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蔡沟乡
蔡沟乡位于县城东部,乡政府所在地蔡沟集距县城30公里。乡境东接杨集乡,西邻塔桥乡,东南靠和店乡,西南依党店乡,东北邻崇礼乡,北部、西北部连韩寨乡,总面积约74.2平方公里。1985年,辖22个行政村、280个村民组、69个自然村,共有居民10542户、523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44人,民族皆汉。
该乡地处平原,西北略高、东南稍低,平均地面高程为45米。黑河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境内流程10公里。
该乡清初属蔡龙里,后又属蔡龙图所辖的蔡沟里;民国20年(1931)划全县为9区223乡镇时属上蔡县第五区,辖24个乡和蔡沟镇;1947年解放,1948年属第九区,区政府设在蔡沟镇;1956年撤区划为两个中心乡,1958年成立电力人民公社,1961年重设蔡沟区,1962年撤区并社,仍为蔡沟公社,1983年改社为乡。
经济以农为主。土质多为粘质厚覆黑老土、粘质薄覆老土和部分黄老土。主种小麦、大豆、玉米、棉花、芝麻等,其它杂粮亦可种植。建国后,治理了黑河,开挖治理了东上龙沟、西上龙沟、直沟、黑沟、青龙沟、白马沟等,并在西上龙沟和白马沟上建了水闸。还开挖地头排水沟长约7公里,建桥涵250多座。搞了机井配套,农田水利建设成绩显著,对农业增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农业机械化程度也比较高。到1985年,全乡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269马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产量逐年提高。当年实有耕地77358亩,粮食总产15831吨。工业和林、牧、副、渔各业也发展较快。乡建有林场、机械厂、砖瓦厂、实验站、种子站、建筑队、拖拉机站、水管站、联合公司等企业。
该乡历来是县城东部的文化中心,教育事业仅次于城关镇。到1985年,全乡有高中一所,初中、小学23所、教职工494人,在校学生9834人,是建国初期的12倍。该乡卫生院在70年代曾谓上蔡县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59人,病床50张,医疗条件亦比较先进。还有29个乡村诊所。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了良好条件。该乡文化事业亦居全县各乡之首,除了建有文化站、广播放大站、电影队、影剧院外,还有业余剧团9个、曲艺室1个,人民的文化生活比较活跃。
上(蔡)项(城)公路从乡境中部通过,交通便利。
乡政府驻地蔡沟集,是上蔡县仅次于城关镇的第二大集镇,历来是上蔡县东部政治、文化、经济重镇,具有悠久的历史。镇上文庙是清代康熙初年为纪念孔子厄于陈蔡而修建的。现在庙已拆除,在旧址上建有蔡沟中学;校园内有银杏树(俗名白果树)一棵,胸围丈五、高达20多米,1978年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48年县民主政府曾设于此,6月初,军分区骑兵独立团与国民党上蔡县保安团曾在这里激战,歼敌数百,战果卓著。1968年上蔡县委曾在蔡沟设立工作委员会(简称“蔡沟工委”),分管县境东部地区的工作。现在镇上市场繁荣、百业兴旺。
黑河将蔡沟集分为南北两部分,中间架有大桥一座。每逢月夜在此赏月,景色十分优美,因而“蔡沟沉月”成为上蔡县古八景之一。今日蔡沟之夜,电灯通明,如串串珍珠,远远超过了“蔡沟沉月”之美景。