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教学研究
一 教研机构
清末及民国初期,汝南县无教学研究机构,直至民国35年(1946年),汝南县开始成立国民教育研究会。研究会会员63人,其中乡镇研究会会员28人,出席上级国民教育研究会的9人。研究会不定期举行某种专题座谈,并作出若干决议案供县参考,然而多数决议案未能付诸实施。
建国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重视教学研究工作。
1956年春,汝南县教育科建立教研室,由教育科副科长夏耘兼管,配教研员6人。
1958年,教育科改为教育局,局内设科和教研室。方法是定人到点,以点带面,推动学校教学研究工作。1969年,撤销教研室。1973年,恢复教研室,教研室设小学、初中、高中3个组,各组设教研员4~5人。1984年机构改革后,设主任3人,教研员13人。同年,高中组成立县语文、数学等9个中心教研组,共计53人,各组都有专职教研员主持工作,其余人员聘请各高中骨干教师参加。1984年因高考考文、理5个科目,遂改为5个中心教研组。
二 教研活动
清末、民国期间,虽有国民教育研究会,但学校不开展教材教法研究。
在50年代,汝南县中小学教研工作的重点是学习与推广苏联教学经验,提倡正规办学,组织中小学教师学习凯洛夫《教育学》,推行“五级记分法”、“课堂教学五步环节”、“复式教学”。在作好试点之后,逐步推广,但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忽视我国历史传统经验,硬搬苏联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影响教与学的积极性。
1960年,贯彻中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50条”、“中学40条”,重点抓小学教学秩序和耕读学校,推广“文以载道”的语文教学经验,表彰深入教学第一线的领导。对语文课注重抓字、词、句、章的教学;对数学注意研究概念教学,作“双基”知识排队。编写耕读学校课本。1964年,贯彻毛泽东“春节谈话”,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文教局组织3个调查组,分别到城乡中学调查学生课业负担情况。之后,要求各级学校作到“三减少”(减少科目,减少课时,减少作业)。组织教师到平舆、新蔡、西平、遂平、信阳、光山等县学习“三算教学法”、“五步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在作试点实验后,全面推广。教研室还派教研员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学习耕读小学教学经验。定期举行县、社两级教学观摩活动。教研员经常下校作“精讲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五步环节教学法”的传授和实验。每年两次集中培训教师,研究教材,改进教法。1968年,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为抓好开门办学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县教育局在红光公社大石庄学校作开门办学的试点,然后,在县内推广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经验。这些作法是为“紧跟形势”,经验证明对办学并无补益。1973年,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少而精”,反对“多而杂”;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语文教学在重点抓字、词、句教学的同时,联系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数学教学重点是继续推广“三算教学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教育局在大力进行拨乱反正的同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研活动。至1985年全县教研活动按小学、初中、高中3个组分别开展。
三 小学组
不定期召开小学业务主任座谈会,研究教材,探讨教法,贯彻“三个为主(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四个要(听写要熟、日记要写,每课要练、文字要严)”,推广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定期下校举行语文、数学讲座。组织教师到开封、郑州、洛阳、许昌、南阳等地,学习从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归结到整体的语文教学方法,在城关一小、二小、三小、四小试行后,逐步推广。请开封特级教师张玉杰作辅导报告,帮助解决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的难题。每年举行1次五年级的语文、数学竞赛,1次三、四年级的语文、数学“大比武”,多次举行语文、数学教学观摩活动。
四 初中组
每年分别召开一两次语文、数学教学座谈会。在语文教学上,实验“单元教学法”、“谈话式教学法”、“系统性比较教学法”。研究作文教学的针对性指导、讨论式讲评、综合性对比、集体讲评以及分类指导等专题。组织部分数学教师到外地学习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经验。每年举行1次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竞赛。教研员段天德和翟莲林合编的《初中数学题解》,由北京地质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五 高中组
定期召开各高中业务主任会,任课教师会和中心教研组长会,研究教学大纲,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拟定单元过关题。在教法上实验“尝试教学法”、“综合教学法”。聘请大学教授和外地特级教师给师生授课。到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杭州、南阳、襄樊、孝感等地考察学习,搜集各种复习资料,加工整理,印刷成册,发给高中学生。定期举行各学科竞赛,并用教学质量较高的湖北孝感地区的各科试题,测验高中学生,考后认真作试卷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改进教学工作。
教研室拟定优质课评定标准,即教学目的明确,授课深入浅出,注重“双基”教学,突出重点、难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按照标准分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开展校、乡、县三级优质课活动。在活动中教研员到校指导、验收,定期评出各级优质课活动的先进个人,予以表彰。教研员还与电教人员一起下校巡回播放中小学特级教师授课录像,推广先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