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2000年,全县增长人口54848人,平均每年增加3657人,年平均增长率6.8‰。
为贯彻落实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这一基本国策,1979年,县将计划生育办公室改为计划生育委员会。1984年后,全县计划生育网络逐年健全。1988年,县、乡、村群众性的计划生育协会相继建立。各级计划生育管理机构认真执行政策,狠抓落实措施。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三为主”方针,走“三结合”道路,并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改变生育观念。全县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1990~2000年,始终保持全省先进位次,受到各级领导机关的表彰。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发展
县公安局年底统计,1986年,全县总人口536206人,其中男性274535人,女性261671人。2000年,总人口591054人,其中男性305213人,女性285841人。15年全县总人口净增54848人,男性净增30678人,女性净增24170人,年自然增长率6.8‰。
第二节 婚姻 家庭
一、婚姻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为418613人,占全县总人数74.92%,其中男213925人,女204688人。未婚人口120519人,占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数28.79%,其中男69012人,女51507人;有配偶人口269389人,占64.35%,其中男134350人,女134039人;离婚2114人,占0.51%,其中男1704人,女410人;丧偶26591人,占6.35%,其中男8859人,女17732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抽样调查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42628人,其中男21734人,女20894人。未婚人口6684人,占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15.68%,其中男4231人,女2453人;初婚有配偶32295人,占75.76%,其中男16114人,女16181人;再婚有配偶702人,占1.65%,其中男274人,女428人;离婚305人,占0.72%,其中男233人,女72人;丧偶2642人,占6:2%,其中男882人,女1760人。
二、家庭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总户数为137281户。
按家庭人口规模分:一人户6919户,占全县总户数5.04%;二人户13192户,占9.61%;三人户35521户,占25.87%;四人户33715户,占24.56%;五人户25529户,占18.6%;六人户13085户,占9.53%;七人户5802户,占4.23%;八人户2297户,占1.67%;九人户827户,占0.6%;十人及十人以上户394户,占0.29%。
按家庭宗亲类型分:一代户15421户,占全县总户数11.23%;二代户97192户,占70.8%;三代户23876户,占17.39%;四代户789户,占0.57%;五代户3户,占0.002%。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户数165200户。
按家庭人口规模分:一人户10721户,占全县总户数6.49%;二人户25324户,占15.33%;三人户63444户,占38.4%;四人户39352户,占23.82%;五人户18991户,占11.5%;六人户5636户,占3.4%;七人户1310户,占0.8%;八人户308户,占0.19%;九人户79户,占0.05%;十人及十人以上户35户,占0.02%。
按家庭宗亲类型分;一代户29590户,占全县总户数17。91%;二代户104018户,占62.96%;三代户30256户,占18.32%;四代户1336户,占0.81%。
第三节 人口构成
一、年龄、性别构成
年龄 1990年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558755人,14岁以下人口14014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5.1%;15至59岁人口363849人,占65.1%;60岁以上人口54764人,占9.8%,其中90岁以上150人,100岁以上的1人,为女性。
2000年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590009人,14岁以下人口131382人,占22.3%;15岁至59岁人口390304人,占66.2%;60岁以上人口68323人,占11.5%,其中90岁以上241人,100岁及以上的3人,为女性。
性别 1990年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中,男性286197人,占51.2%;女性272558人,占48.8%。性别比(女性为100)平均为105。0~4岁性别比为117,其中0岁为115,1岁为119,2岁为118,3岁为119,4岁为110。
2000年人口普查,男性303233人,占51.4%;女性286776人,占48.6%。性别比平均为106。0~4岁性别比为123,其中0岁为117,1岁为147,2岁为126,3岁为112,4岁为117。
二、文化构成
1990年7月1日人口普查,确山县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为508681人,其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150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3%;接受中专教育的3800人,占0.7%;高中教育的有31012人,占5.6%;初中教育的有145001人,占26%;小学教育的有219100人,占39%;文盲半文盲的人口有10826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9.4%。
2000年人口普查,全县6岁及6岁以上人口537644人,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794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受中专教育的8699人,占1.5%;受高中教育的38065人,占6.5%;受初中教育的254102人,占43%;受小学教育的177373人,占30%;文盲半文盲51463人,占8.7%。
10年间,全县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文化构成略有改变。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提高1.1%,受中专教育的人口提高0.8%,高中教育的人口提高0.9%,初中教育的提高17%,小学教育的减少9%,文盲半文盲减少11%。
三、行业构成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农业人口521729人,占全县总人口93.4%;非农业人口37026人,占6.6%。全县在业人口360238人,占全县总人口64.47%,其中男为190966人,女为169272人,分别从事于12个行业。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农业人口537526人,占全县总人口91.1%;非农业人口52483人,占8.9%。抽样调查42628人,其中在业人口37279人,占抽样调查人口的87.45%,分别在16个行业中就业。
四、职业构成
1990年人口普查,全县在业人口360238人,分别在8个职业类中就职。2000年人口普查,抽样调查在业人口37279人,分别在7个职业类中就职。
第四节 人口分布
一、行政区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558755人。18个乡镇中,以三里河乡人口为最多,人口为4887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75%;刘店镇次之,人口4808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61%;再次之为留庄镇,人口47443人,占全县人口的8.49%。
2000年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590009人。18个乡镇中,仍以三里河乡人口最多,人口52351人,占全县的8.87%;刘店镇降为全县第三位,占全县8.61%,人口50348人;留庄镇人口升为第二位,人口51067人,占全县人口的8.66%。
二、人口密度
1990年7月1日,确山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76人;2000年11月1日,平均每平方公里292人,10年间,每平方公里增加16人。县城所在地盘龙镇1990年人口密度为2360人,2000年为3584人,10年间每平方公里增加1224人。
全县人口分布以地势高低而变化,地势愈低人口分布愈稠密,地势愈高人口分布愈稀疏。县境以南北通贯的京广铁路为界,以东为准平原,面积为68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近1/3,以2000年为例(下同),人口有26万之多,占全县人口44.7%,每平方公里385人,是县内人口较为稠密地区;以西多丘陵山地,面积1339平方公里,占全县2/3的土地面积,人口为32.6万人(包括盘龙镇人口),仅占全县人口的55.3%,每平方公里为246人。
县境中部,从东往西,刘店镇每平方公里423人,往西城郊为310余人,瓦岗148人,竹沟149人;县境北部,古城乡为平原乡,每平方公里518人,往西朱古洞293人,胡庙271人,蚁蜂镇181人;县南溱头河一带,东部留庄镇每平方公里412人,新安店278人,任店镇191人,石滚河乡157人。
县境自北向南人口分布也有差别,县东北部平原人口密度稍高于县南准平原和丘陵区;县西北山前丘陵区高于县城以南的山区。全县以平原乡古城人口密度最大,其次是残丘孤山的准平原刘店、普会寺、顺山店、留庄、杨店、双河等乡镇,平均密度高于全县水平。山前丘陵区胡庙、朱古洞、新安店、李新店等乡镇和任店镇大部,人口密度与全县基本持平,而山区蚁蜂、竹沟、瓦岗、石滚河等乡镇与任店镇的西南部,每平方公里仅百多人。
第五节 人口迁移
一、迁入
1986年,迁入本县人口10633人,其中由省内其他县(市)迁入9720人,占迁入人口91.42%;由省外迁入913人,占8.58%。
1990年,全县迁入人口为9294人,占全县总人口1.67%。其中由省内县(市)迁入8750人,占迁入人口的94.15%;由省外县(市)迁入544人,占迁入人口5.85%。盘龙镇迁入人口最多,迁入1927人,占全县迁入人口的20.74%。
2000年,全县迁入7402人,占全县总人口1.26%,其中由省内迁入6919人,占迁入人口的93.48%;由省外迁入483人,占迁入人口6.52%。盘龙镇迁入1632人,占全县迁入人口22.05%;双河乡和胡庙乡次之,分别占迁入人口的9.35%和6.53%。
2000年人口普查时,抽样调查迁入的1829人中,20~34岁的青壮年为1252人,占68.46%,其中女性为989人,占54.1%,大部分为婚姻迁入。被抽样调查人员中,多数来自云南、四川、河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男性多从事矿山开采、砖瓦窑、经商等;女性以发廊、酒店打工为主。
二、迁出
1986年,确山县迁出人口为11144人,其中迁往省内县(市)的有10118人,占迁出人口的90.79%;迁往省外的有1026人,占9.21%。1986~2000年中,以1989年迁出人口最多,为14130人,其中迁往省内的有13577人,占迁出人口96%;迁往省外的有553人,占迁出人口的4%。其原因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出现富余劳动力,前往省内和省外打工;县内驻军减少,其家属随军人调动工作单位或转业迁出。
2000年,迁出人口6354人,其中迁往省内县(市)的有5166人,迁往省外的有1179人,分别占迁出人口的81.4%和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