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乡镇企业
20世纪80年代,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发展经济,由单一的农作物种植业逐渐向工业、采矿、建筑、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商业服务、养殖等行业延伸发展,乡镇企业应运而生。1986年后,乡镇企业由原来的乡(镇)、村两级,发展到乡(镇)、村、联户、个体四级。规模或大或小,投资或多或少,依据自身条件而定,或数家联营或个体经营,均以自愿为原则。
遂平县委、县政府对乡镇企业采取积极引导、大力扶持的政策,要求各级党政领导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创办乡镇企业。并将此列为乡(镇)党委、政府、村党支部的年终考核内容之一。1986年全县乡镇企业已初步形成乡、村、组、联户、个体“五个轮子”一起转的格局。年末,乡镇企业发展到5800多个,总产值达到4700万元(不含农业企业产值)。1991年底,乡镇企业发展到10969个,从业人员50482人,实现产值19577万元,上缴税金400万元。随着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农村市场的供求情况的变化,乡镇企业已经能够生产50多种产品,其中鸣鸡牌高级蚊香创部优产品,塑料纺织袋和305、306型向心球专用轴承创省优质产品。2000年底,全县乡镇企业9009家,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49亿元,利税4200万元。
第一节 管理机构
遂平乡镇企业的前身是20世纪7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社队工业。1978年10月15日成立的社队企业管理局就是主管从二轻工业局分离出来的社队工业企业。职能是对社队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结构和产业规划实行监督管理。社队企业局属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局机关下设办公室、财务股和企业管理股,同年成立社队企业供销公司,属企业局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为全县社队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重点负责社队企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物资供应。
1984年5月26日,社队企业局更名为乡村经济管理局。同年11月,乡村经济管理局更名为乡镇企业管理局。机关工作人员20名。其工作职责、管理范围与社队企业管理局相同。内设机构扩大到三股一室,即生产管理股、供销信息股、财务计划股和办公室,管理范围扩大到户办、联办企业的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也增加到20人。
1987年,县乡镇企业办公室成立,县主要领导人任主任,分抓副职任副主任,县直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重点解决乡镇企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同年6月,原属县经济联合社的县贸易中心划归乡镇企业管理,属局二级机构,集体性质,经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后又将属个体门店的常兴商场收归局属二级机构,并先后成立局属采购供应站、劳动服务公司、企业供销经理部和以玉米皮编织沙发坐垫等工艺品为主,重点引导农民发展不用油、不用电家家户户都能干的工艺美术开发公司。
1988年5月,乡镇企业供销公司经理实行竞聘上岗,为乡镇企业合理利用人才提供了契机。1989年,为更好地适应乡镇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局成立统计股,供销信息股更命为科技信息股。
1992年12月,县乡镇企业管理局更命为县乡镇企业工作委员会。1996年复更命为乡镇企业管理局,并被县政府确认为事业编制,核编16人,负责全县的乡镇企业管理发展事务。
第二节 企业发展
1986~2000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商品经济认识的不断提高,“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理念深入人心。乡镇逐渐摆脱了家庭商品的从属地位,向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政策法规日臻完善,全县人民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乡镇企业、东西合作企业逐渐成熟、发展和壮大。
1986年,县委、县政府制定“借梯上楼、借鸡生收、借钱生财,大力发展“四引'(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引进设备和开展广泛的对外经济联合)”的乡镇企业发展战略,相继成立了北京、郑州、武汉联谊会,利用遂平籍在外工作人员的优势,大力引进发展乡镇企业。1989年底,全县乡镇企业由1986年5800个发展到10684个,增长84.2%,从业人员48073人,创产值12364万元,实现利税1656万元,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的乡镇有灈阳镇、车站乡、和兴乡。1987年8月,县塑化厂生产的鸣鸡牌除虫菊高级蚊香获省政府优质产品奖,这是遂平乡镇企业第一个获省优产品,塑化厂成了遂平县的明星企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领头雁。2000年,全县乡镇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到9009家,其中集体企业532家、私营企业1015家、个体企业7462家;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49亿元,工业总产值35亿元,上缴税金4200万元,实现利润3.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亿元。
1991年乡镇企业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立足本地资源,发挥项目优势,保证现有企业稳步健康发展”的乡镇企业发展方针,制定了全县“八五”乡镇企业发展规划。1993年,县政府把全县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确定为农产品加工、建筑建材、造纸和养殖四大支柱产业,相继颁布了《关于发展全县乡镇企业的若干规定》、《关于搞好乡村两级书记工程的实施意见》,对全县乡村两级书记领办企业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上马一批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示范项目,推动全县乡镇企业、东西合作企业的快速发展。全县乡、镇党委书记领办企业37家,投资额达6000万元;全县228个行政村支部书记领办企业408个,总投资额达7615万元。
1996年,县委、县政府出台《遂平县东西合作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建立东西合作工作联席制度,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优质的“软”、“硬”件环境,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年全县乡镇企业年产值超亿元的乡镇分别是灈阳镇、车站乡、和兴乡、嵖岈山乡。遂平乡镇企业的发展引起了上级的重视,同年,驻马店地区在遂平召开乡镇企业暨企业集团建设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乡镇企业发展和管理经验。1996年,国家明令关闭小造纸厂,全县乡镇企业系统共关闭小造纸厂12家,涉及企业投资总额达3000多万元,影响年产值逾亿元,乡镇工业受到重大打击,所涉及乡村背上了沉重包袱。1998年秋,全国首届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在驻马店市召开,遂平在会上签约项目35个,合同金额3.8亿元,年末合同履约率34.3%。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遂平县招商引资实施办法》和《遂平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全县再次掀起招商引资热潮,东西合作项目纷纷落户遂平。1999年秋,第二届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在驻马店召开,遂平在会上签约项目71个,合同资金5.5亿元,年末合同履约率78.9%。2000年秋,第三届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在驻马店市召开,遂平在会上签约项目83个,合同资金6.75亿元,年末合同履约率72%。2000年底,全县乡镇企业东西合作企业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49亿元,利税4200万元,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