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平舆县金融系统逐步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平舆县支行(简称县人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金融业务不断拓展,金融体制不断创新,金融机构逐步健全,信用形式日趋多元化。1988年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9709万元,贷款余额23285万元。2000年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142519万元,贷款余额132310万元。
1996年,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分业经营,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
第一章 银行业
第一节 货 币
一、货币发行
1988年,平舆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种类有;第三套人民币面额为1元、2元、5元、10元、1角、2角、5角、1分、2分、5分;第四套人民币面额为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1角、2角、5角。
1999年10月1日,1999年版人民币即第五套人民币在平舆开始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在第四套人民币的基础上,增加发行了20元券。主币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7种,辅币有1角、2角、5角3种,主辅币共10种。第五套人民币与第四套人民币在市场上混合等值流通。第五套人民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办法,首先发行100元券,其他主辅币陆续发行。自2000年7月1日起,第三套人民币停止流通。
二、货币管理
1988年,全国出现通货膨胀,物价大幅上涨。反映在货币方面,主要是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储蓄存款滑坡,居民持币量增加,货币投放量大。9月,及时开办了人民币定期(三年以上定期)保值储蓄存款业务,有效缓解了资金短缺压力。1994年,随着套改工资,现金投放量大幅上涨,物价涨幅大增。根据货币市场情况,县人行及时制定相关措施,实行专业行提取现金审批制度,开展现金大检查等措施,纠正了擅自坐支现金、超限额留存等问题,控制了现金投放量。1995年以后,县人行要求各商业银行、信用社每月向人行报送现金使用计划,并对各商业行现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县人行对现金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保证了现金供应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为了加大残损人民币的回收力度,县人行要求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悬挂“残损人民币兑换”标牌,对残损人民币给予及时兑换。1989年,残损人民币入库362.4万元。县人行还利用各种活动形式,加强宣传残损人民币兑换工作,1991年10月,协调专业行开展了“储蓄优质服务宣传月”活动,当月兑换残损钞3万余元。1992年3月,县人行在“我为党旗添光彩”活动周里出动80多人次,为群众兑换残损钞8540元。1997年,为净化市场流通中货币的整洁度,全年共回笼、销毁损伤人民币1470万元。1998年共回笼损伤人民币1289.25万元。县人行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各专业行的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当场整改。为保证群众满意,县人行设立了举报电话,加大群众监督力度。
县人行组织各商业行配合公安机关打击假币流通,对小额假币实行当场没收,数额较大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第二节 存 款
1988~2000年,平舆县各商业银行、信用社均办理存款业务。存款种类有单位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保险公司存款、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金融债券、住房存款、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华侨人民币储蓄存款、退休养老基金和职工行业保险基金存款等。其中,单位存款又包括企业存款、财政存款、机关团体存款、部队存款等。存款期限分为活期和定期两种。定期存款又分为三个月、半年、一年、三年、五年、八年等类型。1988年9月,开办人民币定期保值储蓄存款业务,对三年以上的整存整取、存本取息、定期存款进行保值补贴,此业务1996年4月1日停办。1991年后,各商业银行先后开办银行卡业务。中国农业银行平舆县支行(简称县农行)1991年2月开办金穗卡业务,到2000年底已发展到8个品种。1993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平舆县支行(简称县建行)开办龙卡业务,品种有维萨卡、万事达卡。2000年发行龙卡储蓄卡、龙卡生肖卡。1995年,中国工商银行平舆县支行(简称县工行)开办牡丹卡业务,包括牡丹信用卡、牡丹灵通卡、牡丹专用卡3种业务。1999年9月1日,各商业银行开办教育储蓄存款业务,此项业务为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最低起存金额50元,每月一次定额储存,存期分为三年、六年,每一账户本金合计最高限额2万元,免征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到2000年,县各商业行又开办约定转存、信用卡储蓄等存储形式,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要。
1988年后,居民活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根据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经过多次调整,居民活期存款利率由1988年执行的年利率2.88%调整到1999年6月的0.99%。
第三节 贷 款
平舆县金融机构贷款种类主要包括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农业贷款和其他贷款等。
1988年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信贷政策多次调整。1988~1993年,平舆县贯彻执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加强信贷资金的管理,灵活调度资金,对专项贷款严格按照规定实行专款专用。其间清理企业“三角债”,整顿各类金融性服务公司,制止违章拆借,制止各种非法集资活动,严厉打击利率违规行为。1989年帮助企业清理“三角债”2469万元,1991年全年清理“三角债”2984万元。1994~1997年,贯彻执行贷款限额下比例管理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对贷款实行“总量控制、比例管理、分类指导、市场融通”的管理办法。1998~2000年,贯彻执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建立货币信贷工作责任制。
第四节 安全保卫
80年代后,平舆县金融系统安全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人民币发行库装备有双监报警、电视监控设备、消防设施等。各行均坚持昼夜24小时双人武装值班巡逻守库。配备护卫车,实行3人以上武装押运。坚持枪弹分离、双人分管,严格使用登记手续。坚持政审制度,确保工作人员的可靠性。对职工加强教育,采取岗前培训、案例分析、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定期组织演练和实弹射击比赛等形式,开展预防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1988~2000年,辖区内金融网点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平舆县人民银行保卫科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工作先进单位。
第五节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平舆县支行 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平舆县支行内设办公室、金融管理、信息计划、会计、发行、保卫、稽核、人秘等股室,有工作人员31人。1989年,人行内部机构由原来的股(室)改为科(室),股级,设5个科:人秘科、金融科、计划科、会计科、发行保卫科。1997年机构未变,有工作人员26人。2000年,人行内设机构改为综合科、金融机构监管科、货币信贷与统计科、会计国库科、货币金银科、保卫科、纪检组(与监察室合署办公),设行长1人,副行长2人,共有工作人员42人。
中国人民银行平舆县支行主要承担国家中长期投资,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完成上级行下达的年度管理目标;面向社会各界提供金融服务,广筹社会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工商银行平舆县支行 1988年,中国工商银行平舆县支行内设人事股、保卫股、纪检股、监察股、商业信贷股、工业信贷股、会计股、出纳股、稽核股、计划股、储蓄股、办公室、工会,辖8个储蓄所、1个城市信用社,共有工作人员70人。主要经营工商信贷、储蓄、结算以及为县直部分单位代发工资等业务。到1995年,内设机构未变,下辖储蓄所12个,储蓄专柜1个,工作人员200多人,其中正式职工72人,代办员85人,其他临时性人员50多人。1999年开始进行机构精简、人员裁减,实有工作人员63人,到2000年,工作人员34人,营业网点有2个分理处、1个营业部,内设办公室、会计股、信贷股、出纳股、储蓄股、人事股、保卫股、计划统计股、稽核股等股室。
平舆县工商银行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完成上级行下达的年度经营管理目标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责任;面向社会各界提供金融服务,广筹社会闲散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建设银行平舆县支行 1988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平舆县支行内设业务股、会计股、人事股、纪检股、工会、投资股、建筑经济股、出纳股及办公室,从业人员12人。1996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平舆县支行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平舆县支行。1997年12月,编制61人,实有干部42人,工人27名。2000年底,县建设银行内设会计部、综合业务部、零售业务部、保卫部、办公室,有工作人员40人。
中国建设银行平舆县支行承担国家中长期信贷投资,主要业务有:会计结算、现金出纳、财务管理、计划统计、资金清算、内部审计、储蓄筹资管理,信贷、信托委托业务管理,房地产开发,代编审预决算和咨询。
中国农业银行平舆县支行1988年,中国农业银行平舆县支行内设办公室和人事、计划、农金、信贷、会计、出纳、会计辅导、信用合作、保卫、政工、扶贫、储蓄、审计、纪检、监察、集约等股室,辖营业所18个,营业部1个,储蓄所36个,共有工作人员270多人。1996年,县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联合社分开办公。1997年12月,有工作人员162人。2000年,县农业银行内设办公室、行管科、会计科、计划信息科、稽核科、信贷科、保卫科、政工办、资金组织科等科室,下辖18个乡镇营业所,有工作人员200多人。
平舆县农业银行担负着商业化经营和政策性贷款双重任务,其主要职责是:支持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支持乡镇企业发展,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管好、用好扶贫贷款,提高扶贫贷款质量和效益,办理对公存款、储蓄存款、常规贷款、扶贫专项贷款、汇兑结算、外币存款及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平舆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 1988年,平舆县农村信用联社(简称农联社)隶属于中国农业银行平舆县支行,全县信用社18个,工作人员241人。1996年11月平舆县农村信用联社从县农行分出,独立运行工作。1997年12月,县联社内设办公室、人事科、业务科、保卫科、稽核科,辖18个信用社,1个营业部,5个信用分社,共有工作人员301人。2000年,机构未变。
平舆县农村信用联社服务的方向是农业、农村、农民,主要职能是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支持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及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资金问题。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平舆县支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平舆县支行(简称农发行)1996年12月9日成立,人员按编制由县农业银行一次性调入,共计22人,设行长、副行长各1人。内设办公室、计划信贷部、会计出纳部、营业部。1998年4月撤销营业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平舆县支行主要负责办理国务院确定、中国人民银行安排资金并由财政部予以贴息的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和省级专项储备及粮棉油收购、调销贷款;办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粮食风险基金的代理拨付,并依照相关政策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办理业务范围内开户企事业单位的存、取款及其资金结算;办理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农业综合开发和附营业务于1998年11月底划转到县农行)。1996~2000年,县农发行累计发放各类贷款44956万元,其中扶贫贷款2114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贷款2405万元,粮棉油收购、储备贷款396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