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概况】 200O年,全区劳动保障工作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巩固两个确保为重点,突出抓好“三个一”,狠抓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较好地解决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2000年,全区17984名下岗职工足额领取了生活保障金,共发放生活保障基金2739万元,较好地保证了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全年为35884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5354万元,足额发放率为100%,保证了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行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1个统筹单位全部按照新的医保方案实施。三是全面加强了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和劳动监察工作。全年召开安全生产会议15次,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9次;劳动监察机构共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458件,其中立案314起,结案314起,结案率100%。(梅经楹)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再就业】 2000年,全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年度工作中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上年度财政支出的资金到位。全年共筹集基本生活保障资金2359.4万元,为18634名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2193万元,基本保证了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各县积极采取措施,把再就业作为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根本出路来抓,拓宽就业渠道,广开就业门路,强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就业培训,有力地促进了下岗职工再就业。2000年全区共有9014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为51.7%;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029人,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张泽元)
【社会保险】 一、切实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2000年,全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扩面征缴活动。全年养老保险新增参保职工5697人,参保人数达到13.67万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职工3400人,参保人数达到31.36万人。在大力扩面同时,切实强化基金征缴,全市实征养老保险金11433万元,综合征缴率为103%;实征失业保险金1974.4万元,综合征缴率为112.9%。
二、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年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离退休人员35884人,发放养老金15354万元,发放率为100%。止年底,已有33372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发放面达9l%。
三、扎实推进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根据国发[1998]44号和豫政[1999]38号关于2000年底以前全面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文件精神,6月1日地直率先启动实施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止10月底,11个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单位已全部按新医保方案实施,基本形成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框架体系。至年底,全区已参保单位1658个,覆盖参保职工达15.8万人。其中地直参保单位195个,参保职工11790人。
四、积极推进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改革。2000年,宣传了原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并在驿城区、正阳县进行了工伤保险费试点征缴。年度参保单位210个,参保人数24223人,占应参保人数的63%;征缴工伤保险基金l1万元。2000年,根据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的原则,在企业建立起了生育保险制度,参保单位980个,参保人数达14万人,占应参保人数的82.09%;全年共征缴生育保险基金206万元,支付女工生育津帖、生育医疗费、实行计划生育需要做的人工流产费97万元。年度有420名女职工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吴新蕴 李留成)
【安全生产】 2000年,安全生产工作紧紧围绕“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目标责任制,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工作。全年召开安全生产会议15次,下发文件5次,组织全面安全生产大检查9次,组成专门检查组40个,出动检查人员160多人次。二是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周活动。按照省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要求,5月份集中在全区开展了“掌握安全知识,迎接新的世纪”为题的“安生生产周”活动,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三是加大矿山安全监察力度。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矿山企业进行清理整顿,进一步提高矿长持证任职率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年度未出现矿山伤亡事故。同时认真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全年培训939人,发证909人,其中IC卡证558人。四是加强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两次对在用锅炉压力容器进行检查,在用锅炉定检率达97%,在用压力容器定检率达95%。(周柏林)
【劳动关系与劳动监察】 2000年,全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劳动监察执法工作。一、是规范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劳动合同1.44万份,新签、补签劳动合同人数达9876人。二、是加强下岗职工劳动合同管理,重点清理双重劳动关系。全年理顺劳动关系下岗职工人数为1350人。同时在372家企业推行了集体合同制度。三、是紧紧围绕巩固两个确保,加强了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监督检查工作,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监察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通过劳动监察方式,对社会保险费进行催缴和追缴,监察参保单位覆盖面达75%;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缴执法大检查工作。按照豫劳社厅办发[2000]17号文件精神,对全区各类用人单位保险费缴纳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共检查用人单位1567个,涉及职工13.7万人。通过执法大检查,催缴养老金1545.12万元,失业金168.27万元。四、是依法行政,不断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专项监察和日常巡视检查任务。全区各级劳动监察机构共日常巡视监察各类企业4004户,受理群众举报的违法案件458起。其中立案314起,结案314起,结案率100%;积极开展劳动用工年检工作。全年共年检各类用人单位2385户,其中地直319户,评选出“劳动管理信得过”单位15户;加强了劳动力市场管理,对77家民办职介机构进行了拉网式检查,依法取缔了44家,规范了民办职介行为。 (常福亮)
【劳动争议仲裁】 一、是加大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宣传力度,与报社联合举办法制宣传专栏,刊登现实案例,以案说法。二、是强化劳动法制建设,抓好普法教育。全年面向企、事业单位举办了两期普法培训班,培训劳资干部136。三、是严格公正办案。坚持“三方办案”机制,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全年共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65起,其中地直84起,结案77起,法定时效内结案率为100%,年结案率92%,同时依法鉴证劳动合同3840份。四、是加强群众上访处理工作。全年共接待上访群众2530余人次,其中地直693人次。(孙宝玉)
【企业工资】 稳步推进了企业内部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了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点和职工持股试点并做到跟踪服务;一、是结合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以岗位要素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帮助企业研究制定工资改革方案;二、是建立起工资能增能减的机制,在企业内部实行竞争上岗,人员能上能下,岗变薪变;三、是继续扩大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点,年度试点单位达15户。积极探索新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进并完善了工效挂钩办法,积极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试点,年度在12户企业中进行了试点。加强了对企业工资支付和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监督检查,认真解决拖欠企业职工工资问题。全区共抽查了431户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涉及职工5.69万人。同时上半年还对398户欠发职工工资企业进行了检查,占总户数的47.5%。(刘伟)
【职业技能开发】 2000年,职业技能培训事业得到切实推进和发展。一、是在年度技工学枝生源出现严重滑坡的现状下,想方设法完成了技校招生任务。全年在区域内招生的有28所技校,录取新生1060人,与上年度基本持平。同时当年安置技校毕业生近1600人,占当年毕业生就业人数的80%; 二、是全面完成了技工学校的评估工作。按照国家劳动保障部统一部署,上半年重点加强了技校评估工作。驻马店技校、省交通技校通过了评估,获“国家重点技工学校”称号;三、是强化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劳动保障部关于90个招用工种从业规定,提高认识,扩大宣传,全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5078人,鉴定综合合格率80.6%;四是加强了社会力量办学的综合管理,联合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对全市社会力量办学单位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并在社会力量办学单位持续开展比校风校纪、比教学质量、比培训人数、比实习设备、比遵纪守法的“五比”活动。(李万收)
【精神文明建设】 2000年,全区劳动保障系统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行业形象。首先坚持了每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制度,抓好系统职工培训、转变服务观念等工作。 其次,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不断提高系统干部职工对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精神文明单位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开展了创“三优”文明窗口活动,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最佳服务。开展了优质服务承诺活动,为下岗职工排扰解难。同时还积极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通过干部职工集资捐款、积极同当地政府协调等途径为扶贫联系点确山县蚁蜂乡南老庄村小学建起了教学楼。实现了当年全区劳动保障系统都建成文明单位的目标。(田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