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为两省(河南、安徽)三市(驻马店、周口、阜阳)接合处。历史悠久,夏、商为挚地,春秋为沈国,秦置平舆县。2000年底,全县辖18个乡镇,276个村(居)民委员会,1747个自然村,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
第一章 县域建置
第一节 县域位置
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驻马店市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2°44'~33°10'、东经114°24'~114°55'。西与汝南县毗邻,北与上蔡县、项城市接壤,东与新蔡县、安徽省临泉县相连,南与正阳县交界。县境东西长46.8公里,南北宽45公里,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5%,全省总面积的0.77%。2000年,全县耕地面积119万亩。县政府驻古槐镇,距河南省省会郑州260公里,距市政府驻地驿城区60公里。
第二节 建置沿革
夏、商,平舆为挚地。商末,祖己(商王武丁时期的大臣,因辅佐武丁有功,被分封于薛)七世孙成由薛迁国于挚,建立挚国,治所在今平舆县城西塔寺。 《世本·氏姓篇》载:“祖己七世孙成,徙国于挚,更号挚国。”《后汉书·郡国志》载:“平舆有挚亭,故国,姬姓。”
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平舆为沈国封地,治所在今射桥镇古城村。
春秋时期,沈国在大国争霸中为图存依附楚国。鲁定公四年(前506),周大夫刘文公在召陵(今漯河市东北)会合诸侯,策划征讨楚国,沈国拒不参加会盟,晋国指使蔡国伐灭沈国,并将沈国国君嘉押回蔡国杀掉。《左传·定公四年》载:“四年春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沈人不会于召陵,晋人使蔡伐之。夏,蔡灭沈。”鲁哀公元年(前494),楚伐蔡。次年,蔡迁都州来(今安徽省凤台),沈地归楚。楚国在沈地设县。《水经注·汝水》载:“(汝水支脉)又东迳平舆县故城南,为澺水。县,旧沈国也,有沈亭。《春秋》定公四年,蔡灭沈,以沈子嘉归。后,楚以为县。”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将李信攻平舆。《史记·王翦列传》载:“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翌年,王翦击楚,攻取陈(今淮阳)至平舆(今射桥镇古城村)一带,平舆属秦国。《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
秦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置平舆县,治所在今射桥镇古城村,属颍川郡。今平舆县境时为平舆县、阳城县(东汉光武年间并入汝阳县)二县辖地。
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汝南郡,辖平舆等37县。今平舆县境时为平舆、阳城、安成(东汉作安城,北齐废)三县辖地。
三国魏、西晋时期,平舆县属豫州汝南郡。
东晋十六国时期,平舆县隶属多有变化,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东晋、后秦,均属汝南郡。
南朝宋,废平舆县。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复置平舆县,治所在今县西南汝河北岸,属豫州汝南郡。北齐,废平舆县。
隋,大业二年(606),重置平舆县,属蔡州。大业三年改州为郡,平舆县属汝南郡。大业十三年,陷王世充,置舆州,辖平舆一县。
唐,贞观元年(627)废平舆县,辖地并入新蔡县。武周天授二年(691),复置平舆县,治所位于今平舆县城,属河南道豫州。
五代,平舆县属蔡州。
北宋,平舆县属京西路蔡州。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分京西路为京西南路和京西北路,平舆县属京西北路蔡州。
金前期,平舆县属汴京路蔡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属南京路蔡州。
元初,平舆县属蔡州。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废平舆县,辖地并入汝阳县。
明,今平舆县境属河南布政使司汝宁府(元世祖至元三十年蔡州升为汝宁府)汝阳县。
清,康熙三年(1664)改布政使司为省,今平舆县境属河南省汝宁府汝阳县。
民国时期,今平舆县境属河南省第八区汝南县(1913年汝阳县易名汝南县)。
1951年4月,复置平舆县,属信阳专区。1965年信阳、驻马店分治,平舆县属驻马店专区(1979年11月,改称驻马店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6月8日,驻马店地区撤地设市,平舆县属驻马店市。
第三节 行政区划
1951年4月,从汝南县划出一区(杨埠)、二区(史寨)、三区(后刘)、四区(李屯)、十一区(和店)、十二区(郭楼)、十三区(庙湾)、十四区(高楼)等8个区164个乡,复置平舆县。之后,区、乡、人民公社建制数次变更,至1988年全县共有17个乡,1个镇,254个村民委员会,1749个自然村。
1990年12月,撤销古槐镇县城区域内的平南、蔬菜、平北3个村民委员会和城关街道,设立平北、平东、西塔寺、永乐、桥南5个居民委员会,增设小王庄村民委员会。
1993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东和店乡和杨埠乡撤乡建镇。
1993年12月20日,经县政府批准,老王岗乡兴旺店村民委员会划分为兴旺店、赵埠口两个村民委员会,李屯乡前岗村民委员会划分为前岗、十八里庙两个村民委员会,射桥乡雍乐村民委员会划分为雍乐、韦堂两个村民委员会。
1995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庙湾乡撤乡建镇。
1995年12月28日,经县政府批准,十字路乡张铁、韩庄两个村民委员会合并为张铁村民委员会。
1997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射桥乡撤乡建镇。
1998年10月29日,经县政府批准,射桥镇射桥村民委员会更名为东关居民委员会,西关村民委员会更名为西关居民委员会。
1999年9月12日,根据县委、县政府印发的《关于重新划分、建设县城区居民委员会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古槐镇辖9个村(居)民委员会改建为城北、钟楼、陈蕃、解放街、城西、西塔寺、二龙里、月旦评、清河园、永乐、铁塔路、兴舆、城东、惠丰、城南、健康路、舆苑、永和、小刘、小徐、大冯21个居民委员会。
1999年12月20日,经省政府批准,西洋店乡撤乡建镇。
2000年,平舆县有12个乡,6个镇,253个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23个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1747个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