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6月30日,确山县人民武装部(简称人武部)由军队序列划归地方建制,隶属中共确山县委、确山县县人民政府和驻马店军分区双重领导,名称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省确山县人民武装部改为河南省确山县人民武装部。编制25人,其中干部16人,职工9人;编制部长、政委各一人。下设两科一室:军事科、政工科和办公室。后因工作需要又设一名副部长。
1996年3月31日,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确山县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仍隶属河南省确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和驻马店军分区双重领导,县委书记兼任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名称由河南省确山县人民武装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省确山县人民武装部。编制22人,其中干部12人,职工10人;编制部长、政委和副部长各1人。下设3个科:军事科、政工科、后勤科。军事科编制科长1人,参谋3人;政工科编制科长1人,干事2人;后勤科编制科长1人,助理员1人。县人武部管辖各乡镇武装部,乡镇武装部配部长、副部长各1人,干事1至2人。县直党委和地区管理企业龙山水泥厂也建有武装部。
第一章 民兵
第一节 民兵组织
民兵分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18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退出现役的士兵和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以及选定参加军事训练的人员,编为基干民兵;其余18岁至35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编为普通民兵。
1986年,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民兵营,乡镇长兼任民兵营长,乡镇党委书记兼任民兵营教导员,乡镇武装部长任民兵营副营长。以村为单位建立民兵连,任命连长1人,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民兵连指导员。民兵营、民兵连干部由县人武部根据基层推荐,考察后统一任命。各村民组建立民兵排。
1998年,根据总参谋部的通知精神,河南省军区提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四个转移”,即民兵组织建设重点向城市和乡镇企业转移,民兵军事训练重点向应急分队、专业技术分队和民兵干部转移。同年,确山县人武部从县城、107国道沿线乡镇民兵中择优选拔270人,组建了两个民兵应急连和一个排。民兵应急连连长、指导员分别由县人武部军事科参谋和政工科干事兼任。在县林业局、交通局、卫生局、邮电局分别建立4个专业技术分队,共140人。每年年初,按照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的政治、身体、年龄要求进行一次民兵组织整顿,做好民兵的出入转队工作。对编入应急分队的民兵,按照征集新兵的标准进行挑选,优先录用退伍战士。全县保持一定数量的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每年对转业军官和退伍士兵进行预备役登记,被登记的预备役军官和士兵,每年校对一次,并存入国防后备力量档案库,随时接受征召。退出现役的28周岁以下的人员编入基干民兵一类预备役,其余编入普通民兵二类预备役。每年被登记的预备役军官和士兵有300人至500人。
2000年,以各乡镇为单位建立了基干民兵连,连部设在乡镇武装部,乡镇武装部长兼任基干民兵连连长。
第二节 政治教育
民兵政治教育以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国防教育为重点。全民性的教育是民兵政治教育的基础,主要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以及形势任务、国家法律、法令教育等,由地方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人武部门积极配合,民兵带头参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是民兵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进行国防知识、人民战争思想、民兵性质、任务以及民兵的光荣传统教育等,由人武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协助。民兵集中训练时,安排10%的时间进行政治教育,主要安排民兵性质、任务、光荣传统等内容,并与军事训练统一进行。1997年以后,在参训民兵教育中增加了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内容,提高民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本领。普通民兵教育,主要结合征兵、整组和利用重要节日,根据形势任务及民兵思想实际安排教育内容,一般每年进行2次。民兵应急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的政治教育,主要是根据形势和任务,专门做出安排。
各民兵连不断加强“民兵之家”的建设,完善了设施,普遍订阅了《中国民兵》和《黄河民兵》杂志,使“民兵之家”成为民兵政治教育的主阵地。1999年,留庄镇汪庄村“民兵之家”被济南军区政治部表彰为“红旗民兵之家”。
1996年,人武部组织向模范民兵连长李学峰学习活动,学习他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无私精神。1998年,依托竹沟革命烈士纪念馆建立了“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同年在县教育电视台开辟了“国防天地”专栏,利用大众媒体对民兵进行思想教育。1999年,在全县武装系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中开展以“为军人排忧,为军属解难,帮扶烈士后代脱贫致富”为主要内容的“两为一帮”活动,受到军分区和省军区的肯定。
2000年,为增强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新时期民兵思想上求新、求乐、求富的特点,从全县党政领导、劳动模范、致富能手和农业科技骨干中选拔了23名人员组成“确山县民兵思想政治教育讲师团”,县委书记任团长,县委宣传部长、县人武部部长、政委任副团长,制定活动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巡回教育讲座。
第三节 军事训练
民兵的军事训练,安排在每年麦收前的农闲时节进行。参训人员由军分区司令部统一下达指标,县人武部参训人数分解到各乡镇武装部,以乡镇为单位组织民兵参加训练,全县每年一般有500名左右的民兵参加训练。军分区每年组织一期县、乡专职武装干部集训,增强组织指挥民兵训练的能力。民兵军事训练的内容,在1996年以前,有坦克乘员、高射炮、高射机枪、通信和步兵战术等训练,按照济南军区司令部的指示精神,与驻军某部进行挂钩训练,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为战时及时补充兵员打下良好的基础。1996年以后,民兵军事训练重点向民兵应急分队、专业技术分队和民兵干部转移。民兵应急分队主要进行队列、防暴和勤务训练,专业技术分队突出进行通信、卫生、交通保障和森林消防训练。
1994年,确山县在京广铁路确山段建立了9个民兵铁路护路点,共有民兵72人。护路民兵英勇果断、坚守岗位,多次打击扒窃铁路物资的不法分子。至2000年,确山县护路民兵5次被武汉铁路分局、河南省军区评为“铁路护路先进单位”。
1998年6月,军分区举行了民兵应急分队阅兵和专业技术训练课目演示,确山县民兵夺得阅兵分列式和阅兵课目演示两块金牌。1998、1999两年,民兵应急分队和森林消防分队多次扑灭森林火灾,为国家避免巨大经济损失,被鄂、豫、皖森林联防指挥部评为“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1999年,县人武部在全县民兵预备役人员中广泛开展“为维护社会稳定作贡献”活动,各乡镇武装部和民兵连成立民兵联防中心和巡逻打更队,为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