训复合型人才76名,农业技术骨干3500名,星火人才3000名,各类技术人才22万人次。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l.4%,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于12月5日通过初验。全县有成建制学校316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初中26所,小学270所。在校学生数164335人,其中,高中4435人,初中27675人,小学12041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6%。高招录取人数447人,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县私立学校176所,其中初中5所,小学151所,学前班17个,学生共计8420人。经审批验收合格的35所,其中初中4所,小学16所,学前班15个,有学生5125人,教师183人。
文化、卫生 全县有电视差转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调频广播电台、公共图书馆各1个,艺术表演团体3个.电影放映队15个。放映电影1860场次,观众158万人次。有广播嗽叭74980只,闭路电视户5003户。文化馆“心连心”艺术团在11月份代表地区参加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反腐倡廉”文艺调演,有2个节目分别获二、三等奖,又被地区纪委推荐到全区各县市巡回演出。全县有卫生院26个,医院病床1021张,卫生技术人员1296人。“四苗”接种率保持在85%,其中小儿麻痹糖丸服苗率达到100%。县乡卫生院所医疗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县人民医院建立了急救中心,开通了120急救电话,并晋升为农村二级甲等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被地区授予一级甲等医院称号。
计划生育 全年出生人口9679人,出生率10.8%。,死亡人口4606人,死亡率5.14‰,净增人口507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66%。。
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7年底,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2%,人均消费性支出2892元,实际增长4.7%,职工人均工资比上年增长13.l%,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27.9%。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有所改善,城镇竣工住宅面积8600平方,农村建房投资8134万元。(代佰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