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科教扶贫
1990年后,平舆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工作的着力点放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上,发挥科技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坚持“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原则,紧抓科技教育这个根本,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第一节 科技培训
实用技术培训 1990年后,由县扶贫办牵头,抽调农业、林业、畜牧业等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讲师团,深入乡、村,采取办班授课、播放录像、发放科技书籍和技术明白纸、入户现场指导、电视讲座等形式,根据农民需求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县每年培训3次,举办讲座30多次,办班150班次,发放科学实用技术书籍3万多册,农业技术明白纸10万多份,培训贫困农民1.5万人次,使受训者掌握1~2项农村实用技术。
劳务技能培训利用科技扶贫资金,以县劳动力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和地区劳务技能培训学校为依托,内引外联,在争取内外地企业用工订单后,有计划地对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劳务技能培训,培训一批就业一批。经过培训的人员带着一技之长进工厂务工,月工资在1200~2000元。到外地从事建筑防水的人员,年纯收入在3万元以上。每年经培训输出的外出务工人员5000人左右。
第二节 科技服务
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到扶贫开发第一线,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咨询、科技承包、科技示范活动,仅1995年就有150多名科技人员对全县50万亩小麦、6000座日光温室实行高产、高效益技术承包,带动了一部分农民脱贫致富。县委、县政府以调整农业结构为突破口,采取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办法,引进新品种,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到2000年,在全县建成8个良种繁育基地,由县科委反复论证、筛选,选育小麦、芝麻、玉米、红薯、西瓜、黄瓜、西红柿等优良品种,定点试种,进而普及全县,达到高产、稳产的效果。建成11个牲畜、禽类养殖场,引进优良品种9个,采用科学喂养,缩短出栏期。全县还建成省级科技示范乡1个、地级示范乡镇8个、县级科技示范村56个和400多个科技示范户。
第三节 教育扶贫
平舆县为从根本上甩掉贫困帽子,注重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县财政每年对教育的投入占县财政支出的30%以上。1994年扶贫攻坚开始后,由于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扩大,全县教育教学环境逐步改善。1998~2000年共为农村学校投放扶贫资金1000多万元,主要用于修建农村教学楼,共建教学楼56座。同时,通过集资、捐资等形式加强贫困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到2000年,全县80%的村级小学建成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