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土 壤
第一节 土壤类型
1982年9月至1983年12月,对全县土壤进行了普查。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规定的土壤分类原则、依据和分级命名法标准,全县土壤面积155.76万亩,共分为3个土类、3个亚类、7个土属、17个土种。3个土类以砂姜黑土土类面积最大,占全县土壤面积的71%。其次是黄棕壤土类,占24.19%。潮土土类面积最小,只占4.81%。
第二节 土壤分布
平舆县土壤以砂姜黑土土类为主分布全县。黄棕壤、潮土土类分布在地势较高地带和洪河、汝河沿岸。
一、砂姜黑土
砂姜黑土土属分布在东和店、高杨店、十字路、郭楼、杨埠、东皇庙、西洋店等乡,集中在洼地中心或洼地下缘以及局部的槽形洼地、碟形洼地和背河洼地。该土属地势低洼,易涝易旱,耕性较差,口墒难保,少雨易裂缝,对植物根系有影响,但潜在肥力高,增产潜力大。黑老土土属分布在高杨店、杨埠、庙湾、郭楼、东皇庙、玉皇庙等乡沿砂姜黑土土属周围的二坡地。该土属质地粘重,适耕期较短,但保水保肥、供水供肥性能好,肥力较高,肥劲长而稳,养苗拔籽。老土土属面积大,各乡都有,分布在黄棕壤向砂姜黑土过渡的交接地带。该土属质地粘重,耕性较差,耕层深浅不一,但潜在肥力高,肥劲长而稳,养苗拔籽。灰白土土属分布在东皇庙、双庙两乡洼地的上缘,该土属质地适中,耕性良好,上虚下实,疏松宜种,保水保肥,发苗拔籽。
二、黄棕壤
黄棕壤分布在万金店、东皇庙、双庙、杨埠、庙湾、射桥、万冢、古槐镇等乡沿洪河、小清河两岸。老王岗、李屯两乡沿汝河一带分布也有。该土属质地适中,耕性良好,适耕期较长,保水保肥能力强,土壤肥力高,肥劲长而稳,适种作物广,发苗拔籽。
三、潮土
潮土又分灰两合土和灰淤土两个土属。灰两合土土属分布在老王岗、西洋店两乡的汝河沿岸和庙湾乡的洪河沿岸。该土属耕性好,适耕期长,土层深厚,质地适中,疏松软绵,保水保肥性较差,供肥性能好,耐旱耐涝,适种作物广,养苗拔籽。灰淤土土属零星分布在后刘、杨埠两乡的洪河河湾和沿河洼地。该土属质地粘重,耕性差,适耕期短,易涝易旱,自然肥力低,但保肥保水性能较好,养苗拔籽。
第三节 土壤养分
按照国家规定的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平舆县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中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三大要素各土属含量不一,总的表现是磷贫、钾富、氮不足。
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23%,含氮0.076%,碱解氮77ppm,速效磷12ppm,速效钾163ppm。有机质含量1~1.5%的面积为139.55万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89.6%;有机质含量大于1.5%的面积8.56万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5.5%;有机质小于1.0%的面积7.63万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4.9%。李屯乡含量最高,达1.62%。其次是古槐镇、十字路、东和店、后刘、东皇庙5个乡,含量在1.3%左右。其余各乡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在1.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