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舆 县
【基本县情】 平舆县位于驻马店市东部,东邻新蔡县、安徽省临泉县,南界正阳县,西连汝南县,北接上蔡县、项城市。总面积 1284 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135 万亩。辖古槐、清河、东皇、郭楼 4 个街道,杨埠、东和店、庙湾、射桥、西洋店、阳城、李屯、万金店、高杨店、万冢、双庙 11 个镇,十字路、老王岗、辛店、玉皇庙 4 个乡,178 个村民委员会,46 个居民委员会。
古因此处为太平车(称舆又称平舆)的发源地,县以此得名。夏、商为挚地。西周为沈国地。战国属楚,秦置平舆县(治今射桥镇古城村),属颍川郡。汉至晋均属汝南郡。南朝宋废平舆县。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复置,属豫州汝南郡。北齐废。隋大业二年(606),复置平舆县,属蔡州。三年(607)属汝南郡;十三年(616)置舆州,辖平舆 1 县。唐贞观元年(627)废平舆县 ;天授二年(691)复置(治今平舆县城),属河南道豫州。五代属蔡州。北宋至元初均属蔡州。元至元七年(1270)废平舆县,入汝阳县。
1951 年 4 月从汝南县析出一区(杨埠)、二区(史寨)、三区(后刘)、四区(李屯)、十一区(和店)、十二区(郭楼)、十三区(庙湾)、十四区(高楼)等 8 个区,164 个乡,复置平舆县。10 月,增设万冢区、射桥区。杨埠为一区,史寨为二区,后刘为三区,李屯为四区,和店为五区,庙湾为六区,平舆为七区,西洋店为八区,万冢为九区,射桥为十区。
1955 年 8 月合区并乡,将全县 10 个区、145 个乡、11个区辖镇合并为杨埠、庙湾、万金店、李屯、平舆、万冢、西洋店、后刘 8 个区,辖 70 个乡。1956 年 3 月撤销区,建立万金店、射桥、和店、李屯、杨埠、郭楼、万冢、四门戴、玉皇庙、后岗、西洋店、三桥、邢寨、庙湾、蔡营、王岗、大麻、高杨店、梁桥、平舆、樊寨、洪山庙、刘寨 23 个中心乡,辖 47 个一般乡。1957 年 3 月撤销中心乡和一般乡,全县划分为 24 个乡,即 :和店、史寨、万冢、三桥、万金店、郭楼、张营、后岗、十字路、后刘、邢寨、梁桥、射桥、西洋店、王岗、龙王庙、四门戴、庙湾、杨埠、李屯、高杨店、平舆、玉皇庙、辛店。1958 年 5 月将 24 个乡合并为姬庄、平舆、万冢、张营、射桥、庙湾、十字路、两路口、高平寺、王岗、西洋店、史寨、梁桥、龙王庙 14 个乡 ;7 月又把 14 个乡并为平舆、万金店、西洋店、李屯、万冢、射桥、杨埠、庙湾 8 个乡 ;8 月将全县 360 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平舆、万金店、西洋店、李屯、万冢、射桥、杨埠、庙湾 8 个人民公社,辖 288 个大队、2190 个生产队。1962年 3 月,增设后刘、和店 2 个人民公社。7 月撤销平舆人民公社,增设城关、大王寨、辛店、郭楼、高杨店等 5 个人民公社。全县共辖有 14 个人民公社,364 个大队、3258 个生产队。1963 年 2 月,将大王寨人民公社改为平舆人民公社,城关人民公社改为城关镇。1977 年 6 月,增设十字路、双庙、王岗、红旗 4 个人民公社,全县共有 17 个人民公社,1 个镇,231 个大队。1981 年 11 月,和店人民公社更名为东和店人民公社,红旗人民公社更名为玉皇庙人民公社,王岗人民公社更名为老王岗人民公社。1984 年 1 月,18 个人民公社管委会改为 18 个乡(镇)人民政府。1987 年 10 月,城关镇更名为古槐镇,平舆乡更名为东皇庙乡。1988 年全县共有17 个乡、1 个镇、254 个村民委员会。1993 年 11 月东和店乡和杨埠乡撤乡建镇,1995 年 11 月庙湾乡撤乡建镇,1997年 12 月射桥乡撤乡建镇,1999 年 12 月西洋店乡撤乡建镇。至 2000 年底,全县共有 12 个乡、6 个镇、253 个村民委员会、23 个居民委员会。
2004 年,将全县 268 个村民委员会调整为 220 个村民委员会。2007 年 4 月撤销古槐镇,成立古槐、清河 2 个街道;10 月,后刘乡、郭楼乡分别撤乡建镇,后刘乡更名阳城镇 ;10 月撤销东皇庙乡,建东皇街道。2008 年 7 月万金店乡、李屯乡撤乡建镇。
【组织机构】
中共平舆县委
书 记 赵 峰(5 月离) 刘 飞(5 月任)
副书记 刘 飞(5 月离) 李 磊(8 月任) 成文科(10 月离) 王东亮
常 委 赵 峰(5 月离) 刘 飞 李 磊(8 月任) 成文科(10 月离)
王东亮 吴玉冰(3 月离) 郭东泉 代元辉(10 月离) 王 锋
王 娟(女)王 楠(5 月离) 曹英华 邢 赜(3 月离) 马全丽(女)
胡艳红(女,5 月任) 吴振国(5 月任,11 月离)韩 靖(11 月任)
平舆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
主 任 石玉兴
副主任 程 彦(女) 韩建民 吴 志 温留闯
平舆县人民政府
县 长 刘 飞(5 月离) 李 磊(9 月代,9 月任)
副县长 代元辉(11 月离) 韩 靖(11 月任)张旭东 吴振国(6 月离)
王 娟(女) 张 岩 王洪亮 段亚伟 代建华 代向阳(6 月任)
政协平舆县第十届委员会
主 席 李志娴(女)
副主席 吴玉峰 夏洪亮 王 军 李宏伟
平舆县人民法院
院 长 李光明
平舆县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段桂东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
古槐街道
党工委书记 刘 鹏
主 任 韩文峰
清河街道
党工委书记 辛长松
主 任 董明会
东皇街道
党工委书记 孙留喜
主 任 姚东云
杨埠镇
党委书记 任前进
镇 长 韩富强
东和店镇
党委书记 郑 义
镇 长 魏春华
高杨店镇
党委书记 郭汝宾
镇 长 李文军
庙湾镇
党委书记 崔永胜
镇 长 郭 磊(12 月离)
十字路乡
党委书记 李 超
乡 长 张宏杰
射桥镇
党委书记 王富成
镇 长 张 燕(女)
玉皇庙乡
党委书记 王 峰
乡 长 李 伟
阳城镇
党委书记 孟 晶(女)
镇 长 鲁 伟
万冢镇
党委书记 邢 赜(3 月离) 张永利(3 月任)
镇 长 张永利(3 月离) 冯俊涛(3 月任)
郭楼街道
党工委书记 刘 艳(女)
主 任 王云龙
李屯镇
党委书记 邢 攀
镇 长 胡书铭
老王岗乡
党委书记 石玉红(女,3 月离) 冯春生(3 月任)
乡 长 冯春生(3 月离) 王东黎(3 月任)
辛店乡
党委书记 刘银松
乡 长 刘书魁
西洋店镇
党委书记 王东亮(12 月离) 郭 磊(12 月任)
镇 长 杨永超
万金店镇
党委书记 李彦伟
镇 长 郭 浩
双庙镇
党委书记 马洪亮
镇 长 单 威
【年度概况】2023 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 300.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1 亿元,增长 2%;第二产业增加值 109.36 亿元,增长 7.4%;第三产业增加值 138.73 亿元,增长 5.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17.9 ∶ 41.2 ∶ 40.9 调整为 17.8 ∶ 41.6 ∶ 40.6。人均生产总值 43121 元(常住人口),比上年减少 331 元。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280.6 万亩,增长 1.51%,其中小麦种植面积 121.4 万亩,增长 0.02%。油料作物种植面积 46.3 万亩,增长 3.52%。蔬菜种植面积 30.2 万亩,增长 2.63%。全年粮食总产量 85.95 万吨,下降 2.49%。其中,夏粮总产量 53.96 万吨,下降 7.49%;秋粮总产量 31.99 万吨,增长 7.31%。油料总产量 10.35 万吨,增长 12.49%。蔬菜总产量 83.36 万吨,增长 3.4%。
全年肉类总产量 8.43 万吨,比上年增长 3.57%。其中,猪肉产量 6.75 万吨,增长 13.77% ;牛肉产量 2600 吨,增长15.81%;羊肉产量 3450 吨,增长 4.01%;禽肉产量 1.07 万吨,下降 13.96%。生猪年末存栏 65.2 万头,下降 11.33% ;生猪出栏 89.7 万头,增长 12%。牛出栏 1.6 万头,增长 10.17%。羊出栏 27.95 万只,增长 7.26%。家禽出笼 673.96 万羽,下降 22.67%。 禽 蛋 产 量 3.11 万 吨, 增 长 5.13%。 蜂 蜜 产 量215.5 吨,增长 13.6%。牛奶产量 5.85 万吨,增长 13.85%。
2023 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9.07 万亩,年末全县有效灌溉面积 128.48 万亩 ;除涝面积新增 9000 亩,年末达 71.4 万亩 ;新增机电井 1171 眼,年末达 22552 眼。农业机械总动力 180.9 万千瓦,增长 3.67%。拥有农用大中型拖拉机 5687台,稻麦收割机 2576 台,玉米联合收割机 2014 台,小型拖拉机 7.3 万台。
工业、建筑业 2023 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 113.11亿元,比上年增长 7.5% ;完成工业增加值 29.76 亿元,增长 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103.6 亿元,增长 7.8% ;完成工业增加值 27.94 亿元,增长 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 99.9%。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51 亿元,增长 7.1%;完成工业增加值 1.82 亿元,增长 2.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 27.94 亿元,增长 6.3%。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 4.85 亿元,下降 9.2%。
规模以上工业中 21 个工业行业,有 13 个行业增长。全县四大工业主导产业中,皮革皮具产业完成增加值 14.93 亿元,下降 0.6%,占比 53.4% ;防水产业完成增加值 2.95 亿元,增长 99.5%,占比 10.6%;户外休闲产业完成增加值 5.11亿元,下降 10.8%,占比 18.3% ;白芝麻加工业完成增加值3593 万元,下降 0.3%,占比 1.3%。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 6.3 亿元,增长 105.2%,占比 22.5% ;战略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 2.41 亿元,增长 68.9%,占比 8.8%。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02.61 亿元,下降 14.7% ;实现利润总额 11.92 亿元,下降 10.6%。全年工业用电量 22884.3 万千瓦时,下降 4.9%。
年末开发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27 家,完成工业总产值 84.17 亿元,完成增加值 22.78 亿元,增长 4%,其中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 20.72 亿元。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 62.24 亿元,增长 13.4% ;实现增加值 7.35 亿元,增长 7.3%。资质内建筑企业 57 家。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 为 12.02 亿 千瓦时, 比上年增长0.42%。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 0.66 亿千瓦时,增长 9.93%;第二产业用电量 2.47 亿千瓦时,下降 6.71% ;第三产业用电量 3.15 亿千瓦时,增长 7.17%。城乡居民用电 5.74 亿千瓦时,下降 0.7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 7.97%。全社会能耗增长 0.8%,单位 GDP 能耗下降4.57%,超全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2.57 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23 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完成 96.23 亿元,增长 10.6%。其中,开发区完成 28.5亿元,下降 12.8%,占全县投资额的 29.6%。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 42.84 亿元,增长 58.5% ;民间投资 65.51 亿元,增长 98.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 3.94 亿元,下降 46.7% ;第二产业投资 45.87 亿元,增长 25.6% ;第三产业投资 46.42 亿元,增长 7.6%。
年末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 51 家,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52 亿元,增长 1.5%。其中,商品住宅投资 25.73 亿元,增长 13.8% ;商业营业用房投资 7971 万元,下降 77.3%。全年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 46.7 万平方米,下降 35.9%。全年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 67 个,完成投资 69.7亿元,增长 14.4%。
社会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6.13 亿元,比上年增长 7%。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76.31 亿元,增长 6.9% ;农村消费品零售额 9.82 亿元,增长 7.6%。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 17.85 亿元,增长 6.7% ;零售业零售额 58.21 亿元,增长 5.7% ;住宿业零售额 7373.7 万元,增长 8.2% ;餐饮业零售额 9.33 亿元,增长 9.5%。
全年进出口总额 8.98 亿元,同比下降 2.81%。其中,进口 0.16 亿元,同比增长 70% ;出口 8.825 亿元,同比下降 3.6%,其中户外休闲产品出口 8.08 亿元,增长 3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 28 万美元,比上年下降 12.5% ;实际利用省外资金 36.84 亿元,增长 9.29%。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33 家,全年完成营业收入 21582 万元,下降 20.65%。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14 家,全年完成营业收入 6295 万元,增长 43.1%。
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2023 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电信业完成增加值 6.98 亿元,比上年增长 8.8%。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 63080.5 万吨公里,增长 9%,货运量1283.2 万吨,增长 9% ;公路客运周转量 42366.8 万人公里,增长 8%,公路客运量 970.8 万人次,增长 8%。公路通车里程 2007 千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61.9 千米。
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 6.22 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 4.42 亿元,增长 6% ;邮政业务总量 1.97 亿元,增长 9%,快递业务总量 182.61 万件,下降1.67%。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 1320 户,其中县城固定电话用户 1250 户、农村电话用户 70 户。移动电话用户 69.94万户。互联网用户 25.77 万户,比上年增加 2.26 万户。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32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6.5 亿元。全县 AAA 级旅游景区 3 处,星级酒店 2 家,国内国际旅行社 8 家。
财政、金融、保险 2023 年,全县财政总收入 56.57 亿元(含上级补助 34.69 亿元),下降 1.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5.68 亿元,增长 6.4%。全年税收收入 10.06 亿元,下降 3.3%。各税种完成情况是 :增值税 33791 万元,下降 1.2% ;企业所得税 5297 万元,下降 10.3% ;个人所得税1360 万元,增长 59.6% ;城镇土地使用税 4084 万元,下降34.7% ;土地增值税 6532 万元,下降 59.1% ;契税 12527 万元,增长 18.7% ;耕地占用税 22298 万元,增长 30.3%。非税收入 56282 万元,下降 29.5%。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0.39 亿元(含上级补助 36.22亿元安排的支出),增长 3.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06 亿元,下降 3.4%;公共安全支出 1.53 亿元,下降 9.9%;教育支出 9.48 亿元,增长 0.8%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1857 万元,增长 0.7% ;科学技术支出 4.97 亿元,增长68.2%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7.46 亿元,下降 10.6% ;卫生健康支出 3.47 亿元,下降 17.9% ;节能环保支出 7902 万元,增长 0.3%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4 亿元,增长 55.2% ;农林水事务支出 7.51 亿元,下降 20% ;交通运输支出 1.71 亿元,增长 9%。
2023 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488.94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1.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255.98 亿元,增长 16.91%。
2023 年保费收入 1.67 亿元,增长 1.57%。其中,人寿保险保费收入 1.07 亿元,财产保险保费收入 6000 万元。全年赔款及给付 6519.4 万元。其中,人寿保险赔款及给付2830.4 万元,财产保险赔付 3689 万元。
教育、科技 年末全县共有普通高中 5 所,招生 5604 人,较上年同期增长 1.36%,在校生 16743 人,增长 2.89% ;毕业生 5113 人,下降 1.56%。普通初中 28 所,招生 16827 人,较上年同期增长 1.96%,在校生 50018 人,增长 7.69%,毕
业生 13840 人,增长 1.99%。小学 288 所(含 176 个教学点),招生 11114 人,较上年同期下降 5.1% ;在校学生 85251 人,下降 7.23%,毕业生 16780 人,增长 1.2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 所,招生 591 人,下降 24.23%,在校学生 2046 人,下降 2.25%,毕业生 540 人,增长 93.55%。幼儿园在园幼儿 23129 人,较上年同期下降 14.04%。全县“两免一补”安排资金 18931.6 万元,增长 11.71%,资助困难学生 70845人次,增长 5.15%。
2023 年授权专利 258 件,发明专利拥有量 58 件。全县拥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 经费支出 2.1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9.3%。签订技术合同 42 项,签订金额 3.51 亿元。全年全县完成产品认证企业 5 家。
文化、卫生 年末全县艺术表演团体 57 个,文化馆和公共图书馆各1个,文化站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各 1 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 1 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 100%,有线电视用户数 2.68 万户。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 338 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 41个,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机构各 1 个。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 6986 人,其中执业医师(包含助理执业医师)2861 人,注册护士 3877 人。卫生机构床位数 4753 张。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造林面积 164.2 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 26.92%。全县有综合性公园 3 个,小游园 48处。全县总体水质状况为四类水质,其中三类以上水质比为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288 天。PM10 平均浓度为61 微克 / 立方米,PM2.5 平均浓度为 33 微克 / 立方米。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3 年末,全县总人口117.3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35.71 万人、农村人口 81.59 万人。全县常住人口 69.66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31.54 万人、乡村常住人口 38.12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2.27‰。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入 27097.7 元,增长 1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933.9 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7778.9 元,分别增长 7.9%、13.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261.5 元,人均消费支出 27113.4 元,分别增长 5.3%、2.5%。
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584634 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27885 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 35503 人。全年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39618 人,221 人领取失业保险金。
全年 9857 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3348.4 万元 ;农村居民 48117 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12812.4 万元。
【平舆县“三园”建设项目入选“2023 全国民生示范工程”】2023 年 12 月 26 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主办的 2023 第十一届民生发展论坛上,组委会现场发布 51 个“2023 全国民生示范工程”案例,平舆县委、县政府实施的“‘三园’建设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入选。2022 年以来,平舆县围绕“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思路,从全县实际出发创新性提出“建设县级主导产业工业园、乡级乡村振兴产业园、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的“三园”发展思路,形成县、乡、村三级产业联动发展格局,探索走出一条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之路。(代佰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