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调查研究】2023 年,市政协将“加快推进驻马店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年度“一号协商议题”,重点围绕粮食加工、油料加工、肉牛加工、生猪加工、白酒制造 5个分课题采取市县联动开展调研活动。市政协领导带领各调研组赴省内外 20 多个地市学习考察,深入全市各县区实地调研,形成综合调研报告 1 份、专题调研报告 5 份、发言材料 16 份,其中综合调研报告提出 6 大类 25 个方面的建议。配合省政协开展农业强省建设专题调研,高标准完成年度其他调研任务。 (徐冬松)
【协商议政】围绕实现全市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召开 2 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跃勇出席会议听取大会发言,面对面与委员交流。围绕推动蔬菜产业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加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与运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推进宗教中国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 6 次双月协商,各专委会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活动 20 多次。市委书记鲍常勇、市长李跃勇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市政协报送的重要协商专报、视察报告等作出批示 14 份。 (徐冬松)
【实施监督】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心城区全民健身场所设施管理与维护、中小学校园食堂食品安全、中心城区雨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宿鸭湖湿地上游水质污染治理等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围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校外培训整治、西部山区民宿产业发展情况等以界别为单位开展视察式监督,监督采取收集意见、实地察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均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徐冬松)
【凝聚思想共识】一是加强政治引领。通过组织重大专项宣讲、举办“委员讲堂”等形式,引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各级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凝聚共同推进现代化驻马店建设强大合力。二是加强团结合作。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联系合作,在团结合作中凝聚共识。广泛吸纳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加政协各项履职活动,安排他们在政协重要协商议政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25 次,把他们提交的 13 件提案列为重点提案,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三是加强联谊沟通。落实委员谈心谈话、走访看望委员等制度,遍访 223 名新委员,收集意见建议 161 条,协调解决问题 158 个。加强与民族宗教界人士、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的沟通联系。加强与外地政协联系交流,服务接待省政协和省内外各地政协来驻考察调研 23 批、200 多人,在交流互动中互学互鉴、共促发展。四是加强文化引领。将开展委员读书活动作为“书香政协”建设的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助推书香社会建设。突出彰显新时代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向全国政协《政协文史“亲历、亲见、亲闻”文库》“中国抗日战争”卷提供驻马店市有关抗战题材稿件 215 篇,协助省政协完成《河南考古亲历记》文史图书线索收集、稿件撰写 170 篇。 (徐冬松)
【促进民生改善】一是提案工作关注民生。收集和下发提案线索,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委员紧扣中心大局,聚焦重点产业发展,紧贴重大民生关切,积极运用提案建言献策 ;做好重要提案遴选与督办,做好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阅批督办重点提案服务工作 ;组织重点提案督办调研、视察,开展重点提案“回头看”,不断提高提案质量和办理实效。五届一次会议共审查立案提案 356 件,市级领导跟踪督办重点提案 24 件,提案全部按时办结,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 100%。二是社情民意反映民情。聘请 22 名委员担任五届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紧盯社会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广泛收集信息线索,收集社情民意信息330 篇,编辑报送 40 篇,采用率居全省第一方阵。三是服群众温暖民心。持续做好政协领导联系县区、乡镇工作。选派机关骨干力量承担对口驻村帮扶任务,帮助驿城区蚁蜂镇鲁湾村争取财政资金和项目资金 111 万元,用于修建道路、改善村室、提升人居环境,建成覆盖周边 5 个村庄的警务室和农产品展示直播平台。动员政协委员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开展各类帮扶捐赠活动,医药卫生界别专家委员深入社区、学校、村组开展送医下乡及走访慰问活动 30余场次。组织机关干部,积极开展城市创建、义务植树、法治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徐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