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朱里乡
朱里乡位于县城东北部,乡政府所在地朱里集距县城22公里。乡境北与白寺乡(商水县)为邻,南与东洪乡隔黑河相望,东南一隅与韩寨乡相交,东连东岸乡,西接小岳寺乡。总面积84平方公里。1985年,辖24个行政村、286个村民组、63个自然村,全乡共有居民11325户、5784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9人,除少数民族130人(多为回族)外,余皆为汉族。
该乡清代属武扶里,后改为武扶图,辖武津、扶台二里。民国20年(1931)划全县为9区时属上蔡县第七区(区署设在郏庄寨)。民国30年(1941)划全县为17乡镇时属武津乡。1948年底解放。1949年建立民主政权时,属上蔡县第十一区,区政府设在段寨村;1956年撤区分为两个中心乡,1958年建立朱里人民公社,1961年重建区,属东洪区管辖。1962年撤区并社,仍为朱里公社,1983年改社为乡。
该乡地势西高东低,南坡北岗。黑河西北东南向流经乡境南部边界,境内流程约10公里;北部的青龙沟由西向东流过,境内流程5公里。
经济以农为主,土质多为灰两合土和少量砂礓黑土及粘质厚覆黑老土。主种小麦、大豆,兼种棉花、烟叶等,其它的经济作物也可种植。农业机械化程度发展很快。到1985年,全乡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853马力;全乡年末实有耕地91015亩,粮食总产为14717吨。随着农业的发展,乡办企业亦同步前进。乡办有机械厂、砖瓦厂、综合加工厂、拖拉机站、农场等。
到1985年底,该乡建有高中一所,初中、小学30所,在校学生7114人,教职工435人。乡有卫生院一所、医护人员42人、病床32张;有24个乡村诊所,40名乡村医生。乡亦有文化站、广播放大站、电影队等。文教卫生事业发展很快。
朱里集位于开(封)龚(家棚)公路和上(蔡)东(岸)公路的丁字口,交通十分便利。
乡政府所在地朱里集是该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封)龚(家棚)公路的修通,对朱里的开放起到了推进作用。近年来议价粮油的交易相当活跃,辐射附近十几个县市。
朱里,据传它是宋相朱胜非的故里。离朱里集西北1公里的李庄(古名航寨),有新石器时期河南龙山文化和湖北屈家岭文化遗址,1980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境内还有扶苏台、武津寨(岗郭)和燕王台等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