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2000年,遂平县人事与社会劳动保障事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事制度管理由计划分配到推向市场,双向选择。为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干部使用情况,至2000年招收聘用制干部1065名。劳动用工、劳动管理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使企业用工有了自主权。全县离退休职工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做到老有所养。大部分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第一章 人事管理
第一节 干部管理
      2000年,遂平县有干部8200人,平均年龄42岁,大专文化以上的占41%。女性干部占38%,科技干部占65%。
      一、军转安置
      1986~2000年共接收安置转业军官123人,其中团级5人,营级40人,连排级78人。安置在机关单位11人,到企事业单位112人。做到部队、本人、接收单位三满意。
      二、大中专毕业生安置
      1986~1999年本着“对口专业,因才使用”的原则,共接收、安置大、中专毕业生1965人,其中专科以上620人,均在所学的对口专业发挥主力军作用。2000年,大、中专毕业生由原来指令性分配改革为推向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是年就业大、中专毕业生120人。
      三、招收聘用制干部
      凡具备国家教委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或获得地区二等、省部级三等以上科技成果奖的,经县人事部门审核,报地区人事部门审核、批准,招收为聘用制干部。其特点是在被聘用期间为干部。1991年招收聘用制干部159名。1993年在村支书、村主任队伍中择优招收15名聘用制干部。到2000年全县共招收聘用制干部1065名,干部队伍得到加强。
      1986~2000年共调配股级以上干部1200人,其中由企业调配到机关2人,由机关调配到企业5人。
      1991年底,科技干部职称评聘工作由县科委移交到县人劳局。2000年共有2637人获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377人获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中有2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开始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遂平县先后举办公务员知识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5300名,经过对参培人员16次考试、考核,至2000年,全县共有650名县乡机关干部过渡为国家公务员。
第二节 编制管理
      1978年成立遂平县编制委员会,1995年全国统一更名为机构编制委员会。编委下设办公室,与人事劳动部门合署办公。
      1986~1995年,县机构编制为:除县四大班子领导机构外,政府行政一级局委30个,党委部门8个,法规章程设置机构4个,群团组织7个,一级事业单位11个,正副科级事业单位25个,股级事业单位74个,乡16个,镇1个,区2个。1996年县乡机构进行机构改革,重点突出两点:一是职能交叉重叠的合并。二是定编制、定员、定岗。这次机构改革,一级机构合并7个,全县定编人员1637名。凡属于通过人才交流、干部调配等渠道需进机关单位的,均需经编制部门办理列编手续,财政部门凭列编手续方可纳入财政支付预算计划,严把机关人员“入口”关。
第三节 工资管理
      1986年后,工资制度主要实行的是企业效益工资。1994年以前企业实行八级工资制,企业职工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由等级工资连动工资组成。1994年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时废除了八级工资制,打破铁饭碗,实行等级工资制和岗位工资制,1997年以来随着企业工资制度的改革,对企业经营者实行了年薪制,对企业职工实行工资集体协商,人事劳动部门对企业工资管理实行宏观控制微观搞活,放开了企业内部分配的自主权。
      一、政策性工资调整
      1986~2000年企业政策性调整工资11次。第一次全县9474名企业职工普调工资,人均增加7元。第二次普调,人均增加96元。第三次普调,人均增加108元。
      到2000年,全县12327名企业职工人均工资446元。1986年后,机关事业单位普调工资9次,2000年全县机关事业单位15237名工作人员,人均工资684元。
      二、转正定级工资办理
      按照国家有关工资政策的规定,新招收工人学习期满三年转正定级。大、中专毕业生实习期满一年定级。1986~2000年,共为2013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理工资定级手续。
      三、调配人员工资办理
      主要对跨县以上调入的工作人员、跨行业调动和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办理工资关系手续。到2000年共办理跨县以上调入的工资关系手续336人。由企业调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手续办理1731人。由行政事业调人企业的工资手续办理43人。 
      四、奖励升级工资办理
      15年间,共对65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升级工资做了办理,平均每人月奖励升级工资12元。
      五、职称等级升级工资办理
      2000年全县专业技术人员12404人,其中科技高级职称104人,中级职称620人。专业技术高工1886人,中工3794人。1986~2000年,对全县所有具备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工资进行相应调整。
      六、工资改革
      1994年4月,实施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取消了原来的等级工资制,实行了以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四部分组成的工资制度,这次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有10891人。其中县直机关2133人,人均月增资119元,乡镇机关1237人,人均月增资106元。全额供给事业单位4687人,人均月增长93元,差额供给事业单位2117人,人均月增长126元,自收自支事业单位717人,人均月增长150元。1999年7月1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办发〔1999〕78号文件,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再次进行调整。
第四节 人才交流
      一、人才交流会引进人才
      1986年后,县里派出得力干部分别参加国家人事部在北京举办的人才交流会1次,省人事厅在郑州举办的人才交流会3次,地区人事局在驻马店举办的人才交流会10次,与会人员通过举办座谈会、召开遂平籍的同乡会等多种形式,散发“欢迎您到遂平来”的宣传资料,广泛介绍遂平优势和引进人才的各种优惠政策,到2000年共引进专业技术人才46名。其中中等专业技术人才16名,高等专业技术人才30名。
      二、人才市场交流人才
      遂平县2000年建立了人才市场。本着“双向选择”的人才交流原则,人才市场成交人才111人,其中初级技术人才66名,中级45名。2000年起,国家取消了大、中专毕业生“统一分配”的政策,实行将大、中专毕业生推向人才市场,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当年经人才市场交流的大、中专毕业生就有356人,其中中专生75人,大专生68人。
      三、建立人才档案库
      为便于人才交流,县人才市场经过归类管理,建立了人才档案库,2000年保存各种专业人才档案5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