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 平 县
遂平县位于驻马店地区北部,总面积1222.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1万亩。1997年末总人口59988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134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41‰,辖灌阳、车站2镇和张店、常庄、石寨铺、关王庙、褚堂、诸市、文城、张台、花庄、阳丰、嵖岈山、玉山、槐树、沈寨、和兴15个乡及嵖岈山风景区。
中共县委书记 孙立坤
副书记 霍好胜(11月离)、陶明忙(11月任)、项祥一、李建华;
县委常委孙立坤、霍好胜(11月离)、陶明伦(11月任)、项祥一、李建华、石水莲(女)、张宇松、刘保廷、刘金山、杨国良、梁秋生、彭宾昌(1月离)、刘平(11月任)
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邵新典、魏兰洲(女)、张会勤、赵言奎、张保安
县长霍好胜(11月离)、陶明伦(11月代);副县长 张字松、刘大国、张金木、宋建华(11月离)、李宝清(11月离)、司国建、李光(女,11月任)、焦文重(10月离)、李亚白、胡建华
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主席常贺先(11月离);副主席 王天亮、梁新祥、苗秀松、李应绍、吴元庆、林爱玉(女)、宋黛荣(女)
县人民法院院长 张更新(11月离)、姚如亮(11月任)
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赵剑(11月离)、刘宇(11月任)
农业 1997年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在秋粮减产的情况下,夏粮总产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0%,其中种植业产值下降13.8%,林业产值、牧业产值、渔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6%、30.7%和25%。林业生产和绿化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2万亩,四旁植树450万株,育苗50万亩。农田水利建设有较大发展,全年共投入劳动积累工586万个,完成土石方616万立方米,新打配电机井l602眼,配套机井200O多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3万亩,新增早涝保收田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6平方公里,继续获得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主要畜产品产量及牲畜存、出栏数有所增加,畜牧业科技含量增大,经济效益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4%,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5.6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4%,大中型拖拉机2194台,下降1.8%,小型拖拉机l.8l万台,增长11%,农用灌溉动力机械O.64万台,增长48.8%。农村化肥施用量增长7.5%,农村用电量增长16.2%。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四级乡镇企业发展到10903个,从业人员68357人,当年实现产值比上年增长53.1%,实现营业收入、税金、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61%、24%和16%。1997年初,遂平被国家计委、水利部、农业部批准为“九五”期间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
工业 完成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3.9%,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比上年增长21.0%,村及村以下工业实现产值比上年增长23%。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完成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以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造纸、化工等支柱产业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加快企业改革和改制步伐.对19户企业进行不同形式的改制,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加强企业管理,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争效益”和“外学邯钢,内学华强”活动,加强企业管理水平。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位居全区先进行列。全县用电量比上年增长15.63%,年底拥有高压线路1024.58公里,用电农户通电率99.7%。建筑业稳步发展,实现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
338图
固定资产投资 按照“加大投入、扩充总量、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提高效益、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大对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和设施的投人。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妊25.7%,其中国有单位投资、集体单位投资、城乡居民个人及其它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40.9%、32.9%和13.4%。在国有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26.8%,更新改造投资下降26.7%。全县2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邮电市话三期外线扩容、农话二期扩容、农话传输光缆、关王庙110Kv变电站、水泥厂粉尘治理等5项工程竣工,蛋白丝厂等8项工程加紧施工;l5个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其中1个项目已报进国家计委审批。
交通邮电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旅客运输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57%和296%,完成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分别比上年增长8.8%和570%。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57.18%。住宅电话比上年增长66.7%;移动电话增长191.1%。邮路总长度245公里,农村投递线路1299公里。邮电局成为全省首家集中监控、无人值守的农话中心局。
国内商业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稳定繁荣。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国有经济零售额、集体经济零售额、其它经济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74.5%、118.8%和10.5%。商品购进总额选5l909万元,其中农副产品购进13620万元。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嵖岈山风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接待中外旅游团体l80多个。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完成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1.9%。金融形势稳定,各项存款增长较快。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比上年增长20%,各项贷款余额比上年增长2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上年增长19.7%。
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科技事业不断进步。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l8项,其中获地区级成果17项,科技普及和推广工作取得新进展,1997年被命名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拥有高中2所,在校学生3250名,职业高中5所,在校学生3588名,初中27所,在校学生24735名;小学220所,在校学生67481名。全县有教师5625名,其中中学教师2254名,小学教师3371名。高招工作在连续五年位居九县一市之首的基础上,1997年再创佳绩,向大中专学校输送学生1210名,其中本、专科生575名。基础教育得到加强,通过省政府“普九”验收。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全县有文化馆1个,文化中心(站)12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拥有医院20所,乡村诊所277个,医疗病床1092张,卫生技术人员1631人。
人民生活 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6%,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比上年增长3.4%,其中食品消费现金支出、居住消费现金支出、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现金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25.1%、8%和46.2%。全县有职工36510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24679人,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6587人,其他经济工资比上年增长7.2%。单位职工5244人。全县职工工资(王剑)总额比上年增长20%,职工平均工资比上年增长7.2%。(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