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院
【概况】2023 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 170044 件,审执结 158567 件,同比分别增长 2.64%、3.35%,收、结案数分别位居全省第 6、第 5。其中,市中院受理各类案件 14260件,同比下降 0.13%,审执结 13469 件,同比上升 2.61%。“案件比”、民事案件申请执行率等 21 项指标处于或优于最高法院考核区间。(冀霄霄)
【服务大局】2023 年,出台《服务保障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 20 条》,精准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妥善审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裁假冒伪劣农产品等涉农案件792 件,审结涉环境资源案件 323 件,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 753 件,判赔金额 835 万元,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建立市场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制作《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告知书》,被省法院推广。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走访企业 86 次,帮助解决法律问题 300 余个,全力助企纾困解难、提振发展信心。坚持善意文明司法,对 308 件涉企案件采用“活封活扣”,释放所涉查封财产的使用价值和融资功能。及时修复企业信用 492 件 508 次,对 1176 家企业暂缓适用强制措施。发挥破产审判“拯救”“出清”功能,成立执破合议庭,审结破产案件 92 件,同比增加 79 件,清理不良债务近 300 亿元,66 家企业通过清算有序退出。昊华骏化集团重整案,获省长王凯批示肯定,被写入省法院工作报告 ;新蔡县天旭房地产公司重整案,被省法院评为“河南法院涉房企破产审判六大典型案例之一”。省法院专门组织人大代表视察驻马店法院破产审判工作。审慎处理借贷、票据等金融纠纷案件 18834 件 ;两级法院院长亲自担任审判长,开庭审结涉新财富集团、村镇银行等诈骗案件 50 件,严惩犯罪分子 164 人,挽回经济损失 2.77 亿元;清收涉农商银行、中原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 8.93 亿元,移送涉嫌犯罪线索 10 条。深挖司法大数据前瞻预警风险价值,向有关行业、部门发送司法建议 135 份,采纳率达 92.31%,名列全省第一。针对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缺失问题发出司法建议,市政府专门出台监管办法,全市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同比下降 78.14%。融入基层治理,指导、培训人民调解员 2456 人次,27402 起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坚持力量集成,发挥“枫桥式人民法庭”示范带动作用,58 家人民法庭参与“三零”创建,151 名法庭干警与辖区基层干部、人民调解员建立“微信群”,就地高效化解纠纷 38690 件。坚持不断创新,驿城区法院关王庙法庭“加减乘除”工作法、新蔡法院宋岗法庭“三前”工作法、汝南法院老君庙法庭“五老”调解法等做法广受群众好评。(冀霄霄)
【社会治理】2023 年,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6719 件,判处罪犯 9922 人。依法严惩恐怖活动、宗教极端等犯罪,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严厉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审结案件 165 件 245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依法审结涉黑恶案件 43 件 446 人,圆满完成一、二审案件清零目标。审结危险驾驶、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 1266 件 1361 人。严惩侵犯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犯罪,审结性侵、拐卖、虐待等侵害妇女儿童犯罪案件 389 件 444 人。坚持法治反腐,完善刑事诉讼与监察调查程序衔接机制,审结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 37 件 37 人,其中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4 人。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 905 件,和解、撤诉 371 件。邀请 517 名行政机关人员旁听庭审,发出司法建议 44 份,助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上升 10.39%,行政机关败诉率下降 13.79%。与市政府联合成立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促进行政争议源头治理和实质化解,府院联动工作获评全省先进。自2022 年起,全市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呈下降趋势,2023 年较 2022 年又下降 26.35%。
加强司法人权保障。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对1786 名罪行较轻的被告人依法适用非监禁刑,对 10 名情节轻微的被告人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坚持“减、假、暂”案件常态化办理,让 1364 名罪犯感受到法律温情,该项工作全省领先。坚持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为 3216 名被告人指定法律援助律师,充分保障被告人辩护权。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审结司法赔偿案件 14 件,决定赔偿金额 189.8万元。为 128 起案件当事人依法缓减免诉讼费 118.4 万元。坚持扶危救困,向 44 名陷入困境的刑事被害人、申请执行人和涉诉信访人发放司法救助金 100.8 万元。
倡导法治文明风尚。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规范功能,通过一系列小案件、小案例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善,守护中华传统美德。依法支持弟媳不管娃、公婆年迈带不动、好心抚养侄子十余年的叔婶“带侄费”诉求,让仁爱良善之举受到保护 ;依法制裁“隐藏、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案”“伪造印章打官司案”的当事人,让造假背信乱序者付出代价 ;审理“69 岁老汉索赔误工费案”,坚守“劳有所得”,判决侵权人承担误工费 ;审理“借助抖音互骂侵犯名誉权案”,要求原、被告持续三天在各自抖音账号上发布道歉视频,告诫居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切勿“按键伤人”;拍摄《向“谁伤谁有理”说不》普法微电影,态度鲜明反对“和稀泥”,让正当防卫“挺直腰杆”,获“豫法杯”三等奖。(冀霄霄)
【维护民生】2023 年,落实立案登记制,推进“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推广立案容缺受理,当场立案率 99.27%。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吸纳调解组织 398 家、调解员 872 名,为群众提供多元解纷方式。发挥 12368 诉讼总客服、诉求直通车作用,实质性办理诉讼事务,来电接通率 99.93%,办理满意率达 99.80%。用好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等信息化平台,网上立案 82754 件,网上缴费 72599 件,网上开庭 15553 场次。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网上办公办案、数字化档案、集约化管理等工作常态化运行,电子送达各类诉讼文书 679063 人次,电子送达率 93.43%。
保障民生权益,审结一审民事案件 85895 件。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审结婚姻、抚养、赡养等家事案件 15942 件,50% 的家事纠纷调解撤诉。平等保护公民人身权利,依法审结“身份证丢失被冒名顶替案”等人格权纠纷案件 1677件。依法优先保障刚需购房人合法权益,审结房地产纠纷案件 3096 件。妥善审结“小区墙体脱落砸坏业主车案”等服务业纠纷案件 1902 件。加强新业态从业者权益保护,依法审结劳动争议案件 1352 件。为 3026 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3513 万元。
坚持从立案、审判、执行等全流程、各环节强力攻坚,共执结案件 49395 件,执行到位 45.44 亿元,同比分别上升2.37%、6.52%。与市公安局等单位持续深化执行联动,查询信息 4 万余条,扣押车辆 189 辆,查控被执行人 364 人,有效解决查人找物难题 ;先后开展“豫剑执行”“每周六常态化集中执行”等专项活动 489 次,在 600 余万人次“零距离”的围观下,执结涉企、涉民生等案件 3201 件,强制腾房 89 套,执行到位金额 1.94 亿元。精准适用惩戒措施,严厉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限消”“纳失”28794 人次,拘传 4072 人,拘留 883 人,判处拒执罪 39 人。强化“终本”案件库管理“,终本”后恢复执行到位 23.78 亿元,最大限度把胜诉权益变成群众口袋里、企业账户上的“真金白银”。
创新打造“向日葵”系列法治微课堂,开展“邀请学生进法院”“法治进校园”等活动 213 场次,和省电视台、市教育局联合举办普法公开课,观看量超 100 万人次,切实用行动践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用法治守护“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市中院领导接待群众来访 1265 件,当场释明化解 1081 件 ;逐一批示、办理人民来信 371 件。坚决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依法审结各类涉军案件 31 件。(冀霄霄)
【司法改革】2023 年,坚持有序放权与有效监督并重,全市法院院庭长监管“四类案件”4325 件,判前双向沟通2187 件,“阅核”案件 13766 件。坚持院领导办难案、解难题,入额院领导带头办理各类案件 4586 件。坚持周分析、月讲评,扎实开展“百日质效提升专项行动”,强力督促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全市员额法官人均结案 312 件,位居全省第5 位。修订完善《员额法官绩效考核办法》《法官助理、书记员分类考核办法》等,建立“1+4”考核奖惩机制。市中院全年依实绩评选各类标兵105人次,动态调整交流96人次,从标兵中选拔中层正副职 15 人。“分调裁审”结案 73864 件,占一审民商事结案数的 86.11%,平均办案周期 21.46 天,简易程序适用率 91.43%。认真落实判后答疑、判后告知等制度,坚持推进二审开庭,市中院二审开庭率 89.80%,居全省第一。(冀霄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