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工商行政管理方式从单一的管理模式发展到运用证照年检、审验,建立经济户口、市场巡查、行政执法、消费维权等立体、综合监管模式。对遂平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完善,维护其良好的运行秩序,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逐步放开物价制定权限,由过去的以宏观调控为主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管理职能相对减少,服务职能相对加强。加大市场经济监察和质量技术监督力度,为社会各界计量检定和产(商)品检验提供服务,为全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第一章 工商管理
第一节 市场管理
1986年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新兴的个体工商户应运而生,但乱摆摊乱设点穿街走巷叫卖、占道经营等情况越来越突出。为规范市场管理,规范城乡马路市场,1986~1996年县工商局投资464万元先后在城区新建大型综合集贸市场1座,瓜果、蔬菜批发市场1座,建材综合批发市场1座,乡级集贸市场27个。其中城区内综合集贸市场经1996年改造并建仿古大门1座后更名为嵖岈山商贸城。商贸城东部为商业区,西部为农贸区,安排个体商户750多户。
第二节 企业登记
1986年全县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2917户,合资企业43户,国营集体企业364户,合营企业273户,法人企业和分支机构637户,私营企业67家。
个体工商户1990年新发展登记800户,1996年增加登记2700户,1997年增加登记3720户,到2000年共登记17080户。从业人员24643人,营业额20102万元,实现产值5842万元。
1997~2000年,私营企业每年上缴个体税1200多万元。国营集体企业与合营企业1997年歇业469户。
法人企业和分支机构1989年升至1425户,1994年升至1745户,2000年升至3300户,同年对全县企业进行清理整顿,查出违章企业6户,吊销执照1125户,查出“三无”企业48户。
第三节 商标 广告 合同
1986年后县工商局根据商标法制定商标注册的四项程序:申请、审查、审定、注册。1987~1994年共审定注册商标62份,申请未通过注册38份。
对广告管理实行登记手续,印刷品广告在向工商机关办理登记时需提交下列证明材料:1.载明商品(服务)名称、发布形式、时间、区域、数量的申请报告;2.委托代理协议书;3.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4.广告样件等。户外广告同样须向工商部门提出申请持营业执照、广告经营许可证、广告合同、场地使用协议。1990~1996年工商局设广告专栏127处。1986~2000年进行合同鉴证951份,仲裁合同134份。
第四节 消费监察
1987年社会上曾一度流行抢购风,一些不法商贩乘机哄抬物价。工商局对此采取清查措施,查出违价单位和个体户130户,违价金额31万元,无证经营户64户。1986年后市场欺行霸市、缺斤少两事件时有发生,假冒商标、假冒伪劣商品走私贩和无证经营等屡禁不止。1986~2000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1987年在市场中心设置公平尺、公平秤服务台。1988~1992年查处侵权、假冒商标案49起,收缴假文本4.25万套,违法广告案6起。1993~2000年查处侵权、假冒商标及广告案103起,违约合同27件,金额8万元。1986~1994年查处走私车16辆,摩托车9辆。至2000年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2013起,挽回经济损失1819.7万元。取缔无证经营1582户,捣毁制假窝点49处。处理欺行霸市缺斤少两事件530起。1994年县工商局成立消费者协会,负责受理消费者投放和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或提请鉴定部门鉴定,支持消费者提起诉讼。1994~2000年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4万多件次,调解调换商品2.7万多件次,退赔商品1.8万多件,移交公安经检队处罚9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