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平舆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东汉末年彭脱在射桥一带领导的黄巾起义到清咸丰年间陈大喜领导的捻军起义,平舆人民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反抗封建统治的战歌。特别是清咸丰年间爆发的捻军起义,著名首领陈大喜以家乡平舆为据点,联合豫南各路捻军,攻府城,据州县,杀劣绅,济贫民,起义长达十多年,转战数省,震动朝廷,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军和安徽捻军的反清斗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平舆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1927年2月,共产党员贾子郁在张路庄建立起平舆第一个党小组。之后,党组织在平舆逐渐发展壮大。先后在农民中成立了“光大会”、“鞭杆会”、领导农民开展抗粮、抗税、抗捐斗争、掀起以打击上豪劣绅为中心的农民运动。1928年春夏之交,在中共汝南县委领导下,举行了“夜袭高平寺”、“智取白塔寺”的武装夺枪斗争,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抗日战争时期、平舆人民积极组织起来投入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共党组织在西洋店郭寨创办《曙光》报,组织青年业余读书会,宣传马列主义,唤起民众抗日救国。在西洋店、郭楼等地成立“抗日救国团”、“联庄自卫队”等抗日团体,开展轰轰烈烈的保家卫国的群众运动。1944年日军对平舆一带“扫荡”,平與人民自筹枪支、弹药、成立武装后备队,与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平與人民积极参加和支援解放战争。1947年7月,豫皖苏解放区扩大到平舆,中共汝南县委、县民主政府设在杨埠,县委、县民主政府动员大批青年参加解放军。在淮海战役期间,数百名民工组成的担架队、运输队活跃在支前运输线上。1948年12月,平舆全境解放。为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平與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下,迅速成立了民兵、农会等组织,积极开展剿匪反霸、减租减息运动。1950年实行了土地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