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通 信
第一节 固定电话
固定电话分市内电话、农村电话和长途电话。市内电话营业服务范围按城镇行政区划划定,农村电话以县境为范围,以城郊、乡村的电话用户为服务对象,跨地区界、省界、国界的电话为长途电话。
一、市内电话
1988年,县城内电话用户241户,1989年266户,1990年303户,1991年368户。1992年后,市话覆盖范围扩大,城区内电话业务量迅速增长,当年市话期末到达户1243户,1993年1543户,1994年1800户,1995年 2696户,1996年4140户,1997年7336户,1998年10321户,1999年13902户,2000年,市话期末到达户1.44万户。
线路设备1988年完成县城区4.3皮长公里电缆扩容。1990年电信生产机房楼建成,同年5月在全地区第一家安装纵横制1000门长话、市话、农话合一自动电话交换设备,电话号码由3位升至5位。1991年全地区第一家开通国际、国内长途直拨业务。是年开通县委、县政府、公安局、农业银行传真通信。1994年2月引进洛阳电话设备厂HJD04数字交换机,3月,HJD04交换机5000门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开通。1996年6月,5000门数字交换扩容成功,市话容量达到1万门,固定电话号码升至7位。1996年6月~2000年5月,第三期市话5000门、第四期5000门市话程控数字交换机扩容成功,市话装机容量达到2万门。2000年底,全县市话程控交换总容量2万门,市话电缆杆路48.46公里,皮长225公里。
服务种类 市内电话的用户种类有2种:甲种用户为住宅和宿舍,乙种用户为甲种以外的用户。业务种类18种:普通电话、电话副机及附件、无绳电话、用户交换机和集团电话、分机、中继线、专线、临时电话以及临时专线、公用电话、用户终端复用设备、租杆挂线、设备代理维修、程控电话服务项目、电话查号、移机、改名过户、代办工程、选号。
1995年以前,市内电话根据机线设备条件、用户分布情况和城镇行政区划,划定市内电话营业区和市内电话基本营业区域,作为市内电话的服务范围。1995年,按照市内电话服务范围规定,市话营业区域为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市区,服务范围1~2年调整一次,调整时只扩展,不内缩。
资费1985~1987年,市内电话资费以包月形式,每月24元,按月收取固定话费。1988~1993年,电话资费改革,执行省局豫邮农字〔1983〕1号文件,甲种用户月租费7元,乙种用户月租费30元。1988年初,市内电话月租费按现行标准加收20%的附加费,作为加速市内电话发展基金。1994年4月,市话基本月租费甲种用户15元,乙种用户30元,中继线36元。程控市内电话服务项目的收费,呼出限制的开户费10元,月租费6元。热线服务、转移呼叫、遇忙记存呼叫、遇忙回叫等的开户费为10元,月使用费为3元。缩位拨号、三方通话、闹钟服务、追查恶意呼叫、呼叫等待、免打扰服务、缺席用户服务的开户费为10元,月使用费为2元。其他费用:改名过户手续费每号3元,注销手续费每件3元,换机手续费每部3元,列名费每户每月3元,选号费每号10元,租杆挂线费每杆每月0.2元,线路代理维修费,铜线每对公里每月1.9元,铁线每对公里每月1.6元,管理租费每一孔公里每月35元。1999年3月,全国电信资费进行有升有降的结构性调整,资费总体水平下降。其中因特网、国内出租电路、国际和国内港澳台电话资费、长途电话附加费及电话初装费、移动电话入网费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对本地网电话资费理顺关系,取消了本地网电话附加费。
二、农村电话
农村电话是指县(市)城区以外,以县城为中心,以县境为范围,联系县、乡、村之间的电话通信。
1988年,农村电话机总数370部,1989年367部,1990年373部,1991年370部。1992年后,农村电话逐步增长,当年农话期末到达户409户,1993年414户,1994年544户,1995年650户,1996年795户。1997年后,农村电话增长迅速,当年农话期末到达户2739户。1998年,农村和县城统一为市话收费,农话收费标准降低,当年农话期末到达户6510户,1999年13467户,2000年农话期末到达户17211户。
线路设备 平舆县农村电话线路属于三级通信线路,农村电话线路按通话地点分为中继线路和集镇线路两种。80年代末,全县农村电话杆路总长度756公里,明线线条总长度786对公里,电缆总长度3.5皮长公里。1991年全县农村电话杆路总长度775公里(含水泥杆路685公里),明线线条总长度710对公里,电缆总长度10.36皮长公里。1996年电话交换点16个,至县城实现中继传输光缆数字化,电缆总长度28皮长公里,光缆总长度132皮长公里。2000年中继光缆长度186皮长公里,电缆总长度1280皮长公里,实现杆线到村委,全县1103个自然村通电话。
80年代末,全县有农村磁石人工电话交换机860门。1991年全县农村磁石人工电话交换机1000门。1997年全县农村电话16个交换点改为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144门,用户2366户。2000年农村电话交换点16个,接入网点36个,总容量17920门。
服务种类 农村电话的业务种类分为区内电话、区间电话和特别业务3种。根据邮电部电信总局关于营业区域和基本区域的划分规定,营业区域一般按乡(镇)行政区域划定,基本营业区域一般以邮电支局(所)交换点为中心,按距离0.5公里为半径,结合自然地形划定,对用户比较集中、主干线路设备已经到达的地区适当扩大。区内电话即本区、乡以内的电话,区内电话分甲、乙两种,凡村民委员会、村民组及所属学校和私人住宅安装的电话为甲种用户,其他为乙种用户。农村电话、区内电话业务还有装机、移机、拆机、更名、过户等。区间电话是经区、乡交换中心之间的通话即不同区、乡之间的通话。农村电话的区间电话按照不同对象,划分为7类,并按先后顺序进行接续。第一类防空情报电话,第二类特种电话,第三类紧急调度电话,第四类首长电话,第五类加急军政电话、加急公务、业务电话、加急普通电话,第六类军政电话,第七类普通电话、公务业务电话。农村电话经办的特别业务主要有:会议电话、出租代理维修、预告电话等。
资费1988年以前按月收取固定话费。1988~1993年,农村电话资费改革,甲种用户月租费7元,乙种用户月租费30元。1993年3月1日,执行河南省物价局和省电信局《关于调整和新增农村电话部分资费标准的通知》,农话初装费由各县(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用户承受能力,在规定幅度内核定,报当地政府同意后执行。自动电话实行微机计费的通话费标准,实行“一分/一分制”计费方式,收费标准一级(15公里以内)为0.3元,二级(15~35公里)为0.4元,三级(35公里以上)为0.5元。人工半自动电话通话费不作调整,收费标准仍按原规定执行。农话区内月租费采取包月制和复式记次制两种方式,复式记次制标准由基本月租费和通话费两部分组成,通话费每3分钟为一次,不足3分钟按一次计算每次0.1元,其他部分的资费标准亦作相应调整。由于农话建设资金不足,为加快农村通信事业尽快发展,农话建设附加费由原每张0.15元调整为0.2元,农话建设附加费作为农话建设发展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1996年12月,按国家规定,为缓解市内电话亏损状况,缩小市话与长话的价差,省、市内电话通话费由每3分钟(不足3分钟按3分钟)0.1元调整到0.144元。本地网营业区间(即县与县之间、县与乡之间、乡与乡之间、城市与县城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同一城市中市辖郊区营业区与市话营业区之间等)通话费标准按照国家规定,为每分钟0.48元,而后逐网核定。本地网通话距离超过300公里的通话标准,按每分钟0.6元执行。本地网营业区间通话,无论距离远近,均不作长途电话。
1998~2000年县城和农村统一为市话收费,每3分钟一次0.2元,区间为网话,每3分钟一次0.48元(不足3分钟按3分钟计算)。
三、长途电话
1988年后,平舆县拨打的长途电话多为亲情电话。1992年全县共拨打长途电话73256次,1993年77703次,1994年220696次,1995年661139次,1996年1235235次,1997年1695676次,1998年2494533次,1999年3075743次,2000年,全县共拨打长途电话3433082次。
线路设备1989年平舆至驻马店开通直达线路。1990年安装纵横制1000门长话、市话、农话合一自动电话交换设备。1994年3月开通HJD04数字交换机5000门。1996年10月建成本地电话网,取消各县长途区号。同年12月拆除人工电话坐席,全部电话用户实现长途电话自动转接,1998年3月开通可视会议电话。
国内长途电话 1988年,国内长途电话业务种类有9种,即防空情报电话、特种电话、紧急调度电话、特急公务业务电话、政务电话、加急普通电话、加急公务业务电话、普通电话、公务业务电话。1991年10月长途程控自动交换机开通运营,开办长途自动电话直拨业务。1996年开办800公里国内被叫集中付费业务。全国长途电话计费等级由12级简化为4级。通话费标准为:省内本地网之间长途通话费每分钟0.6元,省外800公里以内每分钟0.8元,800公里以上每分钟1元。1997年开办200中国电话卡自动密码记账长途直拨电话业务,4月开办IC卡公用电话,7月向社会推出300长途电话卡业务。
国际长途电话 国际电话资费,用户直拨电话以3分钟为起算单位,人工和半自动接续分普通和加急两种,加急按普通话费加倍计算。每张国际电话的基本收费时间为3分钟,超过3分钟的按实际通话时间计算,尾数不满1分钟的按1分钟计算。国际电话的基本价目(3分钟为一次普通电话价目):亚洲26.4元、欧洲28.8元、拉丁美洲36元、大洋洲28.8元、非洲33.6元。1994年10月开通数字程控电话,直拨国际电话通达183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国际电话通达226个国家和地区。
会议电话 1995年前,会议电话是单独一项长途电话业务。1995年11月,按照邮电部颁发的长话业务规程规定,会议电话在预定时间24小时以前受理挂号,会议电话通话费按第1次受话地点的长途电话基本价目与分段计费办法计算收费,基本收费时间为30分钟,不满30分钟的按30分钟计算,超过30分钟的,按实际通话时间计算。
第二节 电报
1988年3月电报进入全省自动转报网,电报电路2条。1990年,进行设备更新,平舆县邮电局配备比较先进的桑达SET2810中文电传汉字机和汉字电传机各一部,取代使用多年的55型电传打字机,电报设备由机械传真机改为中文智能传真机。同年12月,公众电报并入全国自动转报网,公众电报通达180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平舆县电报业务量为82342份,1993年74228份,1994年67888份。1995年,随着全县城乡数字程控电话的相继开通,电报业务作为公众对外传递信息的途径之一,由主要地位降为次要地位,电报业务量逐年下降,当年完成54944份,1996年36233份,1997年20226份。1998年3月,县邮电局报务班撤销,业务并入电信营业班,当年完成电报业务11586份。1999年,传真机取代桑达SET2810中文电传汉字机,电报传真至驻马店,由驻马店地区邮电局报房统一发送,当年发送电报8284份。2000年,全年完成电报业务5420份,收入3万元,电报业务收入占电信业务收入的0.1%。
第三节 无线寻呼
1993年7月,开通126人工、127自动无线寻呼业务,建无线寻呼发射基站1处,有发射机1部,系统容量10000户,寻呼机型有数字、汉字两种,当年无线寻呼用户期末户43户,1994年211户,1995年570户。1996年,无线寻呼实现全区联网,全省漫游,当年无线寻呼用户期末户1999户。1997年10月1日开通198、199全国寻呼网,当年无线寻呼用户期末户3801户。1998年6月,无线寻呼业务从邮电局分离,并入中国联通公司,当年无线寻呼用户期末户达到6064户。1999年后,随着移动电话的发展,无线寻呼需求下降,当年无线寻呼用户期末户2600户,2000年3200户。
第四节 移动电话
1993年3月,开通双工超短波对讲机(俗称二哥大)业务,当年发展用户45户。5月,开通模拟移动电话(俗称大哥大)业务,建基站1处,发展用户360户,同时停止办理“二哥大”业务和通话。1994年8月,开通4信道双2450兆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用户480户,并实行全国漫游。1995年3月,建第一处模拟移动电话(8+1)信道,容量5000户。1996年7月,开通模拟数字涌动电话业务,建基站1处。1997年3月至1998年底,建成开通各乡镇GSM数字移动通信基站17处,移动通信覆盖面积达85%以上,建设县乡光缆线路180公里。1999年7月,移动通信业务从电信局分离出去,成立驻马店移动通信公司平舆分公司。
第五节 互联网
1997年9月,平舆县开通169169拨号上网业务,当年发展因特网用户30户。1999年9月,完成省、市、县、乡政府上网工程,县、乡两级政府的基本概况、本地特色等资料全部上网。2000年4月在因特网上开通平舆信息港。是年底,全县拨号上网用户1658户。
第六节 机 构
1998年以前,平舆县邮电局管理电信业务。1998年10月,邮政、电信业务分开管理和经营,成立平舆县电信局,电信局在邮政局设置两个专业股,管理和经营电信业务。电信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2人,工会主席由副局长兼任。有干部职工62人。内设综合办公室(辖人事、财务、总务供应、审计、安全保卫、车辆管理等部门)、市场经营部(辖营业、收费、服务等生产经营部门)、运行维护部(辖设备、市话、农话线路等维护部门),有县城营业厅和东皇庙、玉皇庙、郭楼、后刘、高杨店、杨埠、万冢、庙湾、辛店、李屯、十字路、东和店、西洋店、双庙、万金店、射桥、老王岗等营业网点。1999年7月,移动通信业务从电信局分离出去,成立驻马店移动通信公司平舆分公司,有干部职工62人。2000年10月,平舆县电信局更名为河南省电信公司平舆县电信局,由事业性质转变为企业性质,内设综合办公室(辖人事、财务、总务供应、审计、安全保卫、车辆管理等部门)、市场经营部(辖营业、收费、服务等生产经营部门)、运行维护部(辖设备、市话、农话线路等维护部门)。有县城营业厅和东皇庙、玉皇庙、郭楼、后刘、高杨店、杨埠、万冢、庙湾、辛店、李屯、十字路、东和店、西洋店、双庙、万金店、射桥、老王岗等18个营业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