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关镇
城关镇是上蔡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该镇位于县境偏西部,西傍芦岗,四周为城郊乡所环抱,东北距周口市45公里,西北距漯河市45公里。西南距驻马店市45公里,总面积为7.4平方公里。1985年,全镇辖南关、北关、西关、东关、大刘共5个行政村和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35个居民组,6505户,连同居住在本镇的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共计28965人(其中农业人口8312人,非农业人口20 653人),除回族395人、白族3人外,余皆汉族。
该镇为一古镇。周初,蔡侯建国都于此。秦置上蔡县后,沿故城东北隅建一土城,始称上蔡城。历代均为县治所在地。清代称在城里。民国30年(1941)名为和平镇。1948年底该镇解放,1949年建城关区,1956年改为城关镇,1959年建立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划属周集区,1962年撤区并社,仍为城关人民公社,1980年复名城关镇。
镇内地势自西向东稍有倾斜,地面高程为海拔75米。
建国前,镇内主要以王坑、会馆坑、万人坑、关帝庙坑、小校场坑、大寺坑、四黄庄、杨堂等分区。镇内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和田巷、刘巷、马园巷、县巷、仓巷、马巷、大寺巷、三门巷、花椒树井巷、火神庙巷、黉学巷、雷家巷、张菜园巷、当铺巷、大沟巷、面鱼巷等小巷。当时,所有街巷均为土路面且狭窄不平。
建国后,先后对四条大街进行了适当的加宽调直并铺成了水泥路面。其它主要巷道也采用集资的办法陆续修成了水泥或沥清路面。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又陆续开辟了新兴一路、新兴二路、向阳路、红旗路、文明路、环城路等,均为沥清路面。
东大街为商业区。东端路北有上蔡一中,路南一中操场是县城进行大集会的广场,体委和灯光球场设在操场东侧。一中西侧是上蔡城关第二小学。中段路北建有上蔡县电影院,路南建有文化馆、图书馆。
南大街为新商业区,建有城关商场、蓍城百货楼和医药、百货、五金、日杂等门市。两侧还有轻工机械厂、印刷厂、城关镇人民政府、人民银行、计量所、公费医疗医院门诊部、老干部局、商业局、县供销社、工商局、建设银行、城关镇派出所、一工局、二轻局、新华书店等单位。中段路东的黉学巷设有县委、县政协、团县委、妇联、工会、武装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单位。中段路西的火神巷有城关镇第一小学、党校、水厂等单位。
西大街为行政区。设有县人民政府、人民影剧院、招待所、邮电局、电业公司、交通局、乡镇企业局、农业畜牧局、林业局、水利局等单位。路北的大寺巷北端设有教体局、文化局及上蔡县高级中学;西关外设有驻马店运输公司第二车队汽车站、上蔡县汽车队、物资总公司、木材公司、煤炭公司、生产公司、制鞋厂、毛纺厂、酒厂、棉花厂等。沿护城河至开龚公路相接处为环城公路,路旁设有煤建公司、石油公司、食品公司、皮革厂、五金厂、家俱厂、农机总站、防疫站、广播电视局、卫生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保健站、人民医院等。
北大街是居民区,除有粮食局、医药公司、城关第三小学等部门外,大部是居民住宅。该街北段与本街形成十字形的大沟巷东端有县中医院、城关中心粮店、上蔡油厂、上蔡面粉厂等单位;大沟巷西端是上蔡县机床厂。
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该镇逐渐向东扩大,东关外已开辟为新工业区,建有化肥厂、机械厂、丝织厂、棉织厂、纺纱厂等,并有人民银行、工商银行、保险公司、县工会、城关第二中学、县电影公司、公路段等单位。开龚公路上蔡城关段南北约1.5公里已扩宽为40米的路面。北端的“白云观市场”颇具规模,为全省最大的县级农贸市场。
建国前,城关镇只有几家简陋的手工业作坊,产品寥寥;建国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镇工业发展迅速,现已建成镇属工业企业8个,主要是建材、纸张、食品、印刷、面粉、皮鞋等。1985年底 总产值达到112.5万元。
1985年,全镇共有耕地4522亩,由于基本建设和宅基占用,耕地在逐年减少。农业人口以农为主,兼营小手工业、饮食服务业和商业。主种小麦、大豆和蔬菜。1985年,粮食亩产373公斤,居全县之首。全镇有机井70眼,其中配套45眼,有效灌溉面积3000亩,大、中型农用拖拉机6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机53台,柴油机27台,农用汽车14部。
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居于全县之首。到1985年,共有小学6所,文化设施亦比较齐全,群众文化生活较为活跃。
城关镇是上蔡县的交通枢纽,与周围各县市及至各乡的客运、货运畅通,交通极为便利。
该镇有诸多文物景点。清康熙年间建有奎星楼一座,位于该镇东南角的城墙上,楼下建有文昌宫(现县人民武装部院内),为旧时文人聚会之处;该镇东北隅,古有白云洞,相传常有白云出现其中,后建真武庙于其上,始称“白云观”。“白云深处”为上蔡县古八景之一。该镇南约一里许,有明正统年间重建的上蔡先生祠,专祀北宋学者程门弟子谢良佐。相传,谢良佐幼年常读书到深夜,上蔡古八景之一的“夜半书声”即缘于此;县一中校院后,古有李斯井一眼,相传李斯被赵高陷害后,神鸡也为李斯鸣不平,经常在此井上啼叫。名曰:“井上鸡鸣”,为古八景之一。镇内有蔡国故城,1963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