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
【概况】2023 年,全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中国药谷”、“国际农都”建设和“九大产业集群”培育,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精准举办招商活动,持续加大招商力度。全年全市实际到位省外资金 385.4 亿元,增长 9.52%,增速居全省第 4 位。全市签约项目 452 个,总投资 2658.91 亿元。其中,10 亿元以上项目 67 个,总投资1015.4 亿元;10 亿元以下项目 385 个,总投资 1643.51 亿元;50 亿元以上项目 3 个,分别是平舆县签约的投资 50 亿元的天一精密河南总部暨智造基地项目、开发区签约投资 60 亿元的金玉锋二期项目、遂平县签约的投资 50 亿元的华洋饮品项目。先后筹备组织三期“三个一批”项目签约活动,共有 121 个项目纳入全省“三个一批”签约项目范围,其中第八期“三个一批”签约项目考核中,驻马店市位居第 5 位。广州鹏辉能源锂离子电池材料绿色低碳循环项目、江苏国华医药科技园“超级工厂”(二期)项目、河北玉锋集团金玉锋大健康生物产业园二期项目、郑州千味央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预制菜食品加工项目、广州华洋饮品有限公司华洋饮品产业园项目、华锦石润(西安)控股集团水泥矿物添加剂项目、江苏华绿生物双孢菇工厂化生产项目、重庆恒都农业集团宠物饲料及预制菜加工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罗 琦)
【招商活动】围绕招商重点区域,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精心策划组织各项招商活动。专题招商方面,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队赴河北、广东、江西、上海等地专题招商活动 13 次,成功举办河南驻马店—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对接合作恳谈会、驻马店(汝南)—台州电动车产业专题招商恳谈会、河南驻马店—石家庄农产品加工业专题招商恳谈会、“中国药谷”超级工厂项目对接恳谈会等,洽谈签约一批项目。市县联动方面,牵头组织赴深圳、浙江等地开展市县联动招商 25 次 ;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走出去”,全市共派出 387 个专业招商小分队,奔赴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境外招商方面,先后举办 2 次境外招商活动,赴巴西乌拉圭阿根廷专题招商活动,促成 JBS 集团、MINERVA 集团、阿尔巴迪公司与恒都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与阿根廷马科斯巴基市政府签订友好城市协议 ;赴日本专题招商活动,考察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等近 10 家企业和机构,SARABiO 温泉微生物研究所等 2 个项目签订合作协议。经贸交流活动方面,先后组织参加省里举办的豫粤合作交流活动,2023 中国(郑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2023 全球豫商大会,2023 年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暨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河南高质量发展大会,河南与跨国公司合作交流会,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侨商投资河南大会杭州、福州、广州招商路演活动等 ;配合市直有关部门筹备举办第 25 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2023 年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第 41 届中国国际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暨国际福祉机器博览会、第二届中国药食同源发展论坛暨中国药谷(驻马店)首届创新发展峰会等,宣传推介驻马店,取得较好效果。“请进来”招商方面,邀请客商到驻马店市洽谈合作项目,先后迎接 596 个考察团组到驻马店市实地考察,增强客商在驻马店投资信心。 (罗 琦)

【招商体制机制建设】招商工作上,下发《关于进一步掀起招商引资热潮的通知》等文件,统筹指导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招商机制上,印发《关于建立招商引资工作半月专报制度的通知》,下发招商引资半月专报 20 期 ;下发《关于成立市招商联络共享机制工作专班的通知》,成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 3 个片区工作专班,每季度由 3 ~ 4 个县区派驻招商联络机构和驻地商会共同负责值班,开展招商联络对接工作,建立共享工作机制,全年洽谈推进项目 40 余个。招商考核上,印发《驻马店市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办法》,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考评机制,营造浓厚招商氛围。日常管理上,严格落实“半月专报、每月通报、双月点评、季度‘三个一批’”制度,筹备召开双月点评会议,下发招商引资月通报 11 期、农产园通报 11 期。 (罗 琦)
【招商基础工作】一是谋划包装项目 1512 个,建立招商引资对外合作项目库,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二是制作中国药谷、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新能源电池、现代物流产业和“九大产业”等 13 个行业招商推介 PPT,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对外宣传推介,吸引企业投资。三是修订《企业投资问答》《驻马店市投资指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投资指南》《驻马店市优惠政策汇编》等资料,加大宣传力度,为企业快速了解驻马店招商政策开辟便利通道。四是收集驻马店招商引资要素保障、资源禀赋、经济指标等招商引资相关要素信息资料,编制《招商要素信息参考》《招商活动工作规范》《应知应会法律法规》等手册,发放到各县区学习参考,通过市县联办工作实践,推动招商活动流程化、标准化。五是做好企业走访工作,制定外商投诉重点工作,健全投诉工作机制,畅通投诉渠道;走访企业 70 余家,向企业宣传优惠政策,了解企业诉求。 (罗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