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
第一节 质量监督管理
1996年以前,产品质量监督由县经济委员会主管。成立质量技术监督局后,由质量技术监督局主管。1996年,确山县制订《确山县质量振兴实施意见》,确定1996年至2000年为质量振兴基础建设时期,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据此开展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
1996年至1998年,主要对企业产品质量工作进行指导和帮促,宣传国家《质量振兴纲要》和《确山县质量振兴实施意见》,提供法律、技术帮助,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改进、产品创新工作,争创名牌产品、名牌企业。1999年是技术监督服务企业年。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和开展企业质量管理状况调查,发现约有40%的集体企业和85%的个体私营企业没有把质量管理上升为制度和必须遵守的原则;约有20%的国有企业的质量管理观念和方法相对落后。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企业所需,全力、全面地对企业进行帮扶。把县水泥厂、9075 工厂床具厂、台联拖车改装厂、朗陵酒厂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实施一厂一策的针对性帮扶措施,深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活动和降废减损、改造落后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等各项服务工程。2000年进一步深化服务企业工作,引导河南省确山水泥厂、确山县水泥有限公司、驻马店地区龙山通用机械厂等有实力的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申请进行IS09000族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河南省确山水泥厂当年就通过IS0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加强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帮助确山县朗陵酒厂、康碧特饮料厂取得省级生产许可证;取消清泉饮料厂等6家无证生产碳酸饮料和葡萄酒的个体私营企业。积极对国家粮食储备库、薄山引水工程、电业农网改造、县城环城路等重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服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确山县加大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做好监督后处理及统检、定检、抽检工作。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先后对种子、肥料、饮料、葡萄酒、粮油、建材、洗涤品、时令热销商品和重点工程进行专项抽查,把抽查结果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确定107国道沿线、盘龙镇朗陵大道、解放路商业街及留庄镇、刘店镇、双河乡、任店镇、竹沟镇5个乡镇的农村集市为监督管理的重点市场,加强质量监督与质量控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1996年至2000年累计统检18家、定检51家企业,帮助32家统检、定检不合格企业进行整改,完成率达100%;累计抽检372家次、541个产品,实现合格率15%的年增长,抽检范围覆盖全县大部分生产企业和代理商业企业,覆盖率达到95%,对抽检不合格企业全部责令进行整改,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予以清除。
1996年至2000年,加大市场监督和执法打假力度,开展以净化市场为重点的三项活动,即:查农资保春耕、查市场保双节、查建材保建设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1400多人次,查处各种违法案件213起,查获假冒伪劣商品价值495万元,检查市场(商业街)91个次,检查商店、摊点1800多家次,端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窝点188个。1999年开展菜蓝子、火炉子、米袋子、车子、房子专项检查,查处调味品违法案件12起,蜂窝煤不合格案件8起,面粉、大米不符合质量标准案件21起,受理商品房面积投诉2起。2000年重点开展打假保优专项活动,端掉生产假冒四川过磷酸钙窝点2个、生产伪劣复合肥窝点1个,立案查处假冒伪劣违法案件41起,同时对确固水泥、正圆饲料、朗陵罐酒等一批当地名牌、优质产品进行推广,提供宣传支持。连续5年开展“中州质量行”、“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1997年,确山县百货大楼、确山县医药公司第一医药门市部等商业企业获得省级“质量信得过单位”荣誉称号。2000年开展创建盘龙镇解放路商业街为“购物放心一条街”活动,并于当年获得驻马店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初步认可。
第二节 计量监督
确山县标准计量所在1996年4月之前,归科委领导,重点加强对木杆秤的管理,发放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定期检定计量器具,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制,并组织人员对市场上的计量器具和定量包装商品进行检查。1986年,在原来衡器检修的基础上,增设长度室、热工室。推行法定计量单位,推广法定计量新器具1700台(件),改造现有计量器具。对全县112个企业的计量器具、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县机械厂通过计量定级、升级工作,将不合格的计量器具进行更新和维修,并定期送检,使产品质量有所提高,销量大幅上升。当年经省计量局批准,获得三级计量合格证。1987年,加强强制管理的计量器的登记和检定,检定3740台(件)。对全县制作木制杆秤的人员逐人考核并发证。在计量定级、升级工作中,有5个厂家申请计量三级审验,其中3家通过地区计量部门验收,1家通过省级计量部门验收。
1988年,对全县计量器具进行注册登记。是年,3个企业定计量三级,1个企业升为计量二级。1989年,重点抓计量测试,建立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登记和单位申请申报制度。对贸易市场、个体摊点采取突击检定和不定期检定的方式,市场贸易计量器具受检率37%。1990年,检定计量器具1319台(件)。
1991年,围绕“品种、质量、效益年”活动,建立完善计量器具检查、登记、申报制度,全年检审计量器具4526台(件)。是年,物价局、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修定“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验收标准的通知》。实行年审百分制,半年初审计分,年终复审评定。当年评出13个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全县累计有59家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
1996年,标准计量所并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后,计量工作人员下乡下厂,为企业和个体户上门服务,加强定期检定工作。1996年至2000年,计量所共检定台秤4105台、地中衡45台、案秤515台,木杆秤1.1万支(次)、加油机1761台次、电能表7200块。每年的夏粮征购和烟叶收购前,标准计量所对所有收购用的计量器具全部进行检定。收购中,派出计量人员在各粮管所和烟叶收购站驻点监督管理,严防压级、压价、压秤。
对拒绝检验计量器具的企业和用户及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的用户,计量执法人员进行强制检定和依法处罚,配合法院强制执行。5年中,共查处计量器具违法案件370多起,有效遏制了缺斤少两现象。
1998年,县标准计量部门建立完善了确山县《质量手册》。对所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统一检定,购置一批新的计量检测和计量标准器具,并逐台建立设备档案419份。1999年,确山县计量标准通过驻马店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考核验收,取得计量授权书。
1999年开展电能表检定业务。同时加大查处非法检定电能表、破坏电能表准确度行为的力度,开展了电能表仲裁检验业务。1999年至2000年查处电工、乡变电站非法检定电能表案件7起,进行仲裁检验5起,挽回经济损失176万元。
在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检查中,对定量销售的水果、食品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查,严厉查处计量欺诈行为。1996年至2000年,共查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欺诈案件87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1986年至1996年,标准化管理侧重于帮助生产企业建立产品生产标准和推广电子代码工作。1996年后,标准化管理由推荐性向强制性转变,逐步在全县范围内消灭无标生产。1996年6月,建立农业科技标准化体系,制定《确山县烟草种植加工地方标准》,指导烟草经营单位和烟农提高产品质量。1998年确山县治理无标生产工作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验收,企业产品标准化覆盖率由原来的13.2%提高到97%,2000年年底达到100%。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帮助企业制定了83个产品标准,同时建立完善技术资料库,加强咨询服务。2000年全县先后注册登记了916个产品标准,其中532个执行国家标准,274个执行行业标准。
对无标准生产、不按标准生产销售等违反标准化法律、法规行为予以严厉查处,1996年至2000年查处标准化违法案件173起,限期整改205条。2000年推广电子代码、电子代码副本1768份,确山县企业事业单位赋码率达到98%。
第四节 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宣传
确山县建立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网络,实行目标责任制。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及各种简报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发布技术监督公告,全方位地对技术监督工作进行宣传报道。1996年至2000年,共有18篇论文获地市级以上奖项,有61篇新闻在地市级以上宣传媒体发表,在电台、电视台作了10个专题节目,形成了栏目专题化、内容定期化、专题系列化的技术监督宣传格局。
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工商企业和重要商业街道开展法律法规咨询服务,每年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9月“质量宣传月”,积极开展维权服务,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
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增加质量工作透明度,以质量公告的形式,曝光质量违法典型案件32起,发布工作动态和信息12次,对名优产品、名优企业提供宣传支持。
第十五节 质量技术监督机构
1996年,确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成立,机关内设办公室,下设标准计量管理所,有24人,其中干部9人、工人15人。2000年,机关内设办公室、质量认证与监督管理股,有19人。下设标准计量管理所,有70人。配有检验检测设备400多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