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韩寨乡
韩寨乡位于县城东部偏北,乡政府所在地韩寨村距县城26公里。辖区东西呈扁担形,东接崇礼乡,南连蔡沟乡,西邻东洪乡,北靠东岸乡,西北和西南一角与朱里、塔桥两乡衔接,总面积57平方公里。1985年,辖18个行政村、183个村民组、53个自然村。全乡共有居民7461户、390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7人,民族皆汉。
该乡是1976年将蔡沟、东岸、朱里、东洪四公社的一部分划出而建成,时名韩寨人民公社,1983年改社为乡。
该乡地势比较低洼,西部较高,东部较低,平均地面高程约45米,60%以上是低洼地区。黑河西北东南向流经乡境西部,杨岗河流经东北部。
经济以农为主。土壤大部分为青黑土、浅位少量砂礓黑土、粘质薄覆黑老土和灰两合土,主种小麦、大豆、棉花、烟叶等。建国前,这个地区低洼易涝,水灾频仍,大部分年份受灾。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大兴农田水利,黑河和杨河的治理,排水沟的开挖,机井的配套,改变了面貌,农业连年丰收。同时机械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到1985年,全乡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593马力。全乡年末实有耕地61488亩,粮食总产为11601.5吨。
乡建有林场、机械厂、砖瓦厂、综合加工厂、种子站、拖拉机站等。
1985年底,建有中、小学22所,教职工342人,在校学生7865人,是建国初期的7倍。乡有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16人、病床30张;有乡村诊所17个,乡村医生25人。乡有文化站、广播放大站、电影队、业余剧团等,文化生活比较活跃。
新修沥青公路直达乡政府驻地,交通方便。
乡政府驻地韩寨村,过去是一般村庄,现在建有商业、供销、粮食、食品、邮电等企业事业单位,成为该乡的政治经济中心。
距韩寨东部1公里的杨丘村有杨丘庙遗址一处。相传唐代一位姓杨的将军战死在此,此庙就是为纪念他所建的。建国以前,这里每年都有盛大的庙会,南北香客云集于此,杨丘庙之名曾经遐迩俱知。现在庙宇的遗址上建有杨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