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文化科技组织
第一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85年3月,上蔡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正式成立。王中任主席,李天亮任副主席,委员20人。在“文联”领导下成立了文学工作者协会,戏曲、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和美术、书法、摄影工作者协会。之后,又把美术、书法、摄影工作者协会分为美术工作者协会,书法工作者协会和摄影工作者协会。
1986年6月30日,召开上蔡县“文联”一届二次会议。传达贯彻了地区“文联”工作会议精神,选举党文华为主席。
1988年3月,召开上蔡县“文联”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了“文联”工作报告,研究制订1988年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方案,选举任富友为主席,李天亮为副主席。会员发展到148人。将原有协会改为文学、书法、摄影、美术、戏曲和音乐舞蹈6个协会。另有群众自发组织的8个文学社团、1个民间书画社和1个音乐小沙龙。
1986年5月县“文联”创办了文艺报《蔡河源》,到1988年发行8期。“文联”创作的豫剧《千古遗恨》于1986年10月在地区首届戏剧比赛中,曾获演出一等奖和导演一等奖。电视剧《状元红传奇》于1988年4月由中央电视台播放。1986年至1987年,在地区和省级文艺报刊发表的作品共有58篇。
1987年6月,成立了河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上蔡分会,在地区举办的两次老年人书画比赛中共有20多幅作品参展并获奖。
1980年4月,上蔡县成立的篮球、排球、乒乓球和象棋4个单项体育协会和1985年1月15日成立的上蔡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也归属文联领导。
第二节 科学技术协会
1958年7月,上蔡县成立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科协”),1962年6月,随科委撤销而撤销。1973年9月恢复。1979年12月,召开了首届“科协”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科协”委员23人。冀本章任主席。1982年9月,召开第二次“科协”代表大会。之后,县科委、“科协”经费独立,行政与事业编制分开。1986年1月,召开县“科协”全体委员扩大会议,出席代表214人。改选后的“科协”成员:主席赵大志,名誉主席冀本章,副主席郭七江,朱鸿臣,兼职副主席张守轩,李清晶、刘秀英、崔文存,专职工作人员9人。
从1979年至1985年,全县建立了8个专业学会,共有会员342人,其中水利学会28人,园林学会23人,农机学会56人,农业学会54人,机械学会36人,电机学会33人,工业会计学会75人,中国医学会上蔡县分会37人。
从1981年至1985年,全县还建立了4个专题研究会:芝麻研究会14人,无毒棉研究会40人,小麦研究会17人,姜瘟研究会7人,总计会员78人。
1987年,还成立了西瓜协会、畜牧兽医学会、种子学会和养免协会。
从1980至1984年,全县25个乡镇都建立了科普协会,配有专职主任或副主任。1985年,各乡镇科协专干被精简,配农林科技助理。县直有关局委、工厂、公司、学校设有科技股(组),群众性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普遍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