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矿藏资源
遂平地层西部山区主要是震旦系石英岩,局部地区保留有寒武系灰岩,页岩、大成岩出露相当普遍。在沉积岩系中,主要有铁、磷、锰等矿藏。由于岩浆活动的结果,形成多种金属矿藏。
第一节 金属矿
红石崖宣龙式铁矿:分布较广,以西部红石崖宣龙式鲭状赤铁矿藏量丰富,估计藏量约有1亿吨左右。矿区范围大致为东南至蔡坪,西南至大阳坡,西北至黑石崖,东北至九龙山,面积约13平方公里。矿体层位在震旦系地层中间,底板和顶层为灰色。淡青色页岩和薄层石英岩。
分金炉铁矿:是热液期内生矿床,浸入填充在片麻岩、石英岩和板岩之中,矿体范围不大,品位差别大,主要分布在火成岩与片麻岩的接触带上,适于小型开采。
尖山铁矿:为热液期矿床,矿体填充于上震旦系地层的节理和裂隙之内。规模不大,出露面积约640平方米。另外,在五头脑、古泉山、二郎山等地,也有此类型铁矿。
分金炉铜、钼矿:铜矿多侵于闪长片麻岩的片理中,矿体呈不规则状。钼矿多分散地侵于云母角闪片麻岩中,常与黄铁矿共生。
袁庄方铅矿:出现于袁庄北天门山一带,产于震旦系下部地层中,为热液浸染状和脉状。
尖山铀矿:铀矿位于尖山、平顶垛脚下,1967年筹建,1970年建成投产,曾大量开采。由于矿石品位低,处理成本高,宏观经济效益差,1985年终产,矿井封闭。
第二节 非金属矿
磷矿:分布在县境西部,矿石质量符合工业要求,可为地方工业开采,也可露天开采利用。
耐火黏土:分布较广,在宋沟、扎马庄、小顶山等地均有埋藏,为斜长岩脉风化而成。以宋沟耐火土质量较好,藏量丰富。耐火黏土成脉状填充在震旦系地层之板岩节理之中,宽约5~8米,呈南北延伸,两侧有云煌岩脉侵入,藏量估计约12万吨。
水晶: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走马岭东北坡、曹寺沟西侧等地。一般质量较纯,可做研磨材料及玻璃原料。
石料:鸽子山山体全属花岗岩,储量3600万立方米。旧时采做石磙、碾子,销往邻近各县。石分桃红、肉红两色,可供制作高级建筑板材饰料。
另有小量的锰、云母、石膏等矿。各种矿藏资源,为发展地方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节 开发管理
1984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布实施《河南省采矿管理条例》,9月,省矿管委颁发实施《关于“矿产开采许可证”、“矿产开采临时许可证”的发放办法》。遂平县人民政府及时转发并实施。1987年8月遂平县成立土地矿产局,局内设矿产科,专司矿产资源的管理工作。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1996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施行。1998年2月国务院发布《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施行。5月,河南省颁布《河南省实施<矿产资源法>办法》,遂平县积极宣传和贯彻实施依法管理矿产资源。采取了一系列监督管理措施,制定全县矿主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规章、制度、规定等,并报上级地矿主管部门备案。积极协助上级地矿主管部门对本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加强全县所属矿山企业的科学、合理开采方法的管理。对采矿人违反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进行相应处理。开展全县所属矿山企业“开采许可证”的年度工作,对不符合开采条件的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整改注销或取缔。1987~2000年共调处矿业纠纷30余起,处理无证采矿、非法转让等违法案件100余起。依法取缔了嵖岈山风景区5处采矿点,有效地保护了风景区的自然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