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技
【概况】2023 年,全市气象部门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市县两级政府分别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气象专家进入市防指 5个防汛专家指导组。市级精准化气象防灾减灾项目及市中心城区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驻马店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22 ~ 2035)编制完成。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加强全市气象探测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通知》。推进“三中心一基地”建设,9县 1 区均立项并开始实施建设。市气象局获全市通报表扬 1次,市领导批示表扬 5 次,获省部级表彰 2 人次,获地厅级表彰 15 人次。2023 年度获得省局重点实验室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5 项,获省局气象科技成果业务准入 2 项成果,发表核心论文 1 篇。(孟丹丹)
【气象防灾减灾】2023 年,全市形成以气象为先导的社会联动防灾减灾机制,完善《驻马店市气象局市级强降水天气“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规定》,完善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及时开展直达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责任人的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叫应”服务,落实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全年成功应对暴雨、暴雪等 12 次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启动应急响应 34 次,共发布预警信号 1274 期,无错误预警。(孟丹丹)
【农业气象服务】2023 年,市气象局参与修订或制定全国《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土壤水分观测规范》《火龙果观测规范》,得到中国气象局观测司肯定。《小麦烂场雨气象灾害等级及防御技术要求》地方标准印发实施。完成城市排涝规划编制和暴雨公式修订。加强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合发布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合作。全力做好“三夏”“三秋”气象服务保障,创新前期趋势预测 + 中期风险研判 + 短临预报保障三个重点时段递进式服务。“三夏”期间,连阴雨与麦收期高度重叠,严重影响麦收工作。为顺利抢收小麦,市气象局组织召开全市“三夏”气象服务及生产建议新闻通气会,参加“驻马店市‘三夏’生产专题新闻发布会”,组建“三夏”生产气象服务专家团队,参与全市专题会商,融入“驻马店市三夏生产指挥调度”,开展针对性伴随式指导服务。提前预报出小麦抢收“窗口期”,及时为党委政府和基层一线提供及时准确服务信息,指导全市上下在暴雨前顺利抢收小麦。“三秋”期间,秋季出现华西秋雨,全市平均累计降水量同期偏多 376.5%,为 1961 年以来同期最多,给秋作物适时收获晾晒带来不利影响。市气象局组织制定方案,组建“三秋”生产气象服务专家团队,及时制作发布收获、播种、晾晒、贮藏等农用天气预报,保障秋作物顺利收获,全市实现“以秋补夏”的目标。(孟丹丹)
【天气精准预报】2023 年,驻马店市完善短时临近、短时、短期、中期预报到气候预测无缝隙预报体系。全市定量降水格点化落区预报空间分辨率精细到乡镇。全年 24 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为 93.4%,24 小时最高温度预报准确率 89.2%,24 小时最低温度预报准确率 86.6%。强对流天气预警信息提前量达到 64.31 分钟,暴雨预警提前量达到 66.84 分钟。集体预报质量名列前茅。(孟丹丹)
【气象精密监测】2023 年,全市气象部门践行 ISO9001 气象观测质量体系管理理念,年内 1 人获观测司 2023 年全国气象观测质量管理表现突出内审员通报表扬。市政府办印发《驻马店市气象监测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和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联合市委国安办、市国安局开展气象监测设施排查,建立台账。全市地面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 99.92%,全省排名第二。新蔡雷达通过现场测试验收,小尺度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交通气象站共建共享共用取得实质性进展,志愿气象站规模进一步扩大。(孟丹丹)
【气象改革】2023 年,全市气象系统推进业务体制改革,修订完善《驻马店市花生种植气象服务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驻马店市花生气象服务重点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程》《驻马店市预报员综合考评管理办法》。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印发《驻马店市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气象保障体系建设指南》,联合市公安局开展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程,在泌阳、西平、汝南建立 3 个交通气象站,推进交通气象数据共享共用。(孟丹丹)
【防雷安全监管】2023 年,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加强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组织召开防雷安全监管联席会,督促相关部门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开展防雷安全专项检查2次,双随机抽查 1 次,异地交叉检查1次,分别与教育局、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联合检查,累计检查企业 214 家,实现重点监管单位全覆盖。对在驻从业的 16 家防雷检测公司送达《防雷安全主体责任告知书》。立案查处 2 家检测公司,1 家防雷重点监管单位。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2 名职工分别获得全省、全市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表现突出个人。2 个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1 个典型案例被推荐至中国气象局,并收录至典型案例汇编。(孟丹丹)
【气象监管】2023 年,出台加强气象监测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和资源共享管理政策文件。与国家安全局驻马店局联合开展涉外气象探测管理专项检查。完成涉及高速、风电等领域共 6 项重点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与发改委、交通运输局共同推进重点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查处 1 起不依法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案件。开展升放气球活动日常巡查。加强标准化建设,更新标准执行清单,强化标准应用。加强与市场监管局沟通,两项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现地方标准制定零的突破。(孟丹丹)
【2023 年气候概述】2023 年,全市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明显偏多,日照时数偏多。全市年平均气温为 16.3℃,较常年偏高 0.9℃,比上年偏高 0.1℃,为 1961 年以来最高值。全市平均年降水量为 1246.1 毫米,较常年偏多 39%,比上年偏多 63%。全市平均年日照时数 2061.7 小时,较常年偏多 199.8 小时,比上年偏少 9.8 小时。2023 年的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 :入春特早、倒春寒、春秋季连阴雨、夏季区域性高温天气、夏秋季暴雨洪涝、夏季强对流天气、春秋冬季的寒潮。本年度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等行业在关键时期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但气候年景总体较好。
气温异常偏高。全市年平均气温为 16.3℃,较常年偏高 0.9℃,比上年偏高 0.1℃,为 1961 年以来最高值。各县区年平均气温为 15.9℃(泌阳)~ 16.8℃(新蔡),较常年偏高 0.5℃(市辖区、正阳)~ 1.3℃(新蔡)。其中,上蔡、汝南、新蔡、平舆年平均气温为 1961 年以来最高值,西平、泌阳为次高值。年内,各县区极端最高气温为 37.0℃(市辖区)~ 38.8℃(遂平),上蔡、汝南、平舆出现在 6 月 9 日,新蔡、正阳、市辖区出现在 6 月 10 日,西平出现在 7 月 8 日,遂平、泌阳、确山出现在 8 月 5 日 ;各县区极端最低气温为 -10.5℃(西平)~ -8.7℃(上蔡),各县区均出现在 12月 22 日。
降水量明显偏多。全市平均年降水量为 1246.1 毫米,较常年偏多 39%,比上年偏多 63%。各县区年降水量为1008.8 毫米(西平)~ 1478.8 毫米(市辖区),较常年偏多 16%(新蔡)~ 61%(上蔡)。西平、新蔡的年降水量异常度为偏多,市辖区、上蔡为异常偏多,其余县区为明显偏多。
日照时数明显偏多。全市平均年日照时数 2061.7 小时,较常年偏多 199.8 小时,比上年偏少 9.8 小时。各县区年日照时数为 1891.0 小时(新蔡)~ 2274.2 小时(上蔡),较常年同期偏多 27.3 小时(西平)~ 418.9 小时(上蔡)。其中,西平、新蔡的年日照时数异常度为正常,平舆、汝南、上蔡为异常偏多,其余县区为明显偏多。 (陈英慧 陈建杰)
【气候影响评述】对农业的影响。1 月全市气温偏高,西部、北部降水略偏多,东部、南部降水偏少,光照充足,有利于小麦越冬。1 月 12 日~ 15 日,全市出现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部分县区出现雨夹雪天气,较好地补充农田水分,对小麦安全越冬较为有利。1 月 14 日~ 16 日和 23 日~ 25 日出现两次降温过程,最低气温达 -7.3℃以下,部分旺长地块小麦出现冻害。2 月 8 日~ 13 日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共同作用下,全市普降中雨,总降水量为 14.5 毫米~ 31.4 毫米,降水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下渗效果比较好,大部分县区土壤渗透深度超过 20 厘米,上蔡、驿城区及确山、新蔡大部在 30厘米以上,正阳、泌阳等渗透深度在 10 厘米~ 20 厘米之间,有效补充土壤水分,改善墒情,对小麦返青起身十分有利。


3 月全市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少,光照充足,本月小麦主要处于拔节期。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共同作用下,16日~ 17 日全市出现降雨(雪)并伴随强降温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大,气温较低,对拔节后小麦有一定不利影响,尤其是对播种早、播量大、春性强、生育期提前、抗寒能力差的品种影响较大。但因绝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高于 0℃,总体上对小麦生育影响有限。降水过程及时补充农田水分,大部地区干旱得以解除,其他地区旱情也得到有效缓解,同时降水提高了田间空气和土壤湿度,缓解了低温对小麦带来的不利影响。期间低温和大风天气对设施农业有不利影响。3 月总体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4 月全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光照充足,有利于小麦抽穗、开花和灌浆,月内主要有两次较大连续性降水过程,分别为 4 月 3 日~ 6日、22 日~ 24 日,两次降水过程补充了土壤水分,旱情解除,为小麦后期生育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供应,但也造成田间湿度较大,利于赤霉病等病害侵染,尤其是 22 日~ 24 日降水过程对正处于开花期的小麦十分不利。5 月全市气温偏低,降水异常偏多,日照时数偏少,本月小麦主要处于灌浆~成熟期。3 日~ 4 日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有效补充土壤水分,保证小麦灌浆之需,前期部分地区旱情解除。上中旬温光较为适宜,5 月下旬全市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各县区降水量 35.2 毫米~ 164.7 毫米,降水日数达 7天~ 10 天,日照时数 16.7 小时~ 29.6 小时。持续阴雨天气过程与小麦成熟收获期高度吻合,严重影响小麦灌浆和成熟收获,部分麦田出现穗部霉变发芽现象,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6 月气温总体正常,降水异常偏多,光照正常。6 月 2 日~ 5 日出现阴雨天气,全市平均降水量 59.3 毫米,麦收和夏种不能顺利进行。6 月 9 日全市小麦收获完毕,6 月 15 日夏种基本结束。12 日~ 13 日和 16 日~ 19 日全市分别出现小到中雨和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天气过程,造成农田土壤偏湿,低洼地区出现积水,对夏播作物出苗和苗期生长极为不利,也对春播作物生育不利,其间伴随的大风天气还易造成春播作物出现倒伏并进而影响产量。正阳、新蔡、平舆在6月25日出现阵性降水,6月29日全市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土壤水分过饱和,部分地块出现积水。7 月全市气温偏高,中部、南部降水偏多,北部、西部和东部偏少,西北部和东南部日照偏少,其余地区日照正常。局地性强降水频繁,其中范围广且持续时间长的两次强降水过程分别出现在7月2日~4日和7月28日~30日。7月2日~4日全市出现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气过程,造成低洼地块田间积水,部分地区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受灾。7月8日~12日全市出现高温天气过程,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前期土壤偏湿状态,另一方面高温高湿天气容易诱发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同时也造成北部少雨地区出现旱象。7 月 28 日~ 30 日除西平降水不足 10 毫米以外,其余县区均达到中到大雨量级,补充了土壤水分,对玉米等秋作物生长十分有利。8 月全市气温偏高,降水正常,光照充足,有利于秋作物灌浆鼓粒和春播作物的成熟收获。8 月上中旬降水偏少,温高光足的天气使土壤蒸发较快,有效改善部分地区前期土壤偏湿的状态 ;但另一方面土壤水分下降较快,也使前期少雨的北部等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象,影响夏玉米开花授粉。8 月下旬,全市共出现两次降水量大且影响范围较广的降水过程,分别为 21 日的小到中雨天气过程和 26 日~ 28 日的暴雨、部分大暴雨天气过程。两次过程有效地补充土壤水分,使部分地区旱情得到解除。但 26 日~ 28 日的降水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雨后伴有 4 ~ 5 级、局部 7 ~ 8 级的大风,造成部分地块出现田间积水,玉米出现点片倒伏,对秋作物后期生长及产量形成带来不利影响。9 月气温偏高,降水异常偏多,光照正常。9 月 10 日~ 13 日、18 日~ 21 日、23 日~ 25 日、29 日均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造成田间湿度过大,部分低洼地块出现积水,阻碍秋收正常进行,增大已成熟秋粮在田间发芽霉变风险,不能机收和晾晒,造成秋收进度缓慢。10 月气温明显偏高,降水偏少,光照充足。10 月 1 日~ 7日全市出现连阴雨天气过程,造成田间湿度过大,阻碍全市秋收正常进行,增大已成熟秋粮在田间发芽霉变风险,造成秋收进度缓慢,同时也给秋种的腾茬整地和顺利播种造成困难。8 日以后以晴好天气为主,土壤偏湿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对腾茬整地和秋种十分有利。11 月气温明显偏高,但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水总体偏少,西南部降水偏多,光照充足。11 月 4 日~ 5 日全市出现小到中雨,驻马店、泌阳、确山、平舆部分地区出现暴雨,使土壤偏湿状态进一步加重,对小麦出苗不利。11 月 10 日~ 12 日全市出现大风降温天气,西部和北部地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1 月 14 日~ 16 日先后出现降温、降水和大风天气,14 日全市大部地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1 月 23 日~ 25 日全市出现大风天气降温过程,对设施农业和晚播小麦有一定影响,由于土壤墒情充足,降温对小麦生长影响不大,低温天气有助于小麦抗寒锻炼。12 月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光照充足。12 月上旬温高光足,有利于小麦分蘖生长和设施农业的生产。中旬全市出现寒潮雨雪持续低温天气,气温明显下降,其中 15 日~ 24 日全市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连续 10 天达到零下,汝南、泌阳为有气象资料以来最低值,其他县区为次低值。此次降温使全市冬小麦提前进入越冬期,过程降水补充土壤水分 , 减弱低温影响,有助于小麦抗寒锻炼,但过程伴随的低温寡照和大风天气,不利于设施农业生产。总之,本年度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利大于弊。
对交通运营、电力、人体健康的影响。春季、冬季、秋季雾日数均偏少,但对交通运营仍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冬季雾日数 9.1 天,较常年同期偏少 1.8 天,春季平均雾日数5.3 天,较常年同期偏少 0.2 天。秋季平均雾日数 6.2 天,较常年同期偏少 0.8 天。春、秋、冬三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幅大,易引发流感、甲流等呼吸道疾病流行。夏季高温日数相对较少,电力供需矛盾轻,也利于建筑等户外行业施工作业的开展。2023 年夏降水偏多,对水库蓄水十分有利,为夏秋季用水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陈英慧 陈建杰)
【2023 年主要天气气候事件】2023 年,入春特早、入夏偏早、入秋和入冬正常。根据《气候季节划分》标准(QX/T 152-2012),各县区入春日期在 2 月 28 日(驻马店、遂平、上蔡、确山)~ 3 月 3 日(汝南、平舆、正阳)之间,与常年相比,正阳入春早晚等级为偏早,其余县区入春早晚等级均为特早,各县区入春日期偏早 14 天(正阳)~ 19 天(遂平、上蔡)。各县区入夏日期均在 5 月 13 日,与常年相比,各县区入夏日期早晚等级为偏早,各县区入夏日期偏早 6 天(驻马店)~ 9 天(汝南、泌阳、平舆、新蔡)。各县区入秋日期集中在 9 月 20 日~ 21 日,与常年相比,各县区入秋日期偏晚 2 天(新蔡、正阳)~ 7 天(上蔡),上蔡、遂平的气候季节早晚等级为偏晚,其余县区均为正常。各县区入冬日期集中在 11 月 10 日~ 11 日,与常年相比,各县区入冬日期偏早 3 天(遂平)~ 6 天(确山、正阳),确山、正阳的气候季节早晚等级均为偏晚,其余县区为正常。
倒春寒。根据倒春寒气象指标国家标准(GB/T 34816—2017),驻马店市春季出现 4 次倒春寒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 3 月 16 日~ 20 日、4 月 21 日~ 30 日、5 月 6 日~ 11 日和 5 月 21 日~ 31 日。3 月 16 ~ 20 日倒春寒天气过程,持续时间 4 天~ 5 天,驻马店、确山、正阳达到中度倒春寒等级,其余县均为轻度倒春寒等级。4 月 21 日~ 30 日倒春寒天气过程,持续时间 5 天~ 10 天,各县区达到中度倒春寒等级。5 月 6 日~ 11 日倒春寒天气过程,仅汝南、西平、平舆达到轻度倒春寒等级,持续时间 4 天~ 6 天,其余县区未达到倒春寒等级标准。5 月 21 日~ 31 日倒春寒天气过程,持续时间 10 天~ 11 天,除确山达到轻度倒春寒等级外,其余县区均达到中度倒春寒等级。
连阴雨。根据河南省连阴雨监测标准,遂平、泌阳、市辖区、新蔡、确山、正阳在 5 月 3 日~ 7 日出现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累计降水量 52.8 毫米(确山)~ 101.5 毫米(遂平)。泌阳、平舆、新蔡、正阳在 9 月 18 日~ 25 日出现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泌阳在 9 月 28 日~ 10 月 6 日出现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确山、正阳在 9 月 29 日~ 10 月 6 日出现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
强对流天气。6 月 12 日夜间,新蔡县东部部分乡镇、街道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涧头乡部分村出现冰雹天气,12 日 17 时至 13 日 7 时涧头乡降水量30.8 毫米,最大小时雨强 29.1 毫米 / 小时,最大风速为 17.8米 / 秒。涧头乡 4 个村的玉米、西瓜等蔬菜大棚、房屋等受灾。经应急部门现场核查受灾玉米面积 1.8 公顷,西瓜大棚 30 座,居住房屋一般损坏 4 间,受灾人口 46 人,经济损失 56.6 万元。
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2023 年夏季,全市高温天数 9天(确山)~ 24 天(西平),先后出现 4 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分别为 6 月 8 日~ 11 日、6 月 14 日~ 15 日、7 月 8日~ 12 日、8 月 3 日~ 5 日。从高温持续天数和影响范围来看,7 月 8 日~ 12 日的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强度等级最强,6 月 14 日~ 15 日的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强度等级最弱。另外,西平、遂平、上蔡在 7 月 23 日~ 24 日,西平、遂平在8 月 16 日~ 17 日出现高温天气过程,影响区域较小,未达到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标准。总体来看,西平、遂平、上蔡受高温天气影响最大,确山受影响最小。
暴雨洪涝。6 月 29 日 2 时到 7 月 4 日 15 时,正阳县有一次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累计降水量 127.1 毫米,全县有 14 个乡镇降水量超过 100 毫米,乡镇最大降水量为熊寨的 167.7 毫米,最小降水量为雷寨的 60.6 毫米。根据应急部门统计汇总,袁寨镇、付寨乡遭受洪涝灾害,致使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小面积受灾。受灾面积是 183.1 公顷,其中成灾面积 38 公顷,绝收 24 公顷。受灾人口 1649 人。直接经济损失 35.71 万元,农业损失 35.71 万元。7 月 3 日,确山县 17 时 13 分开始降雨,20 时 14 分突降大雨,局部暴雨,河面涨水。7 月 3 日 20 时至 4 日 7 时,确山县降水量144.1 毫米。全县气象站中,马楼站 169.6 毫米,老乐山站135.3 毫米,石滚河站 129 毫米,普会寺站 115.6 毫米,瓦岗镇 112.2 毫米,侯庙站 104.6 毫米,三里河站 110.7 毫米。截至 7 月 10 日 11 时统计,全县受灾人口 5903 人,因灾死亡人口 4 人,紧急避险转移人口 1065 人,已全部返回家中,1 车辆坠河,大水冲走 8 头牛(大牲畜)、127 只羊(小牲畜)以及 120 个蜜蜂箱,农作物受灾面积 272 公顷,33 座桥梁坍塌或损坏,10 座拦河坝损毁,直接损失共计 290.653 万元。9 月 10 日~ 13 日全市出现一次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西平、遂平、上蔡、汝南均在 9 月 10 日达到暴雨量级,过程累计降水量 23.4 毫米(泌阳)~ 98.5 毫米(新蔡)。9月 18 日~ 21 日全市出现一次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西平在 9 月 19 日达到大雨量级,遂平、上蔡、泌阳、新蔡在 9 月 19 日达到暴雨量级,其余县区均在 9 月 19 日达到大暴雨量级,过程累计降水量 42.1 毫米(西平)~ 176.3毫米(汝南)。9 月 23 日~ 25 日全市出现一次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天气过程,遂平在 9 月 24 日达到暴雨量级,过程累计降水量 49.3 毫米(西平)~ 88.4 毫米(确山)。11 月 4日~ 5 日全市出现小到中雨部分地区大到暴雨天气过程,泌阳在 11 月 5 日达到暴雨量级,过程累计降水量 7.9 毫米(正阳)~ 55.1 毫米(泌阳)。
寒潮。1 月 14 日~ 16 日全市出现强冷空气活动,全市48 小时最低气温降温幅度为 8.2℃(上蔡)~ 12.0℃(泌阳),其中遂平、泌阳、平舆、确山、正阳达到寒潮等级,并伴随低温雨雪天气过程。3 月 13 日、3 月 16 日~ 17 日全市先后出现两次寒潮天气过程,3月13日的寒潮过程以强降温为主,无明显降水,各县区过程最低气温为 -0.5℃(泌阳)~ 2.4℃(上蔡),59 个区域站最低气温在 0℃以下,最低气温 24 小时降温幅度为 5.0℃(平舆)~ 9.3℃(泌阳),最低气温 48小时降温幅度为 8.3℃(汝南、平舆)~ 11.8℃(确山),驻马店、泌阳、新蔡、确山、正阳冷空气强度等级达到寒潮等级。3 月 16 日~ 17 日寒潮过程,强降温伴随雨雪天气,降水相态以雨为主,大部分县区在 3 月 16 日夜间转为纯雪,新蔡无降雪,大部降雪时间较短,无明显积雪。过程平均降水量21.3 毫米,各县区累计降水量 7.6 毫米(新蔡)~ 34.6 毫米(泌阳)。各县区过程最低气温为 -0.3℃(遂平)~ 3.7℃(新蔡),最低气温 24 小时降温幅度为 4.9℃(正阳)~ 10.0℃(西平),最低气温 48 小时降温幅度为 7.6℃(新蔡)~ 12.7℃(驻马店),驻马店、西平、遂平、上蔡、泌阳、确山冷空气强度等级达到寒潮等级。11 月 11 日~ 12 日,各县区24 小时最大降温幅度为 4.3℃(泌阳)~ 6.4℃(上蔡、正阳),48 小时最大降温幅度为 8.1℃(新蔡)~ 11.8℃(市辖区),泌阳、平舆、新蔡达到强冷空气等级,其余各县区均达到寒潮等级。11 月 23 日~ 24 日,各县区 24 小时最大降温幅度为 4.3℃(泌阳)~ 6.8℃(平舆),48 小时最大降温幅度为 6.8℃(泌阳)~ 11.3℃(遂平),其中泌阳、汝南达到中等强度冷空气等级,确山、正阳、平舆、新蔡达到强冷空气等级,西平、遂平、市辖区、上蔡达到寒潮等级。11 月 30 日~ 12 月 1 日,各县区 24 小时最大降温幅度为 4.0℃(确山)~ 7.8℃(遂平),48 小时最大降温幅度为 5.5℃(上蔡)~ 11.1℃(汝南),其中西平、确山达到中等强度冷空气等级,遂平、市辖区、平舆、新蔡达到强冷空气等级,汝南、泌阳、正阳、达到寒潮等级。12 月 10 日~ 12日,各县区 24 小时最大降温幅度为 4.2℃(西平)~ 7.2℃(确山),48 小时最大降温幅度为 7.6℃(西平)~ 11.1℃(确山),其中西平达到中等强度冷空气等级,确山达到寒潮等级,其余县区均达到强冷空气等级。(陈英慧 陈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