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农民组织
第一节 上蔡县农会
民国29年(1940)1月,上蔡县建立农会组织。初为干事制,后改为理事制。县农会设正、副理事长各1人,理事3-5人,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刘鹤龄任理事长。
民国35年(1946)12月,全县建立乡农会17个,会员20847人。农会经费均由农民负担。每亩地缴纳小麦3合(合1.5市斤)。所收会费名为用于推广农业新技术,实际上均被政府官员所挥霍。1947年,随着国民党政权的瓦解,农会亦不存在。
第二节 农民协会
1949年春,在中共上蔡县委组织下,建立了上蔡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并在剿匪反霸的重点区、乡、村组建基层农民协会。到1950年元月底,全县1500多个村庄都建立了农民协会,入会农民达74973人。
1950年2月,召开上蔡县首届农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县农民协会。县委书记张仁兼县农民协会主席。区农会主席由区委书记兼任,乡农会主席由乡党支部书记兼任。农会成立后,积极慎重地发展会员,是年底,已发展会员219493人。这些会员在农会和政府的领导下,成了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一支巨大的主力军。1954年县委设立农村工作部,县农会归属该部领导。区、乡取消农会主席一职。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
1965年县成立贫下中农协会。各公社、生产大队也设立了相应的贫协组织。“文化大革命”中贫协停止活动。1982年县贫协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